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瑞士游记

[游记]瑞士游记

2007-07-16    12edu.cn

其实对瑞士并不怎么了解,甚至连首都在哪都不知道。之所以选择瑞士,是因为他是个中立小国,只要持有英国六个月以上的签证,到瑞士就不需要再签了。瑞士又是我很向往的一个国家,因为那里有阿尔卑斯山。下了决心买了机票,和上海的吴唯唯,重庆的罗渝在二月份的假期来到这个小国家玩了7天。

瑞士发达的交通

别看瑞士小,它的交通却著称于欧洲,铁路和公路几乎通到每一个村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科学的转乘车时间,到站和开车的精确钟点,为人们出行带来极大方便。初到一个国家旅游,交通费是很大的一笔开销,但是瑞士给旅游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通行证(Swiss Pass),你如购买一张SWISS PASS,你便可以乘坐除飞机之外的火车、汽车、有轨电车、公交车、轮船等所有客运车船。所以我们一到瑞士就买了8天的PASS,26岁以下的人还有优惠。在这里坐火车就象坐公共汽车那样的方便,同样的车次在一个小时内有好几趟。我们从一个地方转车到另一个地方,基本上是一下车就能上另一趟车,根本不用等很长时间。每到一个地方,我们也是充分利用这个PASS,一看见车就上,也不管它到什么地方,就当坐车欣赏城市风光了。

热情友好的人民

一下飞机,在海关的时候,就感受到了瑞士人民的热情。那个检查护照的人一看见我们就用中文跟我们打招呼(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就那么肯定我们是中国人),不过用的是粤语,我们对他说我们讲普通话,谁知他马上就冒出“你好”“再见”。出了机场,又遇到了活雷锋。我们得坐车去火车站,因为在那才能买到SWISS PASS,所以我们得买车票。这里的车票都是在车站里的自动售票机上买的,我们在机器旁琢磨着怎么买,谁知司机跑过来把我们往车上赶,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但是从他的动作和表情看,他是在说:“上去,不用买了。”就这样免费坐了趟车。后来发现,在公共汽车上,根本没人卖票也没人查票,全靠市民的自觉在自动售票机上买,而人人都会很自觉的买票上车。

每当我们坐在车上问路时,问一个人,往往都会惊动周围的好些人,他们都会很热情的帮助我们。在大街上问路,有时他们会把我们领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记得在苏黎士的时候,有个好心人竟然开车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后来我们总结出,问路前一定要问“你说英语吗?”否则明知我们会听不懂,他们也会用法语或是德语外加动作说上半天,结果我们还是糊里糊涂的。不过真的是让我们见到了真正的瑞士人-----热情、友好,以诚待人。

高消费的国家

没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瑞士虽小,但消费却很高。在机场碰到了一个英国人去瑞士滑雪,知道我们去那玩,马上就问:Do you have a fat purse? 就是在问我们有没有带足够的钱。所以我们带的一个箱子里全都是食物,确实也是熬到了最后一天,不过天天都是方便面或是饼干,这就是所谓的“穷游”。超市里的东西一般都比英国的贵。在英国买东西时想着还是中国的东西划算,在瑞士买东西时我们想着还是英国的划算。瑞士以表和军刀出名,本以为是瑞士本地产的,应该比较便宜吧。谁知不但不便宜,价格还较高。本想买块表,看到价格后还是把手缩了回去。

三国语言的交汇

在瑞士有64的人说德语,19的人说法语,8的人说意大利语,还有一些小语种。因为它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接壤,所以靠近德国的是德语区,靠近法国的是法语区,靠近意大利的是意大利语区。

我们是从南部向北部玩,在南部的日内瓦和洛桑因为靠近法国,毫无疑问说的是法语,所以我们还可以用在学校学到的一点法语和别人打招呼,当我们来到伯尔尼,坐在火车上听别人聊天,觉得不像是法语了。因为伯尔尼处于中部,也不知道属於哪个语区。当一个热心人给我们指路时,我们顺便问了一句,你说什么语言,他答道,意大利语。接着我们逢人就说"Cior"(意大利语你好的意思),他们似乎也知道。当我们看到路牌上写的单词时,O上多了两个小点,好像是德语啊,我们又找人确认,结果他说这儿人说德语。真晕了,也许在火车站上碰到的是意大利语区过来旅游的吧!

