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整理德国之行的文字二:科隆大教堂前的冥思

[游记]整理德国之行的文字二:科隆大教堂前的冥思

2008-03-21    sina.com.cn

来德国的第一个周末我就受邀去了科隆,这座城市离波恩大概坐火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一直都知道科隆的大教堂是非常有名的, 坐落在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她的全名是“查格特
·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她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但是我却没有想到我和她的相遇会是如此的突然,又会是如此的惊喜。

坐在去往科隆的火车上我接到朋友的电话,说他们没有赶上车,只能等待下一班的车才能到科隆和我汇合,朋友告诉我走出科隆的火车站就可以看见大教堂,我并没有在意,本以为欧洲低矮的建筑不会遮挡它,从而让我可以看见这座建筑的一部分而已。下了火车,跟随人流走出科隆的火车站,我突然被面前的这个雄伟的大建筑惊呆了!不会吧,它的确就座落在火车站的旁边,如此之近,又如此恢宏!

先来介绍一下这科隆吧,。德国科隆(Cologne)市早在公元前五十年,已是罗马帝国的重要殖民地,其市名就是由Colonial(殖民地的)演变而来。他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遭到猛烈轰炸,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战后,科隆在废墟上重建,这座历尽沧桑的莱茵古城,如同灰烬中飞出的金凤凰,又成为一个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如今,它是莱茵区最大的国际商业中心,经常举行各类国际博览会。科隆城市古老,胜迹众多,风景优美。历代诗人为它写下不少赞美的诗篇,人们还流传着“没到科隆即没到过德国”的说法。

拾梯而上,我离这个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典范的大教堂越来越近,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据说大教堂工程规模浩大,至今仍保存着成千上万张设计图。其建筑期长达632年,堪称世界之最, 而且到现在还一直都在维修中。科隆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主体部分就有135米高,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38米(有资料说是161米),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我围绕着大教堂信步一圈,大教堂的四周还有许多小尖塔,科隆大教堂至今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抬头仰望,阳光下的它显得非常的柔和,像一个温柔的母亲,俯瞰着这个城市中的人来车往,整座大教堂全部由磨光的石块建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加工后的构件总重16万吨,并且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我细细观察教堂的雕饰,每一条文路,每一个花饰都非常的精巧,皆似辜负神功鬼斧神工之作。它的每一块基石,每一尊雕像,融合在一起是完美和谐,宛然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忽然,我看到了一些凹进去的小坑。难道,难道这就是弹坑?被二战中英美的炸弹轰炸之后留下的弹坑?!如果是,那这不仅是他的伤疤,更是他坚强不倒的证明。我曾看过1945年科隆的照片,教堂周围已成一片废墟,唯有他巍然不动!据说触到塔尖的炸弹都因为塔几乎是直上直下的而滑了下来,在地上爆炸了,而教堂的基石都是两米高的巨石,因而未伤分毫。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又凝望这些弹坑,它们就像人脸上的老年斑,铭刻了那段至今让欧洲人胆战心惊的历史。这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建筑真的非常非常宏伟,当然,放在中国,这个时间不算长,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外喜欢去中国看历史遗迹了,动辄就是上千年啊。

