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走在欧洲(二)德国印象 |
[游记]行走在欧洲(二)德国印象 |
2007-09-05 sina.com.cn |
大中小 没有去德国之前,这个国家在我的脑海里的印象并不清晰,都是成片段式的,黑森林、中世纪的古堡、闻名世界的啤酒、严谨的德国人、汽车的王国……在德国短短的几天,也没有什么太完整的认识,毕竟我仅仅是路过。即便是路过,我还是想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告诉大家。 为了不把这篇游记写成小学生的流水帐,我按几个点为中心来写,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德国人。 我始终认为,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好多事情,归因起来都回到了“人”这个原点上。除去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纳粹,我说心里话,我是比较喜欢德国人的,他们的严谨、纪律性都比较合乎我的待人处世原则。既然人家已经跪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墓前,既然中国不是德国的直接受害国,我便早已从心底原谅了他们。 不罗嗦了。说人离不开事儿。第一次直接接触的德国人是一个大货车司机和两个警察。我们的车沿着德国的高速公路驶进了西部重镇科隆,刚刚进入市区,在梅地亚广电中心附近突然听到轻微碰撞的声音,感到了一丝颤动,不细心很容易忽视掉的,原来,我们的车与一辆路边停靠的大货车发生了刮蹭。停车查看,中国人是喜欢瞧热闹的,忽忽拉拉都下来了,我坐了一会儿,发现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解决,索性也下了车,这个时候就看我们的女司机和一位身高2米的壮汉轻声交谈,两个人谁都不急不恼,一会儿,我们的司机打了电话,导游告诉我们已经报警,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一会儿,但不能走远。我索性拿着相机漫步开去,莱茵河就在我左侧路边轻轻流淌,秋天的柔风漫不经心地搬弄着脚下的落叶,十点钟的阳光温暖地洒过来,照得人心头说不出闲适而安详。街路上行人不是很多,一些骑车的人匆匆而过,马路上没有警察,碰到红灯,司机都耐心地停下来等信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有序。 三四分钟的样子,一辆警车拉着警笛驶过来,两个警察一男一女,下车查看了一下情况,温和而有礼貌地与两位司机交谈询问,然后在我方司机的本子上写下了处理意见,并请两方司机认可。男警察高大帅气,女警察略显威严干练。整个过程没有电话说情、当场罚款什么的。该是怎样就是怎样。我想,有纪律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德国如此,日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说远了。还是说德国人。在德国,人们相互之间都给对方留下极大的空间,有什么事情都是事先电话预约一下,绝少突然袭击,那样是不会得到接待的,即便是你想看个病、理个发。我们的团员小王就遇到这么件事儿,他在慕尼黑突然感觉嗓子不舒服,打车花了100多欧元,到了一家诊所,大夫说,没有预约,不方便接待,换了一家,好说歹说,才给看了一下,开了些药。我在法兰克福发现路边有一家理发店,出于好奇,我试图推门进去,但理发师把门锁上了,他打个手势,我看懂了,你没有打电话预约。 有人说德国人人很愚讷,大家一起上饭店,说,我们今天吃什么呢?有人提议,我们吃烤鸭吧!好!同意。一人点一份,十个人就十份烤鸭子,他们不会象中国人一样,点好多样,可以多品尝一些,再一个,一位顾客到一个饭店吃好一样菜后,他会以后总点这个菜,你厨师换了,或者这个菜下菜牌了,他也就不来了。所以,在德国,菜牌一般是不换的。在免税店有一条规定,只有购物到一定额度才能退税,中国人聪明,几个人把买的东西合起来交款就可以享受退税了,据说,傻傻的德国人到现在都没有识破这个诡计。 可不知怎么,我倒有一些喜欢这些傻傻的德国人。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d73321010009uo1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