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罗马游记(中)

[游记]罗马游记(中)

2008-06-10    live.com

7月26日

圣彼得大教堂

从梵蒂冈博物馆出来已经3点多了,在圣彼得广场入口处买了点吃的填肚子。

贝尔尼尼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设计于1667年并花去11年时间建成。广场以柱廊环绕, 形成椭圆型, 象征圣彼得教堂的“教堂之母”地位。贝尔尼尼说,柱廊犹如一双手臂,慈母般地拥抱天主教徒,予其坚定信仰;拥抱异教徒,将其纳入教会之中;拥抱非信徒,使其受到真正信仰之启迪。柱廊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平台上,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巴洛克风格。广场中央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据说此碑是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方尖碑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喷泉,方尖碑和喷泉之间有一块镶入地面的圆石板,站在这块石板上看柱廊,前后四排圆柱变成了一排,煞是奇巧。这是贝尔尼尼匠心设计的透视效果。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传说这里原本是荒地,圣彼得被尼罗绑在这里的十字架上处死,最初的教堂于公元326年落成。16世纪初,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120年之后才竣工。漫长的重建过程是由多位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相继主持设计和施工的。

在圣彼得大教堂附近可以看到穿着古典制服的瑞士卫兵。很久以前,很穷的瑞士一直向国外输出雇佣兵,瑞士雇佣兵的勇敢善战、纪律严明使他们很受欧洲各国雇主的欢迎。 1527年5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率军血洗罗马城,雇佣军纷纷逃散。教皇的这支瑞士卫队却坚守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台阶上阻挡入侵军队,教皇克莱门特七世因此通过一条秘密通道从梵蒂冈逃到圣天使城堡,保全了性命。而这支189人的卫队中有147人战死。从此,教廷决定永远雇佣瑞士卫队,并把每年5月6日作为卫队的纪念日,也是新招募的卫队成员宣誓效忠的日子。卫兵的制服是米开朗其罗亲自设计的式样,入选者首先应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每个士兵必须身高一米七四以上并且是年龄在十八到三十岁的瑞士男性公民。

进入圣彼得大教堂之后,我决定先上穹顶看看。穹顶是米开朗基罗71岁高龄的时候接手的,艺术家将自己的晚年竭心尽力地投入到教堂穹顶的设计中,甚至放弃了丰厚报酬,以此作为他奉献给基督的最后礼物。

电梯只能到达顶层平台,在这里可以参观穹顶内部的马赛克壁画,可以从设有铁栅的圆形通道下望教堂内部。之后还需要步行323级楼梯上穹顶,那一段楼梯又陡又狭窄,大概只有一人宽,但上下分开通道,透过通道小窗观可以看外边景色,登上穹顶之后更可以俯瞰罗马全景。

从穹顶下来,在进电梯之前有一礼品店,据说从这里寄出的祝福是最灵验的。于是坐下来写了n张明信片,同时歇歇已经走的发软的腿。

圣彼得教堂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品有三件:

进入教堂之后最先看到的是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塑《圣殇》,这是唯一一件留下他签名的作品。据说当24岁的米开朗基罗完成这尊《圣殇》雕像时(1499),整个罗马艺坛皆难以相信这件无与伦比的杰作是出自他手,于是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大约是一气之下在圣母衣带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这件雕塑于1500年圣门开启时放入圣彼得教堂。《圣殇》是表现圣母在基督死后抚尸痛哭情景的传统题材,但米开朗基罗一反传统表现圣母哀痛至极的惯例,强调圣母的秀美与沉静,甚至有意把圣母表现得比她死去的儿子还要年轻,用圣母青春常在的形象寄托人文主义关于人性崇高和不朽的理想。此外,雕像的三角形构图和极为精致的细部刻画,也与大胆的艺术构思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使这件雕刻成为米开朗基罗第一个震惊艺坛的杰作。

教堂里面第二件珍品是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持撑,足有5层楼房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华盖下的Papal Altar圣坛是只有教宗才能做弥撒的地方,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在圣坛下方,也是教堂圆顶的正下方,安放着圣彼得的陵墓。

教堂里面的第三件珍品是圣彼得宝座,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祭坛的右侧有圣彼得的铜像,很多人在此照相,我也照一张吧,呵呵。

罗马废墟与Campidoglio广场

从圣彼得教堂出来已经过了5点半了,飞奔着去了地铁站,到达斗兽场的时候6:20,居然已经停止进场了,晕~,地图上明明写的是6:30半嘛,看门的阿叔指着门口的牌子说你那个地图上写错了我们就是6:15关门,明天早点来哦。