就这样,一路上听的不是德语就是法语,虽然听不懂,但好歹也能区分哪个是法语,哪个是德语了,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差点住进了监狱

出门在外,住宿也是很大的一笔开销。但是欧洲的年轻人喜欢自助游,花钱不多又可以玩到很多地方,因为在这里到处都是青年旅馆,你很容易的就能在网上找到你想要的一家。我喜欢这样的青年旅馆,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能够交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我们在网上订了在洛桑的一个青年旅馆,准备在那住两个晚上。因为没有三人房,我们选了女生的四人房。这里还有混合的寝室,男女住在一个有6张或是10张床的房间,当然价格也是便宜的多,所以在订的时候也看准了才能订。其余的四个晚上我们不用担心的,因为洛桑的旅馆会帮我们定的只要我们告诉他我们想去的地方。

这个旅馆很干净,和我们住一起的是一个从美国来到法国教书的女孩。在厨房里,我们碰到了一群韩国人,因为都是亚洲人,长的差不多,我们彼此都感到很亲切。不过他们的英语实在不行,和我们交流不起来。不过他们很热情的让我们尝他们从韩国带来的酒,我们临走时还塞给我们零食让我们在路上吃。

接下来的两晚我们想住在因特拉肯(Interlaken),洛桑的旅馆帮我们打电话预订,可是所有的女生宿舍都住满了,只剩下混合的了。没办法,只有订了,也许我们走运,来的都是女生呢!

因特拉肯的旅馆离火车站很近,十分钟就走到了。这个旅馆楼下是酒吧,很吵。条件不是很好,难过这么便宜。不过就两个晚上,忍了吧。近了房间,有六张床,不过没人。我们祈祷最好不要有人来,要来也是女生。到了晚上8点钟。听到有人开门,门一开,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们是哥伦比亚人,在英国的约克上学,来这滑雪。幸好都是年轻人,我们能聊的起来。就这样,有生以来第一次和两个陌生的男生睡在同一个房间里。

最后两晚我们决定住在卢赛恩(Luzern),不过遇到了一点麻烦。上一个旅馆的人帮我们订的时候,看错了地址,把我们的旅馆订到了瑞士很西边的一个地方。我们先是打电话取消我们的预订,然后在自己找。带来的一本旅游书上推荐了一个旅馆,我们就忙这找这一家。因为语言的问题,这里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说英语,我们费了很大的劲还没找到。后来遇到了一对老年夫妇,他们很好心的把我们领到那里。站在旅馆门口一看,天啊,怎么是个监狱。房间全都是监狱里的铁窗,里面两张床,一个洗脸池,真的很监狱的布置是一样的。老人告诉我们,不要奇怪,这里原来就是个监狱,现在改成旅馆了。我们想,改成什么不好,偏要改成旅馆。不过这个监狱旅馆现在休息,到3月份再开。我们只有离开,否则要在监狱里呆两晚,也挺吓人的。最后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个价格比较合理的青年旅馆,好的是他们还包早餐。吃了4天的方便面和饼干,这会儿可以改善一下了。在卢塞恩找旅馆就找了一个下午,著名的睡狮雕像都是晚上摸着黑去看的。

擅闯联合国

前联合国的总部在日内瓦,现在是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我们一到日内瓦就直奔联合国。来到大门口,多少有些失望。就是一个大铁门,一点也不气派,后面的楼也很旧。我们听说进联合国是要门票的,不过这么有名的地方花点钱也值。我们在门卫处进行了安检,并且扣了我们其中一人的护照(联合国嘛,当然要这么严格)。由於语言不通,听不懂门卫说些什么,安检后,看到那些门卫忙着给别人做安检,我们就从一侧的小门进去了。整个联合国就象一个大学校园,很安静,根本看不到什么游客,看到的都是些工作人员,只有我们三人在里面游荡。令人激动的是看到插着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国旗的地方,很是壮观。我们在这拍照留念,还比赛谁先找到中国的国旗。再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办公的楼前,这是有个警卫走过来,很严肃的和我们说:“出去,你们是不允许进来的。”我们很是害怕,以为进了什么重地。幸好有个官员模样的人走过来帮我们解了围,他对警卫说:“他们不是故意进来的,他们本是想去博物馆的。”这才让我们走。我们也很莫明其妙,什么博物馆?还是赶紧离开这吧。刚到了门卫处,就有一个警卫怒气冲冲的用很不流利的英语对我们说:“立刻离开这里,以后你们也不许再来了。”并且把吴唯唯被扣下的护照复印了一份留下了。我们一头雾水,问他为什么。最后我们在一张桌子上的一个拐角处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游客须知,这才知道我们要在导游的陪同下才能进联合国内的,门票9瑞郎。自己只能参观从另一侧门进去的关于联合国的博物馆。怪不得没人向我们收门票,但这也不能怪我们,谁叫他们不把那张纸贴在一个醒目的地方呢?吴唯唯很担心,因为她的护照复印件留在了那里,怕以后会给她留下什么污点。我们笑着安慰她:“你很幸运啊,联合国里会有你的记录,下次安南要是想见你,别忘对他说,我们三是一起的。”

