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MuséeDuLouvre(卢浮宫之行) |
[游记]MuséeDuLouvre(卢浮宫之行) |
2008-03-08 sina.com.cn |
晚餐后,边听着帕格尼尼的随想曲,边想起了蒙娜丽沙的微笑...-_-.. 很喜欢夜晚的巴黎,路灯一向比较昏暗,隐隐约约吐纳着路旁建筑的绰影,也点缀着巴黎夜色喧嚣外的寂静.. 玻璃金字塔便是卢浮宫的入口,说到这个金字塔,在建造前可引起了不少争执。 那时的法国总统将我国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请到巴黎为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却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极力反对。 长年以来,法国人仅是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最后法国人也因此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 今晚的游客并不少,不过走进了玻璃金字塔拿了张指南才发现,卢浮宫只在周三和周五的夜间开放,其余时间只开放至18:00,倒霉! 于是饭后运动结束,明日继续。 第二日早晨,再次来到了玻璃金字塔前,结果又意外发现相机电池坏了,出门前充好的电才照两张风景就快断电了,怎么这么倒霉?只好用手机凑合先,遇到经典的再拿出相机好了,当然卢浮宫里的作品全是经典艺术的真迹,不过我觉得这里作品只有亲自鉴赏过之后才会发现与照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看了看指南上的地图,惋惜的发现,没有耳闻的中国展厅,貌似被转到别的博物馆了。于是首先来到了Napoléon 如此华丽的大厅 大厅里沉旧的Piano,相隔了几百年的历史,不知道政府有没有帮其调音... 拿破伦当年用膳的地方...浓郁的贵族气概... 如此华丽的天花板... 路过“巨”画廊,果然名副其实的巨。 没有亲自来过真是不知道卢浮宫的大,转了近3小时才发现只走完了黎塞留馆(3/1),站在卢浮宫“U”的中间休息了小会儿,怪不得倒霉,该死的阴天。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罗迪安Ex-voto 随后准备前往十八世纪中期~十九世纪绘画馆,走到油画区意外的发现有许多画家,带齐了作画的工具,选定了自己中意的作品后,就在它前面展开自己的画架开始临摹,画得非常逼真,不仔细拿原作比较还真觉得没什么两样。 到了绘画馆,开始有了批发市场量产货物的感觉,不怎么引起我什么兴趣了,好与不好毕竟都是相对的,在这么多极品如此频密的放在一起时,也就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概念了。 终于走到了《蒙那丽沙》,刚刚路过无数的艺术作品的安全护拦貌似都在1米左右,惟独这副有将近5,6米的安全护拦。显然在这幅闻名世界的真迹面前,接连不断闪光灯导致根本无法正常欣赏,人们早已形成了只照不看的恶劣习俗,这也是我不怎么拍画的原因,此时也没什么心情仔细欣赏这幅列奥那多·达芬奇的真迹了。 一下子就在卢浮宫呆了5个小时,却只参观了一半不到,由于忘记吃早点,已经开始觉得头晕眼花脚乏力了,便由玻璃金字塔离开了卢浮宫,剩下的部分留到下次咯。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fe0bd01008ptf.html8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