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漫步里昂法国版-2006年5月原创游记人气排行榜第8名 |
[游记]漫步里昂法国版-2006年5月原创游记人气排行榜第8名 |
2007-11-30 ysj-info.com |
索恩河的西岸是里昂的旧城区,那些遗留的古老宅邸有的沿河而立,有的随意卧于林木之间,木格窗、螺旋梯……每一处细节都流露着文艺复兴时代的气质,任脚下流水“逝者如斯夫”,他们只迈着自己的步伐在历史中延续。 坐东朝西的圣让大教堂紧邻索恩河,是法国最有威严的大教堂之一,被周围的房舍簇拥在中间,仿佛一位长者为了迁就周遭的人群而偏安一隅。法王亨利四世正是在这座教堂迎娶了来自意大利的王后玛丽·德·美第奇。我对国王和王后唯一的印象来自于大仲马的名著《三个火枪手》中的背景注释,能牢记至今当然是因为对小说和作者的喜爱,这位天才的作家最善于将虚构的角色和经过艺术加工的历史人物共置于一个风云时代,从而演出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泛出深厚的历史感却又不拘泥于历史,比如达达尼昂和黎塞留。用大仲马的话说:“历史是我用来悬挂故事的钉子”,大约圣让教堂也在无意中充当了其中的一颗,在我看来,这也应算得一种荣耀。 对面山上的富尔维尔圣母院是里昂的标志,与大教堂遥相对望,居高临下,意气风发。如洗的天空和葱郁的绿色之间,富丽堂皇的圣母院被日光涂抹上一层荣光,巨大的十字架直指天穹,金色的圣母像散发着些许的光辉。与马赛一样,圣母院占据着城市中至高无上的位置,法国人对圣母的推崇从此可见一斑。 山虽不高,爬坡却也颇费力气,更令我不安的是似乎正与圣母院的方向背道而驰。停下来一边喘息,一边期望能在空旷的路上找人打听一下。正在为难之际,突然迎面走来一人,未及迎上前去,却又一下子不见了。四下一看,原来这里有一家青年旅馆,不仅问清了路,而且意外得知马上会有一个临时团队从这里出发参观圣母院,并邀我一同前往。我虽签上了名字,却因为时间关系未能成行,仍十分感谢他的好意。坐在旅馆的露台上休息,俯瞰里昂的景色,从这个角度观赏的每一个城市都是那么的不凡,只为这幅画面,简单的旅馆就比先前的希尔顿酒店强了不知多少倍。 突然想起里昂曾是欧洲的丝绸之都,出产的丝绸是法国王室及贵族指定的用品,凡尔赛、卢浮宫都不乏他们的身影,或许他们就诞生于眼前的哪片红顶之下。我相信这些从未亲见的锦缎的美丽,却断言远不能和中国的丝绸相提并论,因为我对中华的文化也有着法国式的骄傲。 进入圣母院,光线骤然暗了下来,华丽繁复的装饰肃穆而沉重。天顶的壁画金碧辉煌,向一代代的朝觐者讲述着永恒的故事,却也让人感到无处躲藏的凝视。 彩色的玻璃窗漂亮得惊人,从单纯的阳光中过滤出一个曼妙多彩的世界,图案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熠熠生辉,在光线暗淡的教堂中格外突出,让观者无法抑制的对那光明世界心生向往。 尽头处的祭坛是每一个教堂的高潮,高高在上的穹顶交织着强烈的光线,勾勒出一幅天堂的景象,让虔诚的信徒心潮澎湃,甘愿不惜一切代价摆脱身边的黑暗,投入天国的怀抱,让将信将疑者也不得不心生敬畏。 教堂的结构大都如此,建筑不可谓不宏伟、壁画雕像不可谓不精湛,然而看过越多就越觉厌倦,感到被怂恿和引诱着去相信他所构造的世界。 |
转自:http://www.ysj-info.com/dpindex.php?pagetype-bbsthread-a-tid-3236.html2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