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法日记(十八)——巴黎圣母院 |
[游记]旅法日记(十八)——巴黎圣母院 |
2007-07-16 sina.com.cn |
昨天夜里几个日本人的喧嚣让我直到深夜也没能入睡,今天脚步便有些沉,中午回来休息又被邻居的音响吵得无法静下心来。 下午拖着懒洋洋的脚步去上艺术史课,天气有些热,没想到EURIN夫人比我还懒——放了几个幻灯片,讲了半个小时的课,剩下的时间让我们分组讨论,并且各挑一张幻灯片进行讲解。 我和一个越南人一个塞内加尔人分在一组,运气真不好,全班仅有的两个男生,偏偏就和我一组,而且他们虽然一个来自亚洲一个来自非洲,却都深谙欧洲人的“女士优先”的原则——一致推举我去挑幻灯片并且代表这一组进行讲解。 我对建筑艺术几乎一无所知,让我去讲中世纪的建筑,岂不是赶鸭子上架?正在争执不休的时候,EURIN夫人听到了,走过来,一锤定音地对我说:“你最年轻,就你来讲吧,到时我给你一个好分数。” 黑色塞内加尔人和黄色越南人都乐开了花,立时拼命鼓掌表示赞同,我还垂死挣扎地对他们表示抗议:“你们还是男人哪,男人应该承担世界的责任,你们怎么把责任都推给女人?” 道理讲得太大了,他们置若罔闻。黑人笑嘻嘻地答:“老师都说了,你最年轻,你来讲。” 我看那黑人其实更年轻,只不过皮肤的黑色把真实年龄掩盖了。再争辩也无济于事,我气呼呼地到讲台上拿了张幻灯片,一看,是巴黎圣母院。 拿回来和他们讨论。黑人没去过巴黎,更没见过巴黎圣母院。越南人倒是参观过,可也仅仅了解它的大致地理位置,至于建筑艺术,也是一窍不通。我对巴黎圣母院建筑风格的唯一认识,就是它是12世纪以来最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要是我先在巴黎逗留过几天就好了,至少巴黎圣母院会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现在,从何谈起? 灵机一动,没去过巴黎圣母院不要紧,我看过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呀。建筑艺术不在行也不要紧,加点文学的调料却是我的擅长。 很快就轮到我。我很从容,从巴黎圣母院的悠久历史,讲到它现在的重要地位,包括地理的和文化的。尤其强调了一下19世纪浪漫主义的伟大作家雨果,在我们的国家,巴黎圣母院是随着雨果小说的传播而家喻户晓的。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我轻淡的声音在回荡,我很快讲完。从同行们的认真聆听和EURIN夫人赞赏的目光,我知道我选择的避重就轻的战术成功了。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文学却是灵动的音乐。 耍个小聪明,也就是中国人说的“虚晃一枪”,EURIN夫人已经忘了她本来的目的是要我介绍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 黑人在我耳边悄声说:“Bravo!”(法文里表示喝彩叫好的感叹词) 他那意思,好像是要表一下功:因为是他们把这个出头露面的好机会让给了我。 朝他回敬一个鬼脸,表示我不领情。 还好,想到明天就是周末,就可以去享受天蓝海岸的明媚和辽阔,我的心情就开朗了很多,不跟他们计较也罢。 早点回家休息,迎接一个充实的周末,去地中海边徜徉。 巴黎圣母院正面(8月25日到巴黎补摄),希拉克总统正在教堂内进行盛大法事活动庆祝巴黎解放60周年,所以参加要人均在教堂前坪就座从大屏幕观看法事进行全过程。当天巴黎圣母院不对游人开放。 从塞纳河对岸看巴黎圣母院侧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77d27c010008t63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