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里昂之行 |
[游记]里昂之行 |
2008-01-03 sina.com.cn |
不知不觉,来法国已经4个月了。时间就像是飞的一样,还没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就快到圣诞节了。 来了这么久,一直想着到处去玩玩儿,去和姐妹们相聚,一直都在忙碌着,没有时间。趁着学校组织的机会,上周末到里昂去玩儿一趟。恰逢里昂灯节期间。 我不想说里昂的美丽,不想说里昂夜晚的灯火辉煌,不想说她的繁华,也不想说灯节的历史,因为说这些的人太多了,里昂并不缺乏那些华丽的辞藻来描述她的美丽。而那些职业旅行记者的照片也比我枯燥罗嗦的文字来得立体,直观。 我只想说说自己的感受,随心所欲而已。 还记得那天从Troyes出发时是早上7点多。50多个留学生,外加7,8个法国学生开着学校的两辆MINIBUS和学生自己的5,6辆小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起来得太早,连早餐还来不及吃,于是带上面包,在车上就大口地啃了起来。然后倒头就睡,中间停车休息了两次,也就睡了两次,后来快到时,开始感到恶心,可能是在车上吃了东西的缘故,差点没法支撑到休息的地方。到的时候,已经快下午2点了。可能是人品比较好的原因,我坐的是一法国学生自驾小车,同车的还有文靖和另一个原本并不熟悉的道明兄,还有一越南小伙儿。重点就在这儿道明兄,他有一朋友在里昂,那天我们的午餐本是自己准备的。道明兄到他那朋友那里吃。他那朋友是一女孩儿,道明兄又比较地害羞,于是死命拉着我和文靖陪他去那朋友家吃火锅。几番推辞之后,最后由于火锅的诱惑,尽管不是很熟悉,还是厚着脸皮到他朋友家蹭饭去了。 我们坐地铁去的。第一次看到了露天地铁。事实上,里昂是山城,我们坐的那趟火车,正好是要上下山的那趟。当地铁在下山道上那斜斜的坡上停下来时,我忽然想起了重庆,一样的山城。后来还上了一趟灯光是红色的地铁,我们戏称是“红灯区”。 刚进门,就被镇住了。虽然她们住的地方可以被称为阁楼,但是相当地有情调,歪低的房顶,伸手可及的天窗,日式榻榻米(因为空间不够,于是楼顶的比较矮的空间,就当成睡觉的地方,于是由“床”变成了“榻榻米”),最镇住的,要数火锅了。竟然还有“鸳鸯锅”。来法国四个月了,能吃火锅都是一种奢侈,竟然还有“鸳鸯锅”,之前连想都没想过,不仅如此,还有海带,粉条,肉丸子等,我立马就顾不上满脸的痘痘和日渐变圆的身材,放开已经饿了好几个小时的肚子开始猛吃起来。整个午饭,我一改往日闹腾的性格,除了偶尔插上几句话表示我还存在之外,我一直在埋头苦吃。一顿饭吃了3小时,原本堆得满满的盘子被咱们一扫而空,一冰箱啤酒被大家一干而净,酒足饭饱之后,我再一次找回了在国内吃完“凯威”时的那种再也无法吞下任何东西,甚至都无法走路的感觉。那个女生特别好客,生活精细,吃完饭还有葡萄,中国式梨(Troyes只能买到法国这种皮质很粗糙的梨),柿子等各种水果,最后一道是主人自己煮的咖啡。 当大家终于停止了咀嚼着的嘴之后,我们打趣说,今天她家来了几个穷亲戚,没见过世面,把她家的装备都吃光了。在我们一一详列清单,打算找出有什么是她家没有的中国东西时,我们发现她家就连米都有N多种,还有小米,甚至还有莲子心,红糖等等可能我家都没有的东西时,我们彻底被里昂征服了。到底是里昂啊,基本上我们能想到的中国的东西都能买到。 从她家出发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天已经完全黑了。里昂那天的晚上飘着小雨,在各色灯光的映衬下,使气氛更加浪漫。那个女孩陪咱们走到bellecours 后来到主会场“山顶教堂”,本打算坐地铁去的,到了地铁入口,看到拥挤在门口排队等着进站的人流之后,我们最终决定步行过去。不管多远。那一瞬间,我似乎有些恍惚,似乎找到了中国的影子。在Troyes的四个月时间里,周围的一切都太安静了,人们生活得太悠闲了,街上不可能见到拥挤的人流,我以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安详与自在,这种大大地自由的空间,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是如此熟悉并且想念那样的拥挤,我并不觉得恼火,反而觉得很开心,虽然冒着阵阵小雨和风在街上行走着,我依然兴致勃勃。遇到迷路的时候,就问街边的路人(我发现我已经可以很流利得脱口而出问路了,呵呵),时不时就会有特别热情友善的人来跟我们打招呼,或许里昂的中国人太多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周围有中国人的生活。一直很Happy,直到走到河边。 里昂有两条河,一条男河,一条女河。名字不太记得了。传说中,里昂是这两条河交汇产生的。那天晚上,我们沿着路走,一直走到了河边。当时我并不知道原来里昂还有河,我更不知道我们到的是女河,因为虽然拿着里昂地图,可是并没有仔细研究,走一步算一步而已。当站在河边吹着风,看着两岸熙熙攘攘的人群,河上不远处架上的几座在夜色中被灯光映衬的很漂亮的桥时,我忽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那是武汉的感觉,那是家的感觉(在过去的四年里,我好像把武汉当成家了)。我们不再赶路,在河边停下来。吹着阵阵晚风,我想起了曾经在东湖边独自吹风的情景。相似的水,相似的风,一样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 直到第二天终于和Luc见面,站在男河的岸边,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夜晚。那天Luc开车送Rui把行李放到她姐姐那儿,我们几个跟着去蹭饭蹭车。在吃过大盘鸡之后,Luc把车开到了江边。我们几个人在江滩散步。和Luc聊着天;几个女孩子手牵着手排成了一排,后面的人都无法经过;边走边看着天上的星星;边聊着彼此的梦想和对来法国以后生活的种种设想;聊着毕业离愁;在江滩边的彩灯下踩着灯,穿过小喷泉,像孩子似地玩着石头剪子布,还说谁输了请吃“可爱多”,最后我奉献了20块钱······当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甚至那天几个女孩子穿什么衣服鞋子,带什么耳环项链,当风吹来撩起了四个女孩子长长的头发,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今天竟然在法国真实的生活了四个月了······就像是一场梦一样。和Luc说起感受来,他也是一样的感触。说起来,从下机场的那一刻,到去巴黎,再到去里昂,直到此时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敲着这些罗嗦的文字,甚至有时置身教室,听着老师的法语授课,看着周围各种颜色的肤色,发型时,我无数次地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到了法国,是不是真的到了这个从儿时起就无数次从各种地方听到并幻想来到的浪漫国度。竟然还能在法国再见朋友,“好假”,Luc说。 男河边风很大,现在也是冬季,那天我身体不舒服,我竟没觉得很冷。后来回来,周日晚12点过了才到。周一睡了一天,也就完全恢复精力了。 拍了很多照片,痘痘越来越多,脸越来越圆,人越来越丑。从里昂回来后,天天嚷着减肥。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ebb1801007p4l.html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