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品味里昂 |
[游记]品味里昂 |
2008-05-22 sina.com.cn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过一番修复和重建,里昂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城市魅力指数。泰尔乌广场的喷泉是著名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的作品,四匹肌肉发达的骏马,喷着鼻息,拉着一辆战车,仿佛要在这广场中疯狂地疾驰。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它那磅礴的气势几乎让我屏住了呼吸,正如我第一次看到巴托尔迪的另一作品——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时一样。 在泰尔乌广场,还可以看到里昂市政厅和艺术博物馆。途经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物前面的广场空地时,小小的喷泉飞溅,偶尔溅湿漫不经心的行人。这个艺术博物馆是欧洲艺术的极好代表,馆内一幅幅令人惊异的画像在分外安静的陈列室中似乎显得格外突兀。除了巴黎的奥塞博物馆之外,该馆收藏的印象派作品可以说是最多的。在博物馆外静谧的庭院里,洒满斑斑驳驳的阳光,使得在这里驻足休憩的人们可以暂时远离泰尔乌广场的喧嚣。 从艺术博物馆出来,我走过广场,上山来到丝绸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使人想起里昂曾经是丝绸之路的最西端。在工作室前面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挤满了想要进入参观的游人。在画室里面,一些参观者们都围着一条长桌,观赏着工人们神奇的丝绸印花技艺。 里昂中心区北部的克瓦鲁斯区有一些高大的房屋,当初是为了放置纺织行业所需的高高的织布机而修建的。现在这些厂房绝大多数依旧用于纺织行业,但当时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的这些房子在如今却显得过于高大了。 索恩河畔的一些较新式的建筑物也很吸引游人的目光,因为艺术家们在上面画满了壁画。一面毗邻书店的原本空白的墙壁已经被画成一个巨大的书架,书架上面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另一些壁画是为了纪念纺织和印刷行业的先驱者以及著名的科学家、运动员、艺术家和政府官员等。这些壁画大多出自一个名叫“创造之城”的组织,二十多年来,这个组织在里昂创作了大约一百多幅城市壁画,使里昂成了法国的“壁画之都”。 从远处看,在靠近索恩河的一个十字路口好像是一本漫画书的书页,每个方格内有一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历史人物肖像,例如,约瑟夫·玛丽·雅卡尔,法国著名的纺织改革家;乔瓦尼·德·韦拉扎诺,16世纪的探险家,是他发现了纽约;以及保罗·博古斯,里昂本地人,法国最伟大的主厨之一。 一天傍晚,我乘出租车到索恩河畔的一个村庄去吃晚餐,那里有一家保罗·博古斯的米其林三星餐厅。餐厅里面,服务生们都打着领结,崭新的桌布,琥珀色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微妙却又非常宜人的氛围。我知道,我所享受的是一种传统的法国美食服务。博古斯设在城市其他地方的餐厅都很注重时尚,但这里的餐厅却始终追随经典。 几乎每个在这里用餐的人都将此时此刻视为一个非常特别的机会,无论是用意大利语、英语还是法语和德语德交谈,都流露出同样德兴奋之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7f3bd1010009hb.html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