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雅典游记 锦云的游记 |
[游记]雅典游记 锦云的游记 |
2008-03-15 yododo.com |
游记» 收获喜悦 景区:希腊雅典2006年01月18日 (星期三) 回应(3) | 收藏此游记 每次旅行归来,都有一种冲动,想将整个行程和感受记录下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或者只有简单的只言片语,或者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在单位里被誉为“当代徐霞客”的我,只有游历,却没有游记。 去年在雅典自助游了整整一星期,在女儿的带引下,游得还细致的。如果没上博客网页,也许又是老方一帖,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或尘封。 今天写完维也纳和雅典的二十几篇游记,终于有了收获,万分的喜悦。 旅游是生命的营养,生活的常青树。 告诉了一些朋友,让大家分享喜悦的成果。一来有助于自己在将来回忆这些旅行的经历,二来也提供给一些因种种原因没能出游的朋友“借博旅游”,三是为其他感兴趣朋友提供出游一点参考与帮助。一石三鸟是也! 我看到了什么?希腊人脸上普遍具有的宁静、闲适和“神人”表情,虽然接触的只是一些极其表面的现象,但感触颇深。除了古老的神庙,城镇居民的生活态度,与自然,与非人类生命的关系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因为在这些东西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是我内心若隐若现的“神庙”。来到雅典,来到爱琴海的小岛——爱琴纳,我才发现古希腊哲学在我内心铸造的“神庙”,并没有在它的发祥地被现代文明完全摧毁,它更不是我的想象杜撰出来的虚幻之境,今天的人间还真有如此的生活风格。当然这不能排除我是用自己的想象“解释”了我所看到的东西。 这份崇敬来源于对英雄的崇拜。 这份崇敬来源于对民主、自由和知识的渴望。 对神的歌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不再延续;对英雄的传唱随着历史的变迁,可能被渐渐遗忘,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正是那些先贤的肩膀扛起了今天的科学大厦。 那个年代应该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同时期的中国也正处于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学说、百家争鸣的文化黄金时代。 古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所言:“一无所需最像神”,虽然哲学家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但他们遵从的是“不要重视非必须的东西”。 蒙田认为:“我们的责任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序,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诸如执政、致富、建造产业之类的事情,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这样的生活观念对欧洲人的影响是深刻、广泛和久远的,它不仅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生命对自然的态度。 亚里斯多德也曾经说过:科学与哲学来自闲暇。今天的大多数欧洲人仍然保留了对生活闲暇的高度重视,休假“使杂务中断,使焦灼凝冻,使肢体回归,使亲伦重现”。这恰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欧洲文明形成的秘密。 看来,今天的希腊人离神比我们都近,所以他们才会有“神人”表情(我发现希腊人脸上大都有在雅典奥运会上那些艺术造型中人格神身上的神情)。 [收藏此游记]
[添加回应]
|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01141C8708AF064FFF80808114194FE61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