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去日内瓦开会之机,决定到巴黎一游。因本不是专程,又 在暑期学校之中,总有匆匆之感。女儿几次哇哇大叫,妈妈,这 是去巴黎,你怎么不激动啊!我心想,巴黎虽好,也不必大惊小 怪。想我生长于千年古都,熏陶于灿烂文明。巍巍长城,威威紫 禁,金鼎青瓷,墨宝丹青。见过得多了。 飞机离了北美大陆,在大平洋上空走了一程,却又被迫返航 ,换机再飞。出师不利,兴头自然又减一半。到巴黎时已近黄昏 ,赶到北郊丽都,早就灯火通明了。盯著朋友给的地图研究了半 天,决定次日直入腹地。第二天,在地铁闹了无数笑话,跟能礼 两人总算到了大名鼎鼎的凯旋门。一面对自己弄混了凯旋门跟大 方门而感到十分可笑,一面又庆幸终于找到了旅游服务中心。有 了中文导游图,心里更有数了。 登上凯旋门,极目眺望,古老的巴黎沿著凯旋门呈辐射状展 开。伟岸的埃菲尔像个忠诚的卫士,紧紧守卫在塞纳河畔。香榭 丽榭早已不见了出入于巴尔扎克,仲马笔下的绅士淑女,骏马香 车,高大的法国梧桐却依然郁郁葱葱,衬托着那特有的巴黎风情 。高雅,多情,富裕,悠闲。令人回味,又给人一种惆怅。穿过 香榭丽榭,直奔久仰的卢浮宫。早就知道卢浮宫之大,非一日两 天看得完。只好忍痛割爱,看了最精采的部份,特别是雕塑。往 日只在画册中见得到的油画和雕塑,一个接一个栩栩如生地出现 在眼前。维纳斯,大卫,胜利女神,蒙娜丽莎,这些只是无数无 数使全世界为之倾倒的不朽之作中最为人知的几件罢了。难怪不 去巴黎,不能称懂艺术。走出卢浮,坐在贝聿铭的金字塔下,久 久无言。心中感触一时竟难以表达,只对能礼说了一句:到底是 巴黎! 四,五日的巴黎游,无一日不在加深这样的感受。无论是奥 赛宫的莫奈,梵高,罗丹,还是深居民宅的雨果,巴尔扎克,无 时不在提醒你,这里聚集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在巴黎,你不用去 追求文化,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浸润着你。大戏院堂皇华丽,令人 叹为观止。先贤祠肃穆庄严,又使人低首沉思。圣母院之神圣因 著奥斯瓦尔朵的传说平添了几分浪漫,而审判所的阴森又让人想 起血淋淋的断头台。仰拿破仑之风采,叹路易十六之奢华。巴士 底狱虽已荡然无存,巴黎却依然让人领略到法国大革命的惨烈与 悲壮。更兼蒙马特尔高地的画家广场,拉丁区的旧书摊,无处不 使人流连忘返。巴黎,你是艺术的化身,历史的见证,更是赋予 人灵感与创造力的源泉。 然而巴黎还不止于此。在先贤祠的中心大厅,法兰西民族的 群雕和永不停顿的悬摆象征着民族的生息不止。厅的基础部份, 安葬着卢梭,伏尔泰,左拉等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艺 术家。他们是民族的灵魂,精神的先驱。这里,崇尚的是群体, 是使民族永存的文化财富。在古木森森的拉雪兹神父公墓,我靠 著地图找到了巴黎公社墙。不起眼的灰墙上简单地刻着:纪念公 社死难者,1871年5月21-28。像那些无名的烈士一样 ,墙周围种着朴素的红花。静静地凭吊那些在这里洒下了最后鲜 血的公社社员,不禁对这些为了自己的高尚理想而不惜生命的勇 士肃然起敬。在巴黎,时时能感到睿智,浪漫,勇敢,热情的涌 动。法兰西人,我终于明白了你为什么如此骄傲。 虽然比比皆是的精美雕塑和左右呼应的宫殿官邸使人目不暇 接,鳞次栉比的cafe却是巴黎最诱人的特色。走累了,ca fe是最好的小憩之地。点一杯香气袭人的咖啡,或者一客小小 的冰激凌,在临街的排排面向马路的椅子上坐下,一面慢慢享用 ,一面欣赏过往行人。这就叫“观街景",巴黎的魅力之一。在 这个世界着名的时装中心,来去匆匆的女士们展现了对美的另一 种理解。你很少看到宽大的t恤或拖地的牛仔裤。更不必说在美 国人人上脚的球鞋。一袭袭合身的裙衫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轻盈的 倩影,再随意披上一条轻纱,更别具一番情调。