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海外日记:走向亚历山大三世桥的邱吉尔 |
[游记]海外日记:走向亚历山大三世桥的邱吉尔 |
2007-08-02 |
(另两篇) 因为看过邱吉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你的内心是很佩服邱吉尔的——以前只有读狄奥多·蒙森的著作《罗马史》时有过类似的感觉,历史学家而获诺贝尔奖,邱吉尔和蒙森是当之无愧的,就像哲学家获奖,罗素和萨特是当之无愧的一样。不过,你在国内看的邱吉尔的书是中文版,有删节,出版者为什么要删节?他们又有什么权利删节?翻译者为什么同意删节?你一直搞不清楚,搞清楚了也没有意义。在剑桥的时候,你有机会查一下邱吉尔著作的原版,但是,翻了一翻,想了一想,你还是放弃了,太难了,对于中文出版者来说,删节邱吉尔的著作很容易,随手划掉一些章节,但是,对于一个读者来说,要核对整整11卷回忆录,那可是个浩大的工程。这个情况,就如同你看《李光耀回忆录》一样,你渴望看到全本的,但是,你只能得到删节的。所有的书,经过出版者,就这样都被洗刷了一过,你不能表示不同意。 在巴黎,在亚历山大三世桥的一端,你看到了邱吉尔的像,他穿着大衣,拄着手杖,带着军帽,这个像和后来你在伦敦英国国会前广场上看到的邱吉尔的像非常相似。在你的心目中,邱吉尔一直是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可是为什么,在法国,人们却把他塑成了一个军人? 邱吉尔的雕像背向1900年万国博览会展馆,两座展览馆一大一小,建筑的外形极具法国古典韵味——它和周边的街道极其和谐,如果你没有看介绍,你甚至不会知道它是1900年的作品,不过,它们又有现代气派,特别是大宫那巨大的玻璃制成的穹顶以及屋顶四角的四马战车雕像,那是真正的新古典风格的杰作。两座展览馆高大的正面墙壁上装饰着各种雕像,可以想象,当初它们一定是非常辉煌的。你到的时候,它们已经有些落寞了,有些雕像黯淡了,有些墙砖失去了棱角,2004年的夏天,它们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脚手架中,它们正在修理。 在它们的背景中,邱吉尔像倒是显得有些小了——法国人把邱吉尔直接塑造在地上,不注意的话,你还真看不出来。你在想,这条街为什么叫邱吉尔大道(Avenue Winston Churchill),这个时候,你就看到了邱吉尔像,它像是专门站在那里为你解惑的——一个现代人,现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它的雕像就显得过于写实了,邱吉尔的头甚至有一点点下倾,像是在看着地面,害怕走路摔跤的样子,总之不够高大,没有古典雕像那种伟大的理想主义的光芒,在那些古典主义... |
原始链接:http://www.jiyw.com/World/ArticleShow.asp?ArticleID=158277 |
转自:3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