欧洲屋脊少女峰

上少女峰是这次瑞士之行的高潮,因为它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我们要坐火车到山顶,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火车站。上山的火车也不是普通的火车,而是齿轨火车,即底盘有齿轮和轨道紧紧咬住,便于爬坡。上山的路程分为两段,先要在一个叫Kleine Scheidegg的地方换车,然后继续前进。上到顶峰的那段车上有电视解说少女峰的风景以及开辟这条铁路的历史。一路上的风景令人惊叹,虽然现在是2月下旬,但是整个瑞士还是一片雪的世界。随著地势的变化,忽而一片纯白点缀著几栋小木屋,忽而山雪之间镶嵌著困顿的冰河,又不时掠过飞雪飘飘的树林。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色,心中不免为之震撼,似乎不用走下车就能感觉到那厚实的积雪的沉重感。一望无际的白雪,淹没了所有的平原山脉,零星的小屋努力的露出一点点人类的颜色,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美,同时又不得不惊叹瑞士人的聪明,能把火车道建在这个高这么陡的山上。

经过2个小时,列车到达海拔4158米的终点站Jungfraujoch,一下车,因为从没去过这么高的地方,好象有点高山反应,头有点晕了,不过更多的还是兴奋。出站向前走进玻璃大门便是一个供游人休息的地方,里面有酒吧、纪念品店和邮局。少女峰里有许多观景点,有很详细的图解,不过需要在山洞里走来走去寻找,我们做电梯来到最高的观景台,不幸的是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有很大的雾,所以在观景台遥望远处,什么也看不见。据说没有雾的时候,不仅能欣赏到阿尔卑斯的美景,还能看到德国的黑森林。外面的温度只有零下18度,呆了5分钟就冻的不行了,还是里面暖和,突然看到一面墙上贴了很多黄山的照片还有中文,这才知道少女峰和中国的黄山是姐妹山。

第一次滑雪

从少女峰上下来还是要在Kleine Scheidegg这个地方转车,不过我们没有立刻坐上下一趟火车,因为有很多人在这里滑雪,我们想看看他们是怎样滑的,就在这个地方停了下来。来滑雪的人很多,不仅仅是瑞士人,还有很多从国外特地到这来滑雪的。虽然这里的滑雪场是天然的,不过被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块不同的地方。初级的地方多是平地和一些小坡,中级的基本上都是坡还很陡,高级的坡几乎是垂直的,而且在滑的过程中还可能遇上树木,丛林之类的障碍。看着别人都是一身滑雪的装备,潇洒自如的从我们身旁飞驰而过,心里有些痒痒的,从来没滑过雪,又来到瑞士,好歹要尝试一下嘛,再说看上去不是很难啊,不就像溜冰一样。於是我们来到旁边出租滑雪用具的商店。一问价格,也不是很贵,本来还想租个老师教我们,可是要等三个小时才有老师,於是我们决定自己滑。店里的人说没有老师会很危险的,我们说就在初级的地方滑,不会跑远的,谁知他说:“你们第一次滑还想到初级的地方去,在我店周围的平地上滑滑就行了,不能跑远了。”我们想这不是小看人嘛,当我们穿上滑雪鞋往雪地里一站时,才知道那个人为什么这么说了。明明是平地,怎么就自己往前跑,想停下来,可是那鞋在脚上就象打了层厚厚的石膏,根本抬不起来,我也不会控制方向,结果就乱撞。撞到别人的身上不要紧大不了说一声对不起,可是周围有很多建筑,还有火车道,撞到墙上或是滑到火车道上回不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结果我们就一个人拉着一个人滑,还是摔得不轻,最可气的是周围的人看我们这样,都在哈哈大笑,还我们摔跤的样子给拍了下来,看来我不知道要在哪个国家出名了。玩了2个小时后,还不过瘾,我们又租了一个小雪橇,这会简单了,坐在上面往下滑就行了。我们选了一条路,滑了一个小时就开始往回赶了,否则的话得坐缆车上来了。从雪山上下来后的两天都浑身酸痛,不过也算是有一次滑雪的经历了。

