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国人多,谁知道——香港文汇出版社的马哥德堡日记_刘本. |
[游记].中国人多,谁知道——香港文汇出版社的马哥德堡日记_刘本. |
2007-09-05 phoenixtv.com |
网络新闻:地处上海金山的石化工业学校的新锐女作家薛舒继《寻找雅葛布》后,7月,她的《马格德堡日记》由香港文化出版社出版了,8月15日晚薛舒向金山书友签名赠书,还讲述了书中没有披露的趣事。 我曾把薛舒发在论坛上的《德国日记选》斩下手指肚脚趾头,做成20颗珍珠,配上薛舒发贴的街头绿化、卖艺孩子、花园晚餐等照片,批发给几家读书频道,网友调侃 “你老人家是《读者》总编啦”、“转运站长呀”。 一位讲授旅游课的中国老师去德国旅游,要比普通的游客看的想的写的视角独特。200多张照片被编辑得很有港味,薛舒说编辑也忒懒,发多少照片就用多少照片。但也不是的,至少有两幅照片没有入选。有两张柏林街头美军苏军士兵相背而立的巨幅招贴画的照片,曾贴在东方博客的首页,遭到疯狂点击一周,一位多次去过柏林的网客说“还是作家的眼毒”,书却没收录苏军士兵画像照。有一幅很吸引我眼球的图也被删了,那是一棵被伐倒锯断的大松树,树皮已光,巨大的树墩子也已光亮,这景物组合完全符合德语版的《国际定向运动地图图式》的“倒树”、“根砣”,曾贴上中国定向运动网,展示给全国定向人。 一本书里哪怕只有一句启发或帮助了读者,这本书就功德无量。薛老师把解说倒树的木制铭牌拍下来,连同她在原始森林的见闻一起组成书的第12节《生命从枯木中萌发》,这不但启发我认识生命,也让我对德国定向运动有了一个间接认识。 读薛舒网络上的“书”和手中的纸书感觉是不一样的。读纸书,可在一个空间里清晰地看出这位老师发自内心的感慨“我国人口多,别人不理解”。面对德国人在小而清淡的机场大谈国际机场的管理,作者提示翻译说:他知道浦东机场吗,请他去中国看看好吗。是呀。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问题,由此派生出一系列世界级难题,粮食能源、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人口素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国际关系、世界粮食价格……有几个老外知道呢?照片中的城市树木叶落地面,哈,那都是人口少闹得,放在石化那些落叶还不成了第一垃圾。薛舒说。 读薛老师的这本书,让我们体会到一颗中国心在德国思考中国。 回到北京机场,打开手机,短信问候,一阵温暖,满耳尽母语,满眼全是汉字,“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进关时对安检人员说再见,居然还用德语,回过神来,免不得乱笑”。这就是薛舒。 德国版图很像人的头脸左侧面,马格德堡就在左耳尖上。薛舒说马格德堡是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首府,是欧洲最重要的中世纪城市之一。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在其大部分统治时间里居住在这里。但在德国到处是中国脸。 我十分胆怯地将第57页《生命从枯木中萌发》木牌子照片的原文硬译如下: 生命居住在土壤里的那杀死的木头里,这里我们给你们显示那些粗砺赤脚的树根!与一个大型装配架客厅和树居民背叛儿童的屋子。先前,不计其数动物和植物安居在死去的干燥的锯开的木头里。
|
转自:http://blog.phoenixtv.com/index.php/uid_1025378_action_viewspace_itemid_10224544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