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欧洲游散记之五--梵蒂冈(二)

[游记]欧洲游散记之五--梵蒂冈(二)

2007-07-16    

欧洲游散记之五--梵蒂冈(二)

欧洲游散记之五--梵蒂冈(二)

续一

我一直对宗教没有什么了解。大学时买过一本《圣经故事》,当时还被同学嘲笑,本想当成了解基督教的入门书,却一直也没有很仔细地读。其实西方宗教史在平时读各类书籍时也总有一些接触,但始终没有也当成一回事,所有的印象都是片断,不成系统。这次去欧洲期间,在车上,我们那位曾经留学欧洲的导游用比较简练的语言,介绍了西方宗教的发展史。因为很认真地做了笔记,让我觉得一下子搞明白了诸多教派如:犹太教――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等之间的关系,也理顺了原来脑子里似是而非的基督教发展史,我心下把这个作为此行欧洲的大收获之一,也因此对这个年轻的导游很有些佩服和敬重。

我简单在这里记录我现在的认识,尽管它和梵蒂冈游记没有太大关系,而且我的理解也极为有限。但是,因为去了梵蒂冈,我才了解到这些,我只是想把它作为我个人的一个备忘:

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古巴比伦人从对神的自然崇拜和敬畏,发展成多神教。公元前1000多年犹太人摩西创始了原始的宗教――犹太教,信仰上帝。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公元30年,巴基斯坦的一位犹太木匠的儿子耶稣,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被上帝派来拯救人类,创立了源自犹太教的宗教,称为基督教。到公元4世纪,基督教传到欧洲大陆。接着是东西罗马分裂,其中东罗马地区即拜占庭的教徒认为自己信仰的基督教是正统的,后称东正教。西罗马区域(欧洲大陆)的基督教统治了一千多年,一直到15世纪又经历了新旧教的分裂,形成现在我们通常说的天主教和基督教。这几个教派之间有很深的岐义,但是都是信仰上帝的。我特别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些不关乎宗教信仰,也不关乎专业理论。

那个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下来了,回头看和广场相联的圣彼得大教堂,暮色中显得朴素庄重,却不失庄严大气。圣彼得大教堂的地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她的建筑外观却不像我们在其它城市看到的那些教堂那么华丽。这大概是因为圣彼得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她的建筑风格摒弃了中世纪那种哥德式建筑的繁冗矫饰,追求单纯和简约的古典主义美学风格。教堂正立面顶上有一些圣人的雕塑,正中央的是背负着十字架的基督,然后是各位圣徒一字排开。教堂前有圣彼得和圣保罗的雕塑,他们都是耶稣的弟子。圣彼得手里拿的是开启天堂和地狱的两把钥匙,基督把管理人间的重任交给了他。圣保罗一手拿的是经文,一手是宝剑,据说是他用文字的形式,阐述了:护教有功、刀戎见敌和殉教的方式,不过这些是导游说了,我记录下来的,并不是很明白,也许有机会还要讨教。

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雕像,手里拿的是开启天堂和地狱的钥匙

圣保罗雕像,一手是经文,一手是宝剑

我们到门口开始排队准备进入教堂了,请来的地陪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参观圣彼得教堂的内容。因为这天是圣诞节,教堂里正举行着弥撒,所以,任何麦克风被禁用,甚至不许在教堂内作讲解。其实,这个教堂长达211米,可以容纳6万人。教堂的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共有450尊雕像、500根柱子和50个祭台(这些数字是我回来后从资料上查到的)。没有太多时间让你细细揣摩,如果没有讲解,你真的可能是两眼一抹黑的。不过,我还是记下了导游介绍的几样在教堂里一定不能不看的杰作:

第一是入口不远的右边第一个小礼拜堂里,米开朗基罗25 岁时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我很早就看过这个雕塑的照片:圣母怀抱着死去的儿子,脸上的表情是悲伤而又认命的宁静。人物的皮肤、肌肉、衣饰都非常逼真。这个6岁就失去了母亲的艺术家,在其中倾注了对母亲的思念,也凝固了记忆中母亲年轻的脸庞。据说,这是米氏唯一的一个签了名的雕塑作品,以驳斥其它人对他的才能的怀疑。教堂里光线很暗,这个雕塑又是隔着防弹玻璃的,加上游人很多,我没有多逗留。

哀悼基督(有一个新的译名叫《圣殇》,觉得很精彩)

出来时用相机夜间模式又拍了一张,可惜也是不清楚

跟着人流向前是圣彼得青铜座像,传说摸摸他的脚趾会带来平安,于是这位圣人的脚趾已经被换了三个了,确实是日子有功。我也随大流摸了一下被游人摸得发亮的脚趾。也许,不论民族、不论信仰,平安是每个人的最大愿望吧?整个教堂里好像就属这个地方最拥挤了。

圣彼得铜像,人太多,我没有拍到有名的脚趾

圣彼得座像,前面挤满了等着摸脚趾的人们

还有就是巴洛克艺术的开山鼻祖――贝尔尼尼的铜华盖。它安放在教堂的中央,华盖高29米,大约有六层楼那么高。华盖的雕饰华丽,四根柱子是螺旋形的,上面刻满精美的图案。据说这个华盖底下就是圣彼得的墓地,前面有半圆形的栏杆上点着99盏长明灯。导游后来告诉我们:华盖的四根柱子所对的四个角落是四个小棺材,里面分别放着四件圣物:有箭(耶稣死时,古罗马的长官命士兵用此箭去捅耶稣,看看他是否真的死了)、剑(是圣保罗的弟弟圣安德烈的佩剑,此人护教传教有功)、毛巾(耶稣死前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被鞭打和游街,浑身是血。一女信徒维罗丽卡――以前基督曾经治好过她的血崩症,心存感激,在别人都退避三舍时,她上前去用毛巾为耶稣擦去脸上的血,后来这条毛巾上显示出耶稣的样子)、还有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的三颗钉子中的两颗,(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海瑞娜去耶路撒冷朝圣时带回罗马的)。关于这几件圣物的记录,我回来后在网上没有查到,凭着在车上的笔记,我把它记在这里备忘,我相信一定是有出处的。

贝尔尼尼的华盖

华盖

教堂内

待续

原始链接:http://www.sjbbs.cn/bbs/read.php?tid=11496&fpage=3
转自:2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