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柏林1 |
[游记]游记柏林1 |
2008-03-02 live.com |
February 22 1 之后的几天里,依然没有发现免费WIFI:STARBUCKS咖啡价全球统一,无线上网8欧一小时的价格却明显是个地方价;MAC家饮料可以续杯,WIFI接不上;最后在一家中国网吧总算是能上网了,软件也应有尽有。 之前说过德国人从来不穿红灯,但是之后我观察过,在目睹几个法国人伙同中国人乱穿马路后,有几个德国人也紧随其后蹑手蹑脚地穿了过去。细节归细节,总体上规矩还是讲的,我坐错地铁,到达时电影开场了,于是被很客气的告知电影开场后10分钟不能进入了。 与严谨相对的是热情,一次参加晚场论坛,问题结束后出来惊觉地铁没了,在地面上找人问路时,一个胖胖的长的很像施拉普纳的先生主动提出开车送我回去,这种情况要是在中国我肯定不加思索的回绝了,但出于对德国民族的印象,思考5秒后答应了。这位大叔的车也不错,带GPS自动导航,一路上跟他聊天,下车时他还跟我指指旁边的一座不起眼的青铜雕像,说这是保护商业的守护神,之后我特地在那里留影一张,对我而言这显然比勃兰登堡门还要有纪念意义。感动归感动,我也把帽子“留”在车上给可爱的德国人民做纪念了。 很多人来柏林的第一天,都会去波茨坦广场,那边确实浓缩了柏林的精华,因为标志性建筑物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柏林墙的旧址上留下一块毫不显眼的铜牌,纪念屠杀犹太人的碑林里到处是大孩子小孩子的嬉闹声,勃兰登堡门前如今除了停满的汽车还有醒目的黄色吊车。 由此我起了疑问:真正的柏林人在做什么? 历史上柏林墙的存在,曾把柏林划分为两个世界,而在80年代末,壁垒打开,除了产生众所周知的一些政治影响,文化的碰撞同样馈赠给柏林不少宝贵的文化结晶。 第一天晚上跟一个乒乓球迷同学去了一家他仰慕已久的地下乒乓俱乐部,之所以说地下,是因为其所在非常隐蔽,摸了很久,问了不少人,终于在一排杂货店中间找出一扇看似平常人家的房门,推门进去居然是一间密不透风的小房间,正在奇怪,一边的墙上突然掀开了一道缝,原来是有人从里面出来,这才发现里面有一个接近30平米的一室一厅,在这个打通了的小空间里,我们发现了酒吧台,沙发座椅,以及一张乒乓球桌,没错,就是这一张桌子,在之后竟然有30多人参与,传说这就是欧洲最大的乒乓球俱乐部了。所有人只要买上一杯饮料便可以拿到一个球拍,所有人围绕球桌站立,顺时针方向接力击球,接球失败的自动淘汰,最后留下2人一对一单打,稍稍较量几回合“决出胜负”后,用球拍敲击桌面3下以示重新开始,所有人再回到球桌。即使施这样幼稚的中学游戏规则,依然吸引了欧洲各地乒乓球业余爱好者来此玩的不亦乐乎,而德国的年轻人也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排外,大家一起玩的很融洽。 5:02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1 | Send a message | View trackbacks 0 | Blog it
|
转自:http://yeeham.spaces.live.com/Blog/cns!CA7D5ED09422082!654.entry3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