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欧洲三国游记之第四天--威尼斯,沦陷的美丽

[游记]我的欧洲三国游记之第四天--威尼斯,沦陷的美丽

2007-07-16    live.com

8/29/2006

我的欧洲三国游记之第四天——威尼斯,沦陷的美丽

2006年8月4日 第四天 威尼斯,沦陷的美丽

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商人,贡多拉,狂欢节面具,叹息桥,大运河,这是提到“威尼斯”,我能想起来的所有单词,在真正来到此地之前。

威尼斯:古老的建筑,蜿蜒的水路,漂亮的小露台,热闹的大运河,绚烂的水晶琉璃,圣马可广场上宏大的鸽群,宽广清澈的泻湖,遥相呼应的小桥,这是我此刻坐在电脑前回想着它时会想到的更多东西。

当然,还有那令人哀叹的沦陷。

来到威尼斯是早晨,由于晚上没睡好,我一直在车上昏睡。当被渐渐强烈起来的阳光晃醒的时候,我已经身在通往威尼斯的大桥上了。

桥面平整宽阔,双向各有2车道,中间还有有轨电车的通道;越过桥栏,我可以看到一片宽广的水域,在清风的抚摩下微波荡漾。

远观威尼斯沿岸,可以看到有座灰白色的拱桥十分特别;拱桥的一头地势较高,而另一头则地势明显低了一层。原来,名闻遐迩的威尼斯水城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建造在坚实陆地上的市镇,而另一部分就是全部建造在滩地上,有纵横交错的水道阡陌的水城。古代聪明富有的威尼斯商人用巨型石材投入水中围住淤泥,并斥巨资运来数以万记的木料在淤泥中横竖交错支撑起相对稳定的架构从而在其上建造了这座拥有圣马可教堂和无数四通八达水路的魔力城邦。

即使如此,每年3月、6月等涨潮季节,潮水依旧会冲上堤岸涌入威尼斯城内;彼时,政府会为来客搭起长长的木栈桥方便行走,而当地居民则会习以为常地穿上几近及腰的大套鞋出门上街。因此,细心的你在威尼斯会发现,威尼斯的房屋底层是不住人的而通常被安排成餐厅或者仓库;同时,几乎每户沿岸的人家大门框架两侧都会有用于插档板的铁架,这点倒非常类似于我们上海苏州河沿岸老民居的构造,看来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都是相通的。

然而,即使人再聪明,面对自然的力量也往往只有无奈。在最近有关venezia的报道中,威尼斯正在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下降的消息令威尼斯官员甚至全世界都忧心忡忡;同时,自1966年水灾以来威尼斯每年受淹次数已上升到每年60次,致使当地居民纷纷举家搬迁,而游客的高价收购威尼斯当地房屋作为度假公寓也使得威尼斯本地人越来越少,这种种不明朗现象似乎昭示着威尼斯即将在不久的将来失去它作为一座水上城市的魔力,而沦落成为一个仅仅类似于人造景点、旅游场所的悲剧。

也正因为此,对于我来说今天的威尼斯之游就更充满着哀伤的美丽和珍贵的意义,不论是否若干年后我会重返,至少今天我要把它的神奇尽收眼底。

从码头登上汽轮,穿过宽阔的泻湖水域,两岸充满欧洲风情的厂房民居鳞次节比;偶尔有几只水鸟在空中展开翅膀绕船缓缓滑翔一周后优雅地落在水面,似乎丝毫不为近在咫尺的汽轮所扰。清冽的风吹起了我的发梢,带来些些寒意,早晨的阳光中我看到都卡莱宫稳定对称的马赛克镂花外墙在岸边一座座古老的宫殿中绽放着史诗般华丽的异彩。

汽船靠岸,怀着忐忑兴奋的心情我终于站在了威尼斯水城的土地上。导游指着近旁建筑上一个雄鸡造型的大钟说这是集合地点的标志,也是威尼斯所有沿岸建筑中唯一有时钟的建筑。

分散,跟着当地导游走,据说今天晚上正巧是威尼斯音乐节,所以18点前所有汽船停运,游客如果没有赶上末班船就只好自己租私船离岛了,价格会要50——60E,而且不一定有船,所以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不要走丢。FAINT~再BS一次中国式团队游!

