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哥德堡号水手日记:告别雅加达向中国驶去-中华游艇

[游记]哥德堡号水手日记:告别雅加达向中国驶去-中华游艇

2007-07-16    chinayacht.com

雅加达时间下午2点40,哥德堡号真正开始了它中国之行的最后一段航程———雅加达到广州段。20天后,它将结束长达9个月的航行,到达终点———中国。此时此刻,我和几个瑞典水手,坐在船头的桅杆前,迎着扑面的海风,彼此击掌庆祝。令人期待的航行开始了。

40分钟前,所有哥德堡号水手下船列队,向雅加达告别。穿着深蓝色的水手服,站在丹戎布鲁港的2号码头岸边,对面送行的人群不停地向我们挥手致意。送别仪式简短而激动人心,当雅加达地方的军政要人以及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致辞后,皮特船长拿着讲稿走向了顶甲板的话筒。他对岸上送行的人群、对雅加达这个城市、对哥德堡号的盛情接待、对所有在港期间为哥德堡号服务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

2点半,水手长尤利夫带着另外5个高级水手,把连接船与岸的踏板撤进炮舱,麻利地跳了回来。所有水手趴在栏杆上,看着船舷开始缓慢地离岸,再次向岸上送行的人挥手告别,人群里的中国同伴高喊着:“广州见!保重!”

伴着老水手本特的吉他声,水手长尤利夫用洪亮而醇厚的嗓音唱起了我们为告别准备的歌:“我们就要和雅加达告别,但我们会一直想念你……”6声震耳欲聋的礼炮随后响起,几艘快艇像伴航的海鸥一样,一直陪伴我们走到入海口,路过港口的汽车也不断向我们鸣笛。

260年前,哥德堡号是当时最大最先进的“万吨巨轮”。1743年3月14日,“哥德堡Ⅰ号”从瑞典哥德堡市出发,开始它第3次广州贸易之行。1745年9月12日,从中国广州满载而归的“哥德堡Ⅰ号”航行到离瑞典哥德堡港约900米的海面船头触礁随即沉没。

1984年,一些瑞典的潜水爱好者发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Ⅰ号”残骸,这艘古沉船引起哥德堡人浓厚的兴趣。1986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哥德堡Ⅰ号”基金会和瑞典东印度公司相继成立,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一群热心人的讨论中酝酿成形,那就是要以“哥德堡Ⅰ号”为原型,建造“哥德堡Ⅲ号”仿古商船,并且要沿着古人的航线,重抵中国广州。

为了重现“哥德堡Ⅰ号”当年的建造过程,“哥德堡Ⅲ号”从开始建造就沿用了大量的传统手工技艺。建造“哥德堡Ⅲ号”所需的橡木全部来自原始森林,工人们将木材加工后制成各种船体部件;“哥德堡Ⅲ号”主桅杆由好几块橡木构成,高47米,重约6吨;全船所需金属部件以及65000颗铁钉,全部由人工打制。

建成后的“哥德堡Ⅲ号”长40米,宽11米,高11米,船体重达1350吨,与200多年前的“哥德堡Ⅰ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同,人们力图使“哥德堡Ⅲ号”与“哥德堡Ⅰ号”无论在外形及神韵上都如出一辙。

2003年6月6日,重建的“哥德堡Ⅲ号”下水。去年10月2日,哥德堡号在两年的试航后,正式开始了重走古航线的航程。经过西班牙、巴西、南非、澳大利亚,于今年6月18日到达雅加达的丹戎布鲁港。

转自:http://www.chinayacht.com/Html/ytbk_ytss/2006-6/30/085438226.html1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