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奥地利游记-维也纳城中游 |
[游记]奥地利游记-维也纳城中游 |
2007-10-11 live.com |
October 05 奥地利游记 - 下冰雹了 阳光灿烂的维也纳清晨,我们享用着旅馆很欧洲,很丰盛的早餐。可惜我们要赶路,不能象别人那样看看报纸,喝喝咖啡。我们的计划是去霍夫堡的皇家小教堂(BurgKapelle)做礼拜,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每个礼拜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都会在那里唱诗歌。 在地铁站口开启了维也纳卡,于是72小时的倒计时开始了。其实没有人查票,也没有人监督,一切全凭自觉。根据旅馆免费取用的中文地图,我们很轻松找到了霍夫堡。这里是奥匈帝国统治700年的核心,是19世纪牵动整个欧洲的重要地点。 小教堂早已是人山人海,自然免费的站位是没有了,买了最便宜的票来到了楼上的包厢。坐下后发现根本看不到台上,只能通过一台变了色的电视机看实况转播。Anyway,气氛还是凝重的,邻座不少人还虔诚地跟唱着。孩子们空灵的歌声带我飞越高山,在维也纳森林倘佯...德语的歌词倒是发了一张,几番随大流站起又坐下,其实不知所云。临近结束,来了两批教士,一批是送圣饼的,就是那种无味的淀粉薄片,放在舌下让它慢慢化掉。另一批是收善款的,由于座位拥挤,他根本无法走近,就用一个接了长杆的布袋,扔钱进去就是。于是随了几个硬币。 结束后,小教堂外发现竟然可以和童声乐团的孩子们合影,大喜。找了个模样可爱的拍了几张照片。人家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很大方很有礼貌,海军服映衬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走过雄伟的国家图书馆,看着穿越英雄广场的马车,感觉天气异常地炎热。宫廷花园跟我们的故宫那是没法比的,小多了。倒是新哥特式建筑的市政厅(Rathaus)让我们产生从各角度拍摄的愿望。对我来说,这天的另一个重头戏是SiSi Museum。其实真实的希希公主只是个美丽的小女生,她去过匈牙利,但并没有象电影里那样频频征服殖民地人民。政治似乎并不是她所关注的,而美丽则是她所追求的。录音机里说她每天坐在那里梳头要一两个小时,她卧室里的吊环等训练器材则是她保持身材的重要手段。那些精美的金银器,瓷器,彰显着当年的奢华,竟然保存得如此完好。想来也是,人家后来也是八国联军之一,尽侵略别人了。出了博物馆,从历史回到现实,我仍然喜欢电影里那个不拘小节的巴伐利亚姑娘,她并不是皇家的附属,她有自己对自由的追求... 夏天竟象孩儿脸,说变就变,上午的骄阳变成了午后的小雨。雨越下越大,终于演变成了冰雹。人们纷纷躲藏,我们已是进退两难,在格拉本大街(Garben)的拐角房檐下躲避。蚕豆大小的冰雹砸在地上,也砸掉了我们傍晚漫步多瑙河河岸的计划。虽然穿着长袖外套,可淋湿后感到很冷。直到回到旅馆旁喝上一碗牛肉汤,才缓过劲来。明天,我们要去多瑙河游,天气会怎样呢?
|
转自:http://mandy-tu.spaces.live.com/Blog/cns!A05FB10FB1BB9076!288.entry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