年轻的小伙套上 calvin klein的上装和牛仔裤,青春四溢,使你弄 不清是calvin klein使他们更健美,还是他们给了 calvin klein美的启示。难怪巴黎人喜欢在caf e观街景。坐在梧桐树荫下,欣赏着远处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或 街心公园,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只要饮料的顾客往往坐在cafe的外边,饿了也不妨走进 门去。叫两份menu,一杯红葡萄酒,就是一顿很好的享受。 服务是慢了点儿,可正好歇歇走得酸疼的腿脚。cafe虽然一 家挨一家,却是各有各的拿手菜。我对美国连锁餐厅的千人一面 早已深恶痛绝。巴黎的美食顿使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法国是世 界三大吃文化之一,到了巴黎当然不能错过。虽然没有机会见识 法国大菜的气派,却也领略了巴黎一般人饮食之精致。第一天早 上旅馆的免费早餐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细巧的金边咖啡杯盘旁 是一把闪闪发亮的咖啡勺,雪白的印花餐巾放在盘子下。尚热的 羊角面包烤得外脆内软,恰到好处。咖啡更是浓香扑鼻,从此使 很少喝咖啡的我爱上了每天早上的这一享受。实话说,在美国没 少住旅馆,也住过上百元一夜的,从没吃过这样讲究的免费早餐 。晚饭走进任何一家cafe,都会有意外的满足。牛排,烤鱼 ,炖鸭,蒸淡菜,以美取胜,美不胜收。量却很难说有余。也许 这是为什么在巴黎很少看到胖人的原因吧。 在巴黎总感到有很多与北京类似的地方。不尽是我的胃支配 了我的头脑。且不谈两个城市都充满了历史与文化,就是百姓的 生活也是如此。在这里,搭上地铁或公共汽车,可以很方便地到 达市区或近郊的任何地方。比之踩上油门就走又是一种味道。跟 北京一样,在巴黎你是生活在人群中,这种人与人的接触使你感 到又踏实又自然。巴黎的跳蚤市场跟北京秀水街一类简直就是胞 兄胞弟,而且我相信他们有共同的货源呢。当年茶花女夜夜走过 的歌剧院的台阶上如今到处都是果皮纸屑,使我想起了北京的王 府井,少了昔日王公国戚的耀武扬威,却不免多了些拉圾。当然 在任何地方最有意思的还是人。巴黎人跟北京人一样喜欢在一块 聊天儿,也常常为一点小事动肝火。正赶上世界杯,巴黎球迷的 疯狂不免使北京的球迷小巫见大巫了。逢有球赛的日子,家家酒 吧挤满了球迷。不用看电视你也知道是不是进了球,哪个队进了 球。以帕瓦罗蒂为首的三个男高音的音乐会更使帜热的决赛到达 了白热的程度。 人们常说,跳出一个文化才能对她有更深的了解。美国的生 活经历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在国内时从未有过的看法,而这次到 了欧洲,又给了我一个“另眼”看美国的机会。在日内瓦开会时 ,对一个甚熟的美国教授说,到了欧洲才知道美国没文化。虽是 开玩笑的口吻,却是心里话。对方很了解我的意思,想来心里难 免酸溜溜的。他强调,我们美国是农民建立的国家,讲的是实际 和效率。他说的的确很中肯。美国人以讲求实际,注重效果着称 于世。农民的朴素和务实,工业化的效率与划一,加之商业时代 的唯利是图和庸俗,这一切以独立时期的民主与平等理想为基础 ,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她与欧洲贵族文化的精致,华丽,追 求享受,注重外表对比鲜明。 从瑞士开会回来,再经巴黎返美。那天戴高乐机场人山人海 ,香气弥漫,真不愧是香水之都。然而工作人员的效率之低,让 人哭笑不得,真想念美国人的干脆利落。看来浪漫与实际各有千 秋。飞机越飞越高,巴黎渐渐远去。不由得想起在机场办出境手 续时,工作人员的最后一个问题:"do you love paris?" "yes, very much." 巴黎,我们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