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威尼斯日记之我看

[游记]威尼斯日记之我看

2007-07-16    live.com

威尼斯日记之我看

众多的游记当中,最爱的是阿城的《威尼斯日记》,贯通中外,博古通今,将一本唐人崔令钦的《教坊记》和当代的威尼斯写在一起,里面还有美食、喝茶、歌剧、建筑等等,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让我偷懒一下,摘抄一些:

“这次到威尼斯来,随手抓了本唐人崔令钦的《教坊记》,闲时解闷。这书开首即写得好,述了长安、洛阳的教坊位置后,笔下一转,却说:

坊南西门外,即苑之东也,其间有顷余水泊,俗谓之月陂,形似偃月,故以名之。

古人最是这闲笔好,令文章一下荡开。

威尼斯像“赋”,铺陈雕琢,满满荡荡的一篇文章。华丽亦可以是一种压迫。”

再看这段写刚刚入住旅馆:

“ 住Fenice旅馆,顶楼,望出去,满目皆红瓦。红瓦之上,露出一远一近一东一西的两个钟楼。东边远的那个年初见过,是圣马可广场上的钟楼。西边近的一个,倾斜着。

Fenice是埃及神话中的火鸟,五百年浴火重生,与中国传说中的凤凰很近似,所以凤凰被译成Phoenix,但中国的凤凰有性别,雄为凤,雌为凰。

Fenice不知是否也分雌雄,否则五百年真是寂寞,重生一次,仍是寂寞。”

每个人去威尼斯都会到圣马科大教堂,但是阿城的角度却是这样的:

“窗外广场上的圣马可大教堂亦像个首饰盒子,大门的半圆顶上有金镶嵌,其中一幅里的人,像极了中国元朝的官员,其实是神父。教堂里面的天顶亦是贴金镶嵌,真个是金碧辉煌,气宇宏大。

中国古代寓言“买椟还珠”,嘲笑不识珠宝的人,说有个人非常欣赏盛珍珠的盒子,交钱之后不要珍珠,只把盒子拿走了。其实还珠的人是个至情至性的鉴赏家。”

下面这段把历史上同一个时期的事情放到一起来写,一下子觉得历史活泼起来:

“ 一六二七年,威尼斯建成欧洲的第一个歌剧院。这一年明朝的熹宗皇帝驾崩,思宗,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即位,此时距中国歌剧——元杂剧的黄金时期已去四百年,明杂剧的杰作《牡丹亭》也已轰动了三十年。

中国的戏棚里可以喝茶,中国人喝茶是坐着的,所以楼上楼下的人都有座。同时期的欧洲剧院最底层的人是站着看戏的。中国戏曲的开场锣鼓与意大利歌剧的序曲的早期作用相同,就是镇压观众的嘈杂声浪,提醒戏开始了,因为那时中国欧洲都一样,剧院里可以卖吃食、招呼朋友和打架。 前些年伦敦发掘十九世纪的蔷薇剧场遗址,发现里面堆满了果壳。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大概是在果壳的破裂声中说出“生存还是灭亡”(to be or not to be)这个名句的吧?”

还有比较喜欢的一段:

“意大利塔很多,于是斜塔也多。

波隆那市中心有个斜塔,斜塔上有一块石板,石板上刻着但丁(Dante)当年的话,说,它像一个巨人俯身向我说话。

我看到它时,它已经断了,于是矮了。从远处看,它好像听到什么事,一副惊愕的样子。”

游记每个人大概都会写,但是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让人看到风景之外的东西,是需要一些功力的。

转自:http://1genieinthebottle.spaces.live.com/Blog/cns!E5BD4890FF993BD4!193.entry1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