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漫游爱琴纳岛—雅典游记十四(B)—云游仙 |
[游记]漫游爱琴纳岛—雅典游记十四(B)—云游仙 |
2007-08-02 zjol.com.cn |
山上林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我们遵循一些好心游客留下的指路牌,抄近路来到了全岛最有名的古迹所在地———爱法伊娥神庙。化4 欧元买了门票入内参观游览。 爱法伊娥(Aphaia)是宙斯的女儿,受到米诺斯(Minos)的疯狂爱恋。为了躲避他的追求,爱法伊娥跳入爱琴海,最终消失在爱琴纳的灌木丛中。 据说,人们直到1901年才知道这是一座爱法伊娥的神殿,因为误导历史学家的是:神庙山墙上关于特洛伊战争和雅典娜的雕塑群像。这些雕像在1813年被巴伐利亚(Bavaria)的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买下,现保存在慕尼黑(Munich)的博物馆中。 座落于山颠爱法伊娥神殿,虽说不如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气势恢宏,但也显得经典别致,小巧玲珑。据说,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在古希腊遗迹中当属前列。 然而其独到之处是许多古迹遗址所无与伦比的:一是站在这里可以一览爱琴纳岛的全景,给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登高望远油然而生的情结。二是极目楚天,天水一色,让人欣然进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和澹澹,山岛咏志”的意境。 我们从东、西、南、北各个角度,转着圈子,把爱法伊娥神庙拍了又拍。 以下是爱法伊娥神庙组照 蔚蓝色天空下的爱法伊娥神庙正侧面景 深蓝色天空下的爱法伊娥神庙左面景 淡蓝色天空下的爱法伊娥神庙右纵面景 白云朵朵,爱法伊娥神庙阴后面景 晴空万里,爱法伊娥神庙左纵面景 湛蓝湛蓝的天空下,爱法伊娥神庙左侧面景 虽然,我不是从事建筑工作的,但由于经常出国,渐渐地迷恋起西方的建筑美学。任何从事建筑研究的人,即使是像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都自然了解:正是从古希腊诞生和发展的柱式,持续统治了整个西方建筑发展史长达二千余年。可以说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整个西方建筑学,都是一脉传自古希腊柱式。除了柱式之外,希腊对于建筑史的影响还在于有别于西欧:哥特式、“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Basilica)教堂的“希腊十字”正教教堂。这种等臂十字形的型制不光流行于东欧、西亚、小亚细亚等原拜占庭帝国领地和东正教教区,更随着伊斯兰对西亚的占领而流传到北非、伊朗、中亚细亚并成为当地的礼拜堂的常用型制。 我们在爱法伊娥神庙边上的观景平台处留连忘返,爱琴海赏心悦目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拍了又拍。我到过不少海边,这样清澈、深邃、耀眼的,不同的蓝色之海,也许只属于爱琴海了。威尼斯与之相比,逊色多了。 清澈似溪水湖泊样的爱琴海 深邃至极变成黑蓝黑蓝韵味浓浓的爱琴海 深邃的让人沉醉的爱琴海 柔和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时间飞快地流逝,此时日已西斜,天空中又开始集聚起朵朵云团。柔和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真是气象万千,赏心悦目。此时此地,就像是浓郁的白兰地酒,令人沉醉而不愿离开。 我们坐上公交车返回港口小镇。清晨驾船出海的人们陆续归来,码头开始喧闹起来。 我忽倏钻进渔市场。只见那儿一下子摆出了许多刚捕捞上来的鱼,品种繁多,有的鱼还是第一次见到呢。我边走边看,看到了非常新鲜的非洲鲫鱼,立刻买了6条。小鱼儿、阳阳看见了,非常高兴,异口同声地赞道:“哈,你的动作倒挺快的!” (后来到青年旅舍烧了吃,觧美可口,味道好极了!) 露天的酒吧,咖啡店中的游客络绎不绝。无论是老板还是伙计,此时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们的脸上都挂着兴奋的笑容。 随着又一艘巨型轮船的靠岸,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踏上这迷人的爱琴海小岛。明天,将是另一个丰收之日。 夕阳西下,结束了漫游爱琴纳岛的一天。在码头候船时,又看到那座纯白的教堂—于是拍摄下来。 夕阳西下,云团层层,港口洁白的小教堂 这回我们选择了慢速渡轮返回雅典,以便于能够充分领略爱琴海的美景。登上渡船的顶甲板,一边是风景如画的爱琴纳,一边是波涛滚滚的大海。风云变幻,此时的天空又积聚起厚厚的云层,阳光从云间的缝隙中顽强地钻出来,形成道道光柱,在海面上竖起了一座壮观的“光”金字塔。海鸥追着轮船的尾迹盘旋翱翔,不由令人想起了高尔基的名作《海燕》。 再见了,深邃、耀眼的爱琴海! 再见了,美丽的爱琴纳海岛! |
转自:http://blog.zjol.com.cn/user2/16856/archives/2007/100313.shtml2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