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帮助郅支单于守卫郅支城的有罗马军队吗? |
[游记]帮助郅支单于守卫郅支城的有罗马军队吗? |
2008-06-27 sina.com.cn |
帮助郅支单于守卫郅支城的有罗马军队吗?[续一] 中外汉学史学者的研究 1955年,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德效骞(Homer Dubs)在向伦敦汉学协会的讲座中,率先提出了古罗马移民说。德效骞认为,这一旅程开始于公元前53年,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另外两人为凯撒和庞贝)为弥补其战功不足的缺陷,决定与令人生畏的帕提亚人开战。但克拉苏的罗马军团不敌帕提亚敏捷的骑射能手,在卡尔莱(位于今土耳其境内)的战役中,4.2万罗马大军中,2万人被杀,1万人被俘。这是罗马军事史上最惨重的大败之一。根据古罗马史学家普林尼的记载,这批罗马俘虏被帕提亚人用于守卫东部边疆,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境内。由此,德效骞推测,一些人逃出并加入匈奴当了雇佣军。公元前36年,中国汉朝军队讨伐并击败了匈奴郅支单于。汉军在清点俘虏时,发现匈奴军队中有145名罗马士兵。德效骞说,中国人保留了这支部队并把他们安置在甘肃境内的骊靬。 德效骞的理论主要建立在对中国史书中一些线索的推测,这些线索并没有关于罗马人的具体描述。其中一个证据是郅支军战士使用了“鱼鳞阵”,德效骞称,这种将盾牌搭接在一起组成防守阵型的战法只有罗马战士才会使用。另一个证据是在郅支城外有双层木栏,这种“重木城”防御工事战术也经常为罗马人采用,而匈奴人则不用。至于这个城镇名字——骊靬,曾在当时被用来称呼罗马帝国。在公元6世纪,骊靬不再被用于地名。 德效骞并非惟一相信“古罗马联系说”的学者。在甘肃省首府兰州市,中国学者关意权也认定骊靬与古罗马有相当的渊源。从1978年开始,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中,他艰辛地完成了一部45万字的关于骊靬的著作,但可惜的是,即使是他的儿子也承认,其中也没有无可争辩的证据证明“古罗马联系说”。 中国官员最终发现这个罗马故事的旅游资源潜力,还要归功于澳大利亚作家兼冒险家,大卫.哈里斯。赤贫的哈里斯先生被离婚搞得心烦意乱,决定到中国寻访德效骞描述的罗马城镇。在关意权的帮助下,他将寻找目标锁定到者来寨。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游记出版——《黑马奥德赛》。 怀疑者大有人在 哈里斯的经历引起了媒体和当局的注意。甚至《人民日报》也登载文章肯定这一发现。但怀疑者也大有人在,兰州大学的退休教授刘光华称,骊靬这个名字来源于位于埃及的城市名——亚历山大(Alexandria)的第二和第三个音节,骊靬曾被中国人用来称呼罗马帝国。而亚历山大直到公元前30年才被罗马占领,在此之后,骊才会被用来指代罗马帝国。其他学者也认为,骊靬的建立远早于假定的罗马人落户于此的时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3893f010089fh.html2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