高耸的教堂,斑驳的痕迹都向人们昭示着岁月和宗教,我终于走入了它,发现里面的一切同样巧夺天工。每一尊雕像,每一块窗玻璃都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看看教堂的平面图会发现,它象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中厅和侧厅的比例尽善尽美,符合8:5的黄金分割法。拱形中厅的最里面供奉着盛殓三圣王遗骨的金棺。它是12世纪末著名的金匠尼古拉·冯·凡尔登几乎倾其一生完成的,正面的浮雕上刻着三王朝拜圣母圣婴。上面镶嵌了各种各样名贵的宝石。它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堪称中世纪金饰艺术的顶峰,金棺是科隆大教堂的镇堂之宝。当年也是为了让三圣王的遗骨得到一个品位相当的安身之所,才决定建造这座教堂的。传说中三圣王在耶酥诞生时曾前往祝福,送去了陈香,没药和黄金,他们是三位贤能的智者。在它面前,一排排虔诚的教徒正以他们最圣洁的心灵默默祈祷,阳光从色彩斑斓的教堂玻璃里穿射进来,撒在他们的身上,我顺着阳光看到这些闻名遐迩的教堂玻璃窗,玻璃窗上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出图画,图画上是圣经故事。上面描绘着圣经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里的一些故事。玻璃使用了大量的金色,红色,蓝色和绿色。金色喻示天堂和永恒,红色表示爱,蓝色表示信仰,绿色则表示希望。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这些玻璃镶嵌总计有1万平方米,是教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我终于看到了大风琴,科隆大教堂有对称在四周的四个大管风琴。管风琴以和音为主,持续延长在空旷高耸的硬结构的建筑内产生共振,声波来回振荡,不用话筒和音响,也能产生传送效果。能真正感受到中国字眼里
“余音缭绕”的现场感觉,这种声音,这种混响,是任何音乐厅都不能比拟的。教堂内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日耳曼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作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木雕表现的不是一个庄严的神王,而是一个真正的受难者:耶稣消瘦的面容表现出经过挣扎以后,他的生命濒于衰竭,胸肌和腹部下垂的沉重之感,更强调了悬钉在十字架上的难于忍受的痛苦,这一杰作也由于科隆大教堂的幸存而传世,他的身下有很多的祈福蜡烛,很多的人就这样静静的坐在一排排椅子上紧闭双目的静静祈祷,也许对于我这个不太了解天主教的人而言,仅仅是个旅游参观者,而对于很多的信徒而言,可能就意义非凡了。我就这样信步,看着一幅幅壁画,了解着这些宗教信仰的故事,步入教堂的后部时,工作人员提示我们不能再进入,他们要开始做礼拜,我缓缓步出教堂,看到门外有一位形体艺术者,用金色涂满全身的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这种艺术行为,我走上前去在他身旁的桶里丢下一枚硬币,他很开心,伸出手来,和他握手后,他亲吻我的手背,我请求和他拍照,他迅速做出一个动作,留下趣味瞬间,后来朋友告诉我,教堂前的广场是10年前修建的,科隆人建这个教堂平台就是使这座建筑物与嘈杂的交通相隔离。由此形成的教堂广场已成为当地人和旅游者的聚会中心,这里可以看到滑旱冰的青少年在宽广的场地上绕圈,马路画家在地上用彩色粉笔临摹名画,还可以经常看到一些水平不低的音乐爱好者自发地为人们演奏。我沿着小道径直向下,就到了莱茵河边,教堂里传来了悠远而厚重的钟声,教堂钟楼上装有5
座响钟,最重的是圣彼得钟,重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回荡于莱茵河畔。传说舒曼进入这个大教堂即震摄于其气势,而萌发了写作《莱茵交响曲》的意念。我站在岸边,微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但已无心去打理它,我闭上眼睛,听钟声听风声,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下午的时间在科隆“步行者天堂”的霍耶街(Hihestr)游逛。那里禁止车辆通行,因而可以尽情地逛街。傍晚时分,我们要离开科隆了,再次路过科隆大教堂时,它已全然没有了白天温柔母亲的模样,灯光照射着它黝黑的墙体,没有温柔,多了钢硬,我跟朋友说它这会儿怎么看着都像一位严厉的父亲了,步入车站前,我恋恋不舍的回头望了一眼它,回味着这第一眼看见它时的震撼,回味着我真真切切站在它面前,却忽然头脑一片空白的感念!我不是科隆大教堂虔诚的信徒,但我却是它真诚的欣赏者,如今的它不仅仅承载着宗教,也承载着历史,就这样静静的诉说着~~诉说着!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19de201008vvt.html32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