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闹钟乐游记之佛罗伦萨行 |
[游记]闹钟乐游记之佛罗伦萨行 |
2007-07-16 blogcn.com |
闹钟乐游记之佛罗伦萨行 前言: 初夏的清晨,我们乘坐的欧洲之星列车从威尼斯驶进了“花之都”佛罗伦萨(Florence),那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那个孕育了无数名人的大师辈出的地方。相传佛罗伦萨是在恺撒皇帝时建城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字也是恺撒起的,拉丁文的意思是繁荣昌盛。 来之前就知道这座城市还有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叫“翡冷翠”,来自意大利语Firenze的发音,犹如情人般的亲密甜美。然而当置身于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中,我突然发现,把佛罗伦萨译作“翡冷翠”是多么恰如其分:一切都是精美的,如同一间硕大的博物馆:精美的建筑错落有致,精美的雕塑随处可见,精美的名画数不胜数……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石板,都浸透了艺术的汁儿,一大批世界级的艺术大师的身影和他们的精品都留在这里的大街小巷。每一件东西都值得珍藏,每一次邂逅都是惊喜。只有这样的城市,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精心酿制的陈年美酒,随着岁月的远走,越久越沉醉。我们只计划了一天时间游览这里,因为傍晚要前往罗马。 佛罗伦萨因为城市不大,又到处都是名胜古迹,所以最适合徒步闲逛,随意自在地到处走走。出了火车站,走过几条街,首先就来到了著名的市政厅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这里因为陈列了许多精美的雕塑群而被称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在意大利,有广场的地方一定有雕塑,广场之美与雕塑之美是密不可分的。当站在广场上的那一瞬间,我立刻被艺术强烈的震撼力所陶醉了。 在广场中央有一座流水叮咚的《海神喷泉》,是由阿曼纳蒂在1575年所设计的,为了纪念当年托斯卡尼的胜利。水池正中海马拉的双轮战车上立着巨大的白色海神像,水池四周边有多姿多彩的青铜雕像。如今的海神似乎不再有争霸海上的野心,却多了几分随和,任凭小鸟们在他的发间休憩嬉戏。矗立在海神一侧的是米开朗基罗的经典之作《大卫像》。大卫,据说是一个16岁的小伙子,他在敌人进攻、许多人都准备投降的时候站出来大声说,为什么要投降,为什么不能和他们拼?他奋力投出一块石头把敌人的指挥官砸死了,敌人乱了套,结果被打退。米开朗基罗以他天才的艺术之手塑造了这位少年英雄--全身裸露,四肢健美,一头卷发,侧脸远望,充满了力与美的视觉享受。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难怪被誉为世界第一美男子!尽管世事变迁,但大卫始终以这种雄健的体魄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美丽与哀愁。游人纷纷与之合影。 佛罗伦萨的老城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穿梭在狭窄的巷弄中,踩着坚硬的石砖铺成的街道来来往往,一辆马车缓缓驶过,传来清脆悦耳的马蹄声,让人依稀感觉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中午时分,路过这家餐馆,门口摆满了鲜花,露天的餐桌错落有致地分散其间,忍不住在此驻足享用了午餐。我们点的是佛罗伦萨最有名的一道名菜--T骨牛排,据说是选用牛背上最好的部位,涂满盐,胡椒,橄榄油用木炭烤成的,堪称天下一绝。但是我却觉得味道远远不如我的想象,问朋友,他也有同感。不知道是因为这家餐馆做得不正宗,还是我们不习惯这样的做法,至今百思不得要领。 在阳光和街道的阴影交替之间慢慢地散步到阿诺河。阳光透过霭云,将几缕金色的光芒撒在河面上,映照着两边的街景和文艺复兴的遗迹,整条河犹如溶沸的铜汁缓缓西流穿城而过;河面细碎的粼光随风晃动,若隐若现;河上有一座14世纪的老桥,桥面上光彩流溢,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桥上有房子的桥,相传但丁就是在此桥上与他终生相爱的恋人贝雅特里齐相遇…… 在河的对岸直到远处一脉黛色的山前,是一片绵延不绝、红白相间的建筑,白的是墙,红的是瓦。整个佛罗伦萨沉浸在静谧而典雅的油画般的背景中。 如果要以一句话来概述佛罗伦萨的建筑,我会说是大气,却又不失精致和细腻的,让人不由自主地流连忘返于其间。花之圣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曾经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宗教中心,据说是世界第三大教堂。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式建筑的融合,由白色,粉红,绿色的大理石按几何图案装饰。它的主体是采用哥特式的建筑形式,从1296年开始花了175年时间建成,约能容纳3万人。巨大的漂亮圆顶是1463年完成的,采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并由此揭开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帷幕。设计这座圆顶的布鲁内雷斯基在建造的当时,不使用鹰架,技巧仿自罗马万神殿的圆顶,神乎奇技是最好的形容词。它的建成比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还早200多年,此前我也去看过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教堂的大穹顶,这个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杰作,它的灵感却全源于花之圣母大教堂!从中影影绰绰能捕觅到它的痕迹。与其华丽的外表相对应,内部装饰有耶苏圣尸下十字架石雕、两幅大型的骑马肖像画、罗比亚的彩色陶板制成的美丽浮雕、大圆屋顶内侧有画家瓦萨利(Vasari)及其弟子们的湿绘壁画《最后的审判》,都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杰作。而高达91公尺的圆顶,内部有阶梯共463级,可以爬上圆顶欣赏佛罗伦萨全景。正是因为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年四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如织。 在大教堂旁边,还有乔托钟楼(Campanile di Giotto)和八角形的圣乔凡尼礼拜堂(Bittistero di San Giovanni),三座大的建筑构成一体,显得格外雄伟壮观。矗立在大教堂南侧的乔托钟楼,高82公尺,由著名的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钟楼的地平面呈正方形,四周装饰着精美发浮雕作品,这些浮雕的多是描述了当时的各种行业和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钟楼用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合,同一旁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谐。面对着大教堂的礼拜堂,建于公元五世纪到八世纪间,建筑呈八角型,供奉着佛罗伦萨的守护圣人乔凡尼,也因此得名,它是托斯卡尼地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礼拜堂最亮眼的就是它的三扇以精致黄金浮雕装饰的大门,顶顶大名的东门就是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堂之门”的所在,其为基贝尔蒂的旷世之作,自1425年起花27年时间所制作的。它采用歌德式的手法,将《旧约全书》的故事按情节分成十个画面,分别镶在十个框格内,美伦美奂,十分精彩,吸引游人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久久不愿离开。 后记: 佛罗伦萨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在这里行走,我仿佛捧着一本精致厚重的集艺术、历史、人物为一体的大词典,迫不及待贪婪地阅读着,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但丁、拉斐尔、伽里略……这些闪亮的名字无不令我敬畏,而眼前所展现的精美的艺术品,无论建筑、绘画、雕塑,更是让我赞叹。 短短的一天里,我倘佯在一个个精美绝伦的雕塑前或思或叹,感受着从古砖雕纹中溢出的欧洲古文化风情:留连在老宫对面的广场看街头画师兴笔作画:聆听汩汩的阿诺河边艺人们的名曲演奏……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这是一个祥和、古典、精致、充满浪漫风情的城市。 loading... |
转自:http://www.blogcn.com/user14/savageg/blog/6351353.html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