沿着大河岸走,闷头赶过两座桥,我们一抬头原来已经停在了最最著名的叹息桥前。叹息桥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独特造型和位置。不同于威尼斯其他大大小小的拱桥,叹息桥其实是连接法庭和监狱两幢建筑的桥,被判刑的囚徒在法院受审后就通过这座桥被押解进监狱;桥身被刻意设计成隧道式的密闭式样,只留小窗,望得出望不进;每当囚徒走过这座桥,通过小窗最后看一眼外面的世界,想到日后长久的暗无天日,就会不由得深深叹一口气,而叹息桥也就因此闻名于世了。这样的典故,还真有种欧洲中世纪的黑色幽默,透着淡淡的残忍和血腥。

再往前走,绕过两根突兀挺立着的柱子,眼前豁然开朗,这就是到了威尼斯地标中心圣马可广场(另称市政广场)了。

那两根柱子柱顶分别安放着威尼斯的标志圣马可飞狮和埃玛努二世雕像,矗立在广场入口非常扎眼;因为事前读过资料,俺没吃药,据说这两根立柱间是以前处死囚犯的地方,从两根柱子间进入广场没关系,但出广场就千万不能从中间走过了,当地威尼斯人会觉得这是不祥的和受诅咒的,大家如果去玩可要注意哦。

背对河岸和柱子,站在圣马可广场上,左手边是塔楼和市政厅,右手边是著名的圣马可长方形教堂,远处正对的则是因装工精美著称的漂亮大钟,传说建造这座大钟的工匠在完工后就被挖去了双眼,为的就是保证这美丽的工艺不被仿效。

其实,在我看来,圣马可教堂入口的门拱才是真正美到令人窒息呢。带着金粉的色彩斑斓描慕着圣经里的故事,在蓝天白云下的阳光中金碧辉煌,仿佛不是经历了千年,而是几天前刚刚完工一般。至于教堂内部,由于已经看了太多美仑美幻的教堂,我显然审美疲劳了,觉得里面还是有点昏昏暗暗的。不过有点要大家注意,进去教堂虽然不需买票,但不可以带相机摄象机进去,记得进去门口前先放到包包里去,这样被要求开包检查倒是不会的,老外比较相信人,希望靠大家自觉不进入拍照摄像;另外,女孩子夏天的清凉着装务必要注意,短裤短裙吊带衫及低胸服装都是被严禁之列,入内会被要求批上一块无纺布(环保意识真强),而且这布可是要付1E买的哦。我和姐姐是一先一后进去的,可以重复利用,嘿嘿。。。

PS 在意大利玩零钱硬币最好随身带,不用一直拿钱包出来招贼,另外再带少量现金塞钱包里备用就好,没什么大钱要花,要大shopping去店里,可以刷卡。

在大钟前往左一转,就是市政广场了,那里最醒目的莫过于庞大的鸽群了。之前在写FLORENCE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市政广场上的鸽群简直就是胆大妄为,不仅不怕人,还跟你抢道行走;不仅有吃便是娘,还会飞到你手上抢着吃,超级霸道。那天正好音乐节,工作人员可能在试喇叭,低音炮轰轰一响,鸽群受惊群体逃离,瞬间朝着站在反方向的我飞来,和我站在一边的游客都吓了一大跳,还有外国小姑娘象恐怖片里一样尖叫出声,不是白天光日,俺还以为进入HITHCH COCK的惊悚片《鸟》里去了。

在导游带领下,我们穿过市政广场,再穿过沿大钟一侧的唯一一个过街楼,就进入了威尼斯水城的真正内涵中心了。

走过一座小桥,看过玻璃制作表演,我们就去乘贡多拉了。玻璃表演的地方东西是肯定不能买的(我们团里真有“大款”买了20几套几十e的水晶饰品,狂汗),不过市政广场周围的店也很贵,要买东西要还价还是要找阡陌纵横的小街上的店。我推荐那座小桥桥头的那家店,只卖面具,品种多样,价格也合理,买的多还可以还价。琉璃水晶制品店很多,要花时间比较,有些质量很一般,有些款式颜色就很漂亮。我买了两个项链坠,总共34E,在那里也算是偏中等价格了,我觉得性价比还可以,但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在水城,贡多拉就象出租车一样随处可叫,但主要地点还是在各码头。沿之前那个大钟一侧的拱廊走过过街楼,一条小路走到底就有一个码头。贡多拉上只可坐不可站,最多上6人,我们本来打算自己租船,据说只要60E每船/小时;但是看到码头上排着的长队,我们还是执行B计划乘导游预定的船,35E每人,虽然贵了,但是时间就是金钱,而且自己租价格要谈的,旺季可能120E都租不到。