没办法,虽然穷游上推荐的一个餐厅在这附近,可是现在去吃饭还早了点。于是决定绕着罗马废墟转一圈看看明天需不需要安排时间进去瞧。

从斗兽场一路向南,人越来越多,绕到废墟东南角的时候,简直到了人声鼎沸的程度,好像晚上在废墟广场有什么大型的活动,里面架起了两个大的电子屏,东西向的马路上也已经禁止机动车通行。

慢慢的穿过人群向西,来到了Campidoglio广场。这里现在是罗马市政府所在地,原来是罗马众神的圣地、将领凯旋归来接受荣耀的地方。宽阔的石阶一路向上通向山丘顶端的广场。这个广场和石阶是为了迎接某位皇帝进罗马,由米开朗基罗设计修建的。

石阶的顶端是双子星神像,在犹太人居住区发现,后来某个教皇把他们安置在了这里。广场中央是Marco Aurelio大帝骑马铜像,据说这是装饰罗马城的无数座类似骑马铜像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原本安置在这位大帝的祖宅中,1538年米开朗基罗把它迁到此处。铜像原本是镀金色的,但是传说一旦骑马铜像完全恢复金色,世界将会灭亡。

米开朗基罗不仅设计了壮丽的广场,而且重新修建了广场两侧的建筑。由于两座建筑略呈“八”字型张开,所以广场看起来更加辽阔。

广场的尽头是元老院(Palazzo Senatorio),13世纪建在古代法律保管所的废墟上。建筑物前的石阶和喷泉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喷泉由三尊石像做装饰:中间是凯旋的罗马神,两边的石像一角分别刻有母狼饲双婴和狮身人面像,象征着台伯河与尼罗河。

广场北侧Palazzo Nuovo宫里是Capitolino博物馆,这是罗马最顶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丰富的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刻杰作,可惜时间紧张不能进馆参观。

从Campidoglio广场宽阔的石阶上下来,向右转过一个角,就是号称罗马城最漂亮的威尼斯广场了。广场上的铁栅栏已经关门,只能明天再上去了。

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决定去吃饭然后回旅馆休息。于是从罗马废墟的另一侧和图拉真市集中间的大路上向斗兽场方向走去。

这一圈下来,罗马废墟也大致看到圣路、凯旋门、农神庙等神庙的遗址,这次来罗马,不知为什么,明显没有伤今怀古的情绪,明天就不必花时间进去瞧了吧。

圣乔万尼教堂

第二天一早,坐地铁去了圣乔万尼教堂。

圣乔万尼教堂在罗马四大教堂(圣彼得教堂、拉特兰诺圣乔万尼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和马杰奥尔圣母玛丽亚教堂)中排名第二。公元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宣布以基督教为国教,命令修建此教堂,这块土地是贵族Laterani捐赠的,从此这个姓氏随着教堂永垂不朽。圣乔万尼教堂在当时是最大的基督教堂,并且和拉特兰诺宫一起成为教皇们的官方处所,直到1309年教皇迁往法国的阿维尼翁。1377年教皇从法国回到罗马,这里已经被大火毁坏,后经多次改造,基本成为现在的样子,但保持了原教堂内部的格局。

教堂入口的左侧有君士坦丁大帝年轻的雕塑,这在罗马很少有。

内殿极其开阔,整个设计简洁大气,决无繁琐奢华的印象,但实际上又精心无比。各个石柱用十二圣徒的故事予以装饰,除了大手笔的人物雕像,还有半浮雕和油画描述这个圣徒的故事,可惜我只认识拿着钥匙的圣彼得,还是昨天在圣彼得大教堂才知道的,呵呵。圣坛上据说收集了圣保罗的像和颅骨。左右两侧的墙上有精美的湿壁画。

因为是礼拜天,我又来的比较早,所以正赶上教堂在举行祈祷。很多穿绿衣服的和穿白衣服的教士,我也不知道这都是什么级别的人物。每个穿白衣服的教士轮流到讲坛边,先唱几句赞美诗(我猜是赞美诗),然后说一段话。比较令我震惊的是,他们每个人的唱腔都很浑厚,很有震撼力。难道选修道士的时候还要考察音乐天赋?呵呵。再加上教堂设计的时候肯定考虑到了音响效果,所以听来格外的雄浑,很有感染力,尽管我一句歌词都没有听懂,但还是感觉的到他们对于上帝对于信仰的那份虔诚和发自内心的赞美。

转自:http://sure-dong.spaces.live.com/Blog/cns!8AB38C16A0ACD3C5!542.entry26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