首都伯尔尼

以前根本不知道瑞士的首都在哪,就知道象日内瓦,洛桑这样有名的城市。来之前查了些资料才知道瑞士的首都是伯尔尼。

伯尔尼(Bern)位于瑞士的中西部,人口只有15万,他没有苏黎世的繁华,也没有巴塞尔的气魄,没有日内瓦的重要,也没有洛桑的美丽,不知道为什么人们会把首都建在这里?也许是他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吧!伯尔尼位于德语和法语文化交汇处,在建筑风格上更多的显示的是法国的特色,可是在语言上,伯尔尼式的德语更占主要地位。伯尔尼在德语中是熊的意思,所以伯尔尼的州徽标志上也有熊的图案。

我们沿着拱廊(weatherproof)一路前行,拱廊让伯尔尼的街道颇具特色,长长的购物街两旁的建筑物的正面都修筑了中世纪风格的拱形的长廊,这样即使在大雨滂沱中横穿整个旧城区也不会被淋湿。这条欧洲最早的长达6公里的“weatherproof”拱型长廊商品购物中心的沿路有很多的博物馆、公演场、咖啡店、餐厅和商店。各式各样的小橱窗让我感受到了伯尔尼人的富有和浪漫情调。

商业街的尽头,我们来到了有名的熊公园。本以能在树林里看到野生的熊,谁知就象动物园里一样,四只熊抬着头等着游客喂东西给他们吃。

在伯尔尼就呆了3个小时就离开了,或许从一个游客的角度来看,伯尔尼并非一个好的旅游去处,显得有些杂而乱的城市,但是还是有很多有特色的东西值得一看的。

小国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

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小国家,夹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面积只有160平方公里,极北极南只有25公里,东西平均也只有6公里宽。从瑞士去很方便,也不需要什么签证。我们坐火车到瑞士东面的一个小镇Sargans,在那再坐1路公共汽车就能到。下了火车一出站,就有一辆1路车在等着我们,我们想当然的认为终点站就是列支敦士登的首都瓦杜滋(Vaduz),就光忙着欣赏窗外的风景,也顾不上看站名了。过了50分钟,汽车到了终点站,我们下来一看,怎么还是瑞士,只不过是另一个小镇Buchs,一问才知,这辆车只是路过瓦杜滋。真不敢相信,50分钟的时间我们就穿越了一个国家。我们只好坐车原路返回,过了20分钟后,我们真的来到了列支敦士登。这里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个小镇,不过到处被雪覆盖着,也是很美的。这么小的地方,我们竟然还看到了一个中国城,到一个商店里招呼我们的也是一个中国人。我们就在街上简单的逛了逛,最后来到一个游客中心,花了3瑞郎在我们的护照上盖了一个章,好歹也算来了一个国家。

三国交界处巴塞尔(Basel)

巴塞尔位于莱茵河湾和德法两国交界处,是瑞士连结德国和法国边界的一个交通重镇。我们第一天就是飞到巴塞尔的,在巴塞尔的上空你就能看到三个国家。在机场出关时,有三个门,一个是到瑞士,另两个分别到法国和德国。第一天没有在这里逗留,在瑞士的最后一天,我们早早的就来到巴塞尔,最吸引我们的还是三国交接处,於是我们坐上公共汽车直奔主题。车停在一条河的桥上,司机告诉我们这条河就是莱茵河,不过不是最美的部分。我们沿着莱茵河往前走,直到看到一个牌子上写着“三国交界处”,这里挂着三个国家的旗子。一个当地的人告诉我们河的对面就是法国,这条河也就400多米宽吧,游过去都可以,再前方看就是德国了,我们是站在瑞士的土地上,世界突然变得很小,真是太奇妙了。

巴塞尔是我们瑞士之行的起点也是终点,要向它说再见了,还真有点舍不得。

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不过要选在7月份的时候。2月的瑞士是白色的,到了夏天,你就会看到一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瑞士。

转自:http://www.zjqz.12edu.cn/lx/ywcz/200604/1324.shtml44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