贡多拉以前是当地威尼斯居民用来出殡运棺材的船,所以船身异常狭长,也没有安排专门坐人的地方,只有船夫站在船尾;随着时间的推移,贡多拉渐渐成为贵族的游乐项目,装饰也互相攀比着越来越华丽,鼎盛时期甚至用黄金珠宝装饰;不过,发展到今天,贡多拉还是在政府的号令禁止下基本回复了朴素的外貌而只保留简单的装饰,不过单是那俏丽高傲的独特船身,就已经让所有来到威尼斯的游客难敌诱惑,纷纷解囊排队等候一乘为快。

而贡多拉的船夫们,也是一道风情万种的风景线。他们个个身材壮硕、皮肤黝黑,身穿统一的黑白条纹紧身上衣和黑色裤子,头戴黑色礼帽,帽檐后的黑色飘带在地中海热烈的阳光中随风飘舞;偶尔他们会朝你一笑,露出整齐白皙的牙齿,瞬间你游荡在蜿蜒水路里的心就会不能自主地荡漾开去。。

当然,我不仅要欣赏帅哥,还是要观赏一下风景的。乘在贡多拉上,我们在威尼斯水城那些漂亮的建筑物间穿梭,抬头,我看到的是漂亮的屋檐、铺满艳丽鲜花的窗台和屋檐间被切割成不规则形状的蔚蓝天空;低头,我们也会惊异地看到这城市腐旧斑驳的另一面,常年面临受淹尴尬的破旧底层仓库,潮湿墙面上滋生的层层苔癣,还有令人不忍注目的墨绿色水面。作为一座真正过着生活的城市,即使再怎么样光鲜亮丽,也还是难掩其无奈的本质;古今中外,不论是人还是事,其实也不过如此。

贡多拉的船夫大声哟喝着“不要动不要动”(发音很象上海话),把我们一船上海人都先是一楞,随即狂笑起来。他无辜地朝我们耸耸肩,一弯腰一拱船杆,我们的小船已经驶进了大运河中。被突然抛到强烈的阳光中,我眯着眼睛一时间不能适应;只觉得耳边突然嘈杂声一片,好象进入了个大市集,有些汽艇在小船边轰轰开过,小船就会被它留下的水流左摇右晃一番,怪不得我们的帅哥船夫那么紧张。

过了一会儿,我总算适应了明亮的阳光;朝着船夫指的方向,我看到了雷阿托桥(被船夫发音为“阿里阿多桥”日文发音),看到了运河水道两边一座座陈旧但难掩精美的府邸,看到了那些府邸前趾高气扬的私人码头,也看到了邻船的贡多拉里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头拉着手风琴高唱着苏联民歌。这一刻,我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坐在贡多拉上摇啊晃啊,仿若进入了一个没有年代没有地域没有故事的童话里面。

在悠扬的苏联民歌声中,我们的贡多拉又折回了小巷。这侧的小巷似乎更民居一点。雅致的白色百叶窗后素淡的窗纱里不知藏着怎样的闺房故事,伸下水面的台阶不知引向怎样一家宁静惬意的cafe,两幢建筑物间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巷不知通向哪一家门牌,临水的打着sald招牌的服装店不知道是不是能淘到便宜货。

多么想在那些珠网似的小巷间游荡一下,多么想在有着叮当作响铜门铃的小旅馆里住上一晚,多么想早晨在威尼斯的宁静中醒来呼吸一口充满水气的空气,然而,时间不等人,我们又是跟团客,只能深藏遗憾地下船上岸,扫荡购物,拍照留念,排队上车。

威尼斯,我还会再来;即使你回天无力地日渐衰老,我却已经在你梦幻般的美丽中彻底沦陷。。。

转自:http://camphorwaltz.spaces.live.com/Blog/cns!5F595FFAF712106D!497.entry21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