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瑞士之行,通往圣莫里兹的美丽之路-行车尚 |
[游记]瑞士之行,通往圣莫里兹的美丽之路-行车尚 |
2007-07-16 artsma.com |
通往圣莫里兹之路 12月4日中午,离开日内瓦。沿日内瓦湖北岸的公路前往洛桑———我们旅行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地。 相比日内瓦,洛桑更像一个瑞士城市,祥和平静。这里也有不少国际组织的总部,IOC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还没进城,就有奥林匹克博物馆的路标,一路尾随,来到日内瓦湖畔。博物馆便在半山腰上,面对日内瓦湖和对岸的雪山。 瑞士的旅游业十分发达,表现之一就是各种各样的打折券。我们在参观一个城堡时每人得到一本打折的小册子,包括奥林匹克博物馆。凭着打折券,可以拿到25%的优惠,比团体票价还便宜些。 奥林匹克博物馆的正厅门口,便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旗帜。这个大厅有些多媒体展品,包括显示奥运历史的触摸屏。我们这次旅行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访问所有的奥运城市。我对夏季奥运会的脉络了解得比较清晰,冬季奥运会就差很多了。特别是二战前的冬奥会,相关资料非常有限,我只在网上查到过举办地的中文地名,其中有一个叫做“圣莫里兹”的地方,总是对不上号。这次在博物馆的电脑里,我们终于找到了圣莫里兹!就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连忙打开那份详尽的大比例尺瑞士公路地图,由小妹规划出一条通往圣莫里兹的路线。 冬天真的来了。欧洲中部的太阳,下午4点前后便悬挂在西山边。夕阳的光辉斜洒在日内瓦湖上,告别那抹赤色的波浪,我们向东挺进。瑞士的路网发达,高速公路联通国内大大小小的城镇。然而在没有任何时间压力的前提下,走瑞士的高速公路是对我们孙二娘的亵渎,特别是在这个季节;大山才应该是LC4700伸展腿脚的天地。小妹在地图上描出的路线,便是一条通过数个2000米以上垭口的路线———对于来自中国的旅行者而言,2000米的绝对海拔或许太过小儿科,但在12月的阿尔卑斯山,那儿早已超过雪线数百米。 果然,车过BRIG后,雪便渐渐成为世界的主宰。往山里去的车辆不是很多,但大多数顶着雪板,滑雪季节开始了。看得出这一带下过几场大雪,公路边缘的积雪厚达一尺。晚上7点,我们距圣莫里兹还有200公里的光景,一鼓作气的话,今晚就可以到达。 海拔越来越高,路边开始出现一个个滑雪度假村,整个世界都在雪中。公路旁,与路标并立的,同时出现了火车拉汽车的标志。 一处隧道前,路标指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向右是运送汽车的火车站,直行就是海拔2439米的FURKA-PASS山口。我选择了直行。然而2公里外,道路戛然而止,四周只看得到厚厚的白雪,继续前进,已经全无可能。 这天晚上我们住进一家开门营业的度假饭店,主人说这里是世界的尽头,并告诉我们FURKAPASS一个多月前就封闭了,现在要想到山那边去,只能坐火车———从早上8点开始,整点发车。我们随后又查看了地图,果然,这段公路另有注解:10月到6月道路关闭,每年只有3个多月的通车时间!再看看其他山间小路,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要想到达圣莫里兹,只有坐火车、钻隧道、走高速了。 第二天早上,拉开小屋的窗帘,外面的银色世界美得让人叫出声来。少不得要去野地里,让孙二娘撒个欢儿。地面结了厚厚的冰,不管是否需要,我按下二挡起步的按钮,这些功能,总算有了小小的用武之地。 一条车辙印从道路封闭的路口指向河边,我猜那里会有几户人家。离下一班火车还有40分钟,有时间去逛逛。然而前进了不足200米,车轮便陷在雪里。加上四驱低挡,仍在原地打转。下车看时,才知道陷进了一个冰窟窿。 我曾经有一把折叠军用铁锹,逢山开路的事情没少卖力。然而这一次出发时,竟然忘了把它带上,此时找不到更合适的家伙,只得用手拨开埋住四轮的冰雪,继续向前。 铁路钻山而过,25分钟的光景,我们通过了FURKAPASS。 法国、意大利、瑞士三国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有很多隧道。因为车流量大,隧道又特别长,安全隐患一直存在。三年前连接法、意两国的隧道发生大火,死伤惨重,那条12公里的隧道也关闭了很长时间。我从那时起对隧道相当警惕,在车流量大的地方,尽量不走隧道。 |
转自:http://www.artsma.com/html/view/2006-1/18/05122023270035292_0611814321751861_922.html2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