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圣米歇尔山

[游记]圣米歇尔山

2008-05-22    sina.com.cn

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和诺曼底半岛之间的圣马洛海湾里,有一座风景秀丽、闻名遐迩的小岛,尽管它没有不列颠群岛那么辽阔,也没有阿尔卑斯山那么雄伟(但是它却有“西方奇迹”之美称,是西欧著名的古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小岛就是著名的圣·米歇尔山。它距海岸约两公里,呈圆锥形,底部周长900米,山头高出海面78米。 全岛岩石裸露,四周峭壁陡崖,涨潮时,海天茫茫,弧岛独悬;退潮时,滩涂无垠,岛陆相连,最大潮差达14米,堪称自然奇观。 圣米歇尔山原名同巴山,与其称之为一座山,不如说是一个小丘,因为它的最高点只离地七十六米,但由于它处于大海面前的空旷沙地上,四周既无树木又无房屋,所以显得比实际高度要高得多。同巴山在1000年前一直是个充满了各种传奇的神秘山丘,许多人从附近的渔村来山上探秘,却再也没有回程,有人被山前貌似湿润柔软的流动沙丘吞噬,有人被突如其来的潮头带走。当海潮突然涌上来时,同巴山就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岛,它的周围除了汪洋别无它物,如奔腾骏马般的潮水追逐着瞬间前尚存的海滩上的一切,将其淹没。流沙和潮水之下,曾埋葬过无数生命—年老的、年少的,贪婪的、慷慨的,善良的、邪恶的,于是人们抱怨大海之神没有丝毫的正义感。或许正是这种内心波澜使天使长圣米歇尔下世来了。 圣米歇尔教堂 907年,诺曼底区的大主教、后来被列为圣人的奥白尔的梦境中出现了威风凛凛的天使长:“在此修造一座教堂吧,这样主将会怜悯你们这些可怜的凡人!”大主教从梦中惊醒不知所措,对主的坚贞并没有使他迅速行动起来。接下来的三天,人,他苦思冥想,第四天夜里,一道炫目的白光和一阵剧烈的头疼将他从梦中唤醒。白光来自圣米歇尔头顶的光晕而剧痛却来自天使触在他额头上的手指——触处的印痕从此再也没有愈合。大主教一跃而起,敲开了本区技术最高超的建筑师和木匠的家门,带着听信他的叙述的人们跌跌撞撞地上了同巴山。从这时起,圣米歇尔山的非凡传奇揭开了第一页。它的建筑本身就非同一般,与其说是人们接受了来自天堂的期望和喻示,不如说是遵循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命令。 最初建筑 同巴山是由坚硬如铁的花岗岩石构成的,虽然在这上面建筑师的蓝图会受到地势和空间的限制,但坚实的岩基却是建造一座结实稳固的教堂的保障。要在山顶上腾出一块平坦的地基是件艰巨的事,首先得将山头完全铲平,在当时没有火药和十字钢镐的情况下,坚硬的山顶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削得平平整整。所有的建筑材料——整根的木椽和四方的石料从布列塔尼各地源源不断地运来,人们肩抬手提,心中充满了对上帝的虔诚信赖和对圣米歇尔的敬畏。曾有数十条满载着建材的船只在海洋风暴中沉入海底,在气势汹汹的浪谷中被击得粉碎:成队的运输马车越过山前的沙洲朝这里缓缓而来,远处的潮湿水如一条白线,只一眨眼工夫就来到了跟前,载重的车们笨拙地掉头而走,但最快的马也跑不过如风而至的浪头,一切都被冲得不知去向,于是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即使是这样,上帝的旨意还是在这里被一丝不苟地执行了。10世纪,教堂在这座花岗岩山丘上被建立了起来,山丘就成了圣米歇尔山。教堂的周围零星地散落着几家农舍,它们就是现在小镇的前身。 像是一种巧合,圣米歇尔山在法国军事史上曾经占有一席之地,以武天使名为名的山头怎能不同武力有关?但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圣米歇尔山的地位险要,确称得上一个重要关卡。几乎所有为争夺诺曼底大公之位的战役和冲突都与这里有过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为夺取法国国王之位而发动的战争一拖就是一百多年,这时的圣米歇尔山便演化为了一座海上的坚固堡垒,重筑了围墙,加固了塔楼。1424年,英国军队在入海口将从海上过来增援圣米歇尔山的法国军队截住。当潮水一退,六百名英军开始了对这里的全面进攻。当时坚守圣米歇尔山的骑士们浴血奋战,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英军进攻。英国军队自从向这里开战一直到最后休战的十一年中,一次也没有能踏上这座圣山。坚守山头的一百十九名骑士中有一百名为此献身,从此圣米歇尔山便成为了法国的民族骄傲,在法国骑士史上声名显赫。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亲自批准在这里成立圣米歇尔骑士团。