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佛罗伦萨之我的“文化苦旅” |
[游记]佛罗伦萨之我的“文化苦旅” |
2008-06-27 sina.com.cn |
这些天迟迟没动手写这篇,一方面是因为期末将至,学习上有点忙,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站是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人类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便是从这里萌生并酿至成熟的。一个不懂艺术的人,可真难为这样一座艺术宫殿写一篇好游记。我只能斗胆写一小段,用一双普通人眼睛带大家看看佛罗伦萨。我喜欢这座城市,喜欢这里浓郁的人文气息。 到佛罗伦萨已经星期六晚上7点多了,两天的暴走罗马,已经把大家折腾的够戗。幸好有旅馆老板来接我们,洗漱完,吃了顿纯正的中国“大餐”,让大伙异常兴奋。接下来就是和旅馆老板请教第二天的游线了,这位老板算是老佛罗伦萨了,轻车熟路,三两下就把路线给敲定了,还介绍了一堆美食、购物精品店。但是老板也给我们带来一个坏消息,就是这里所有的景点,星期天都只开放到下午两点,星期一是不开放的,而且最气愤的就是这里的公交车,星期天不上班。此前,虽然对欧洲人“懒散”早有耳闻,现在看来要数这里居最了。于是大伙决定明天抓紧时间逛那些会让我们吃“闭门羹”的点,离我们最近就是学院美术馆,于是第一站就是它了。 成立于1563年的美术学院馆(Gelleria dell 这不得不让我佩服这为伟大天才巨匠的艺术魅力。据说,生前就成了教皇和贵族之间的争夺对象,又毕生以“孤独者”自居的米开朗基罗,至今仍占据着佛罗伦萨天才席位中的首席。对于曾被16世纪一位道学家斥为“生活和猪一样,只知道睡觉、嚼舌、闲逛、纵酒、淫乐”的佛罗伦萨人来说,米开朗基罗就像“大卫”的文化肉身,不倦地引导着他们摆脱文化溃退的命运。 幸亏起得够早,只排了不到一个小时的队,就进去了,馆内禁止拍照和摄像的。大卫的雕像被陈列在一个相对宽敞的大厅里,光线相对比较柔和,主要来自大厅顶上的透明穹顶,大概是为了保护这件稀世珍品吧。进入这个厅,展现在你面前这座被瞻仰者围得水泄不通的《大卫》雕像,这位“世界上最美的男子”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筋脉纤毫毕现,肌肉、筋、关节、骨骼都表现得细致入微。可以看见右手中指断了一截,据说是因为迁移时被砸断的。 大卫雕像真品 印象中,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最大的亮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在文艺复兴之前的一千年里,西方世界为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观所笼罩。……人‘狡狯又肮脏,满身缺陷、到处溃疡。’很自然,中世纪艺术的凡人不过是一群祈求着灵魂拯救的丑陋野兽。……文艺复兴也是凡人尘世生活的复兴。挣脱了权威的锁链之后,凡人开始相信自己能够理解宇宙。他们不再视自己为禁锢在丑陋皮囊中的苦难灵魂,而是把自己看成一种美丽而富于英雄气概的理性生物。” 据说,米开朗基罗在这件作品上,打破了让大卫一脚踩着巨人头的传统设计,将他的武器放在身后,突出了大卫战胜巨人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他的勇敢和智慧;另外是脸部的处理,一个雕塑,你能看出他眼里的深邃来,那是战斗前的勇敢与思考。据说相比以前的作品,米开朗基罗的处理更加传神、细腻。 柔和的灯光、完美色彩搭配,合理尺度,亲切到让人有家的感觉,一点都不象走在博物馆里。 美术馆里,还陈列着一些米开朗基罗的其他作品,比如「奴隶」(Quattro 这些都是名家用的用过的乐器,可惜没搞懂。 出了学院美术馆我和娜娜决定直奔乌菲兹美术馆,虽然还是要路过圣母百花大教堂的,但相对而言,乌菲兹对我们的吸引力要大得多。 沿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南侧大路,向东直行,足足得走上20多分钟才到,这样的距离让大家着实有些惊讶,本以为罗马都暴走下来了,佛罗伦萨应该不在话下吧,还想借此机会放松一下呢,谁知道一场“文化苦旅”才悄悄开幕。一路上,我路过了一个大广场,但是没能了解到它的名字。广场上还好多街头艺术表演和流浪艺术家们的现场绘画。 街头绘画 木偶人杂耍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87332010008u6.html2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