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爱琴海蜜月之旅(五)卫城和Plaka |
[游记]爱琴海蜜月之旅(五)卫城和Plaka |
2008-05-22 sina.com.cn |
经过一夜的心理调整,我和Corrine虽然还是有些难过,但既然已经如此,也只能去认真面对,毕竟这也是一种经历。只要我们还能在这里一天,我们就要用蜜月的心情来度过才对。由于是周日,所有手续都无法补办。所以我们便决定按原计划去卫城(Acropolis)和Plaka老城区。卫城和宪法广场(Sintagma Acropolis站出来,仰头望去,头顶便是高高矗立的从雅典城的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的卫城标志性建筑帕特农神庙,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巍然屹立的柱廊,依稀可见神庙当年之胜境。 虽然天气很热,但卫城遗迹的门口依然排满了等待参观的游客。门票12欧/人,不接受信用卡。进门右手边有一个自来水管,一些游人正在用水将全身润湿,并将手中的矿泉水瓶灌满了水,后来在卫城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个场景。因为,里边没有商贩,没有卖水的地方,渴了、热了都只能从自来水管里接水。 遗迹内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似乎也没有刻意的保护,沿阶而上,依次路过酒神剧场、帕特农神庙、埃雷赫修神庙、卫城山门、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卫城博物馆、火神庙等等,这片区域是卫城的主体区域。酒神剧场很有历史感,现在这里还会经常举行一些音乐会,看过雅尼卫城专场的朋友一定很熟悉这个场景。 帕特农神庙四周加满了脚手架,在我们来希腊之前在网上查到的图片就是这个样子,看来工程进行的还真不是一般的慢。不过神庙的确非常宏伟庄严,从建筑的风格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气质,可以想象的出,在如此气势恢宏的建筑中,当年伟大的古希腊人大海般波澜壮阔的民族气魄和开放、民主的哲学思想。 在帕特农神庙的右后方是埃雷赫修神庙,也许这个名字我们并不熟悉,但神庙那六根少女像柱,几乎与帕特农神庙一样成为有关介绍材料中多次见到的卫城标志性符号,可惜这里的都是复制品,真品有一个陈列在卫城博物馆。 沿埃雷赫修神庙向下会经过著名的雅典山门和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建筑风格大致相似,也同样的气势恢宏,坡度很陡的山门前摩肩擦踵挤满了人,此处不宜久留,我和Corrine拾阶而下继续前行,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分叉口走了出去,选择是正确的,前方是卫城博物馆和火神庙,都是典型多利斯柱廊式建筑,网上曾有人说人民大会堂就是参照卫城博物馆的风格设计的,不知真假与否。 走出这片区域,沿着坡路上行,很多酒吧和小店栉次邻比。还看到了行前曾经提到的希腊白色传统服饰,问了问价钱,20欧,踌躇了片刻还是抬腿走人了,毕竟前途未卜,说不定还要滞留在这里一段时间,节省着点用吧。逛了一圈,只在一家小店相中了一个小油壶,很有希腊特色。 在一家花架下的小店用完午餐后,我们沿街走到尽头,无意中却来到了奥林匹克发源地宙斯神殿遗址。神殿是多利斯式建筑,里边曾经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不过神像和神殿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度尽劫难不复再现,只留下十几根20米高的多利斯柱,孤零零的矗立在一块大平台上,见证着多年前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 从卫城出来,我们去了临近的宪法广场(Sintagma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bf81101000bqj.html2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