据史书记载,骑士们身披绣金丝银线的宽大斗篷,在无数身经百战的旗帜和盔甲的簇拥下显得威武不凡。 过去,圣·米歇尔山的交通十分不方便,人们到岛山朝拜或游览都必须乘船。1875年,在陆地与小岛之间修筑了一条大堤,人们在海水退潮的时候可以直接进入圣·米歇尔山。在大堤离小岛两三米的海面上还塔建了一座小桥,这是小岛唯一的出入口。过了小桥,人们上山时还要经过三道大门,便可以游览岛上唯一的一条街。街上商店鳞次栉比,游人熙熙攘攘,可以在这里买到许多纪念品。 历史博物馆 游人在历中博物馆里可以看到15—18世纪法国的铜版画和大理石雕像,还有19世纪风靡法国的透景画和古代名人雕像。此外,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古代的各种兵器和各种文物。从博物馆出来,再登上石阶,就到了圣·米歇尔山的最高处,可以欣赏岛上的大教堂。不仅如此,游人们还可以眺望碧波万里的大海,蓝湛蓝湛蓝的,如一面大镜子一般横于水面,偶尔还有几艘游艇在水面上飞驰,后面的波浪被迅速地分成了两片,那洁白的浪花翻滚着,奔腾着。 站在教堂门前的平台上,眺望薄雾迷濛的大海,使人心潮起伏,尤其是当飞银扬雪的浪涛拍打着金色的滩涂,景色更加壮美。可惜,泥沙沉积使海底逐年增高,当退潮时,小岛周围的海底已能完全露出海面。长此以往,圣米歇尔山有可能变成陆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产文组织和法国当局已在采取措施,其中之一是拆除通岛长堤,代之以天桥,以便海浪能够重新冲刷海湾,让圣米歇尔山这个“西方奇迹”永远屹立在大海之中。 天使圣米歇尔 圣米歇尔山从布列塔尼海岸望去如同一个童话世界,周围是绿洋白沙,教堂钟楼尖顶上舒展着巨翼的天使长圣米歇尔的金像如同一个明亮的光点同太阳争辉。如果你记得罗马的天使古堡,一定会想起这位威力无比的天使(意大利文称之为米凯莱),他的雕像也是高耸在古堡的顶上,望着脚下的流水沉思。圣米歇尔是天堂的天使首领,是位武天使,他的性格坚定,爱憎分明,用俗一点的话来说是位“硬派”。他来人间传递主的信息时总是风驰电掣,一旦完成,便毫无留恋地转身离去。他同圣米歇尔山的联系更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3世纪时,人们在小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气势宏伟的圣·米歇尔大教堂,这是一座与巴黎圣母院同时代的著名建筑,也是欧洲哥特式建筑中最古老最杰出的建筑之一。教堂有三个大门洞,门框上方刻有圣母和耶稣等人的雕像,窗户又大又长,距离地面很高,上面镶着美丽图案的玻璃,墙壁上嵌着许多反映宗教内容的壁画和浮雕。空旷的大厅里光线暗淡,阴森恐怖,充满了神秘的哥特式氛围。过去小教堂经常遭受雷击的毁坏,而这次大教堂的屋顶设计颇具匠心,教堂的屋顶上有许多塔楼,这些塔楼犹如用玉石谱写的浪漫史诗,又如绝妙的赞歌,塔尖直指苍穹,仰望数小时,眼睛也没有疲乏之感。塔身底部有如坚实的堡垒。到了护栏回廊处便向上呈锥形,峭然而立,其形状之优美,不可言传。其中最有特色的就要数主教堂的塔顶,上面是圣·米歇尔雕像,他手中高举着一把剑,双目炯炯有神,俯视着四周,十分雄伟壮。圣·米歇尔雕像也是教堂的最高点,它实际上起着避雷针的作用,这种独特奇妙的设计不能不使我们对教堂的设计者产生由衷的赞叹。 “地下的圣母堂” 加洛林王朝时建起的古老教堂显得拥挤下堪,于是,在这里开始了被称为法国建筑史上史无前例的、奇迹般的新教堂的建筑。它同别的教堂不但起源不同,而且扩建的形式也不同。一般的教堂的扩建总是横向发展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左右扩展,建礼拜小堂,向前扩展,建后殿,这是即使没有建筑常识的人都可以想象的。圣米歇尔却一反常规,山上的花岗岩石地基左右前后已没有了扩展的余地,于是新教堂只好朝纵向发展。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没有像一般人猜测的那样在旧址上重建新屋,而是将旧教堂的屋顶完全填平,在上面准备地基,建起了崭新的教堂。被填平的教堂就是被称为“地下的圣母堂”的古教堂。即使是今天,许多令人陶醉的建筑史课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玻璃之笼” 教堂内部最为珍贵的宝贝要算是那在16世纪完成的精彩后殿,它完全是用石头镂花制成的,栏杆由三叶草状的拱柱支撑,显得轻盈细腻,尖拱穹窿上饰着做工极为别致的楣框,这使它的顶部显得更为明亮,从海上来的光似乎比别处的光线都要透明和清澈许多,这个后殿有着“玻璃之笼”的美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77f14ae0100023d39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