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瑞士策马特滑雪记

[游记]瑞士策马特滑雪记

2007-07-16    ctrip.com

瑞士策马特滑雪记

策划了多年的瑞士滑雪终于实现了。这次在瑞士的策马特(Zermatt)雪山上住了七天,滑了六天雪只能用“爽”字来形容。用文字来记录这七天的生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了使我写的文字有点实用性,将从三个方面来描述我一周的滑雪生活,即:交通、吃住、雪道。这里的交通不仅仅是飞机、火车、汽车,也包括上山滑雪的交通。

我春节前一周从深圳出发开始了瑞士之旅,订的是汉莎航空公司从香港到日内瓦的往返票,全价是7800人民币。我从深圳蛇口码头乘船直到香港机场,省去了进出香港海关的麻烦。经过13个小时,从香港到慕尼黑转机后到达日内瓦。一路顺利,但在慕尼黑转机时由于欧洲实施了新的机场安全措施,我洗发液和沐浴液超过了一百毫克,被没收了。

到了日内瓦后表弟开车拉着我直奔策马特。开车两个半小时到达了一个三层的大型室内停车场。当然从日内瓦坐火车到策马特也是很方便的,只要两个小时左右,我们有四个人开车合算一些。策马特禁止汽车通行,去那里的人只能把汽车停在停车场内,然后搭乘火车进山,每二十分钟左右有一趟火车。车站备有运送雪具和行李的推车,推车可直接放进火车,还是相当方便。火车是向山上行走,铁轨中央是有齿轮的,车箱是间隔着一节坐人一节装雪具和行李。火车给人感觉挺有档次,窗户宽大、运行平稳、噪声很小。经过二十多分钟,我们到了策马特的火车站。由于策马特不让通行汽车,那里只有三种交通工具,电瓶出租车、电动公共车和马车。电瓶出租车是很简陋的箱式车,后面可以插雪具,里面可以坐六个人。但收费是司机随便定价,我在那里坐过三次,距离都差不多是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第一次是火车站到公寓四个人20多瑞士法郎,第二和第三次是缆车站到公寓,三个人6法郎,四个人10法郎,可你没有机会和司机砍价,每次坐车的时候人太多能上车就不错了,只能任司机宰割。后两次是公共车的人太多,我们又带了个小朋友,刚滑完雪穿着滑雪鞋扛着雪具实在是走不回公寓。公共车在这里是免费的,一车可装二三十人,大约有三、四条循环的线路在村里转,基本可以到达想要去的地方。可因为是免费车,在山上缆车关闭后雪场出口的车站都会排大队,车的拥挤情况达到了北京上下班的水平,可大家排队还是很有规矩。马车是观光性质的,可坐四个人,我没坐过,听说价格不低,这里的一两个五星级大酒店有自己的专用马车。

下面来讲山上的运输。策马特有三个滑雪区,每个雪区有一个制高点,到达这些制高点都要换乘三次以上的运输工具。第一个滑雪区的制高点是海拔3883米的马特宏冰川天堂( 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 要想上到这里先要从海拔1602米的策马特坐六人箱式缆车到 Furi, 再从Furi 坐吊箱缆车到Trockener, 然后转一个吊箱式缆车到山顶。在我滑雪的一周中这里只开放了一天,当天做这条线的缆车是人山人海,我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上到了山顶。山顶有个很大的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阿尔卑斯山脉,包括在法国的白郎峰。这里还是与意大利交界的地方,有一条雪道可以滑到意大利去,哪边还有几个滑雪区,只要买了通票是不用办签证的。

第二个雪区的制高点是海拔3405米的Stockhorn。想到这里先要从策马特坐40多分钟的上山火车到Gornergrat,火车一般只有三四节车箱,也是靠轨道中间的齿轮爬山,一路风景很不错。再从Gornergrat乘吊箱缆车到Hohtalli,再换乘一次吊箱缆车才能到 Stockhorn.不过今年由于雪不够,Stockhorn一次也没开放过,Hohtalli在一周中也只开放了两天。

第三个雪区的制高点是海拔3103米的Rothorn Paradise.上这里先要从策马特坐3-4分钟的地下火车到Sunnegge,这地下火车速度和地铁一样,可它是以向上45度角前进,车箱里全是站位,能上几百人,真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动力。从Sunnegge换乘六人箱式缆车到Blauherd,再换乘吊箱缆车才能到Rothorn.这个雪区窝在山里,受风的影响最小,我在的一周一直开放。

上面只是到达三个雪区制高点的运输线路,各雪区之间和各条雪道上还有许多T-Bar,缆车。另外也有几个专给小朋友准备的滑雪区,里面有自动滚梯把他们运送上坡。

最后一种运输工具是压雪车。我到雪场的第一天就到第一雪区的Ttockener滑雪,下午能见度不高接着狂风大做,本来瑞士和意大利边境有T-Bar 托牵和六人坐椅缆车连接,可因为大风托牵、缆车和雪道全关了。这下可好,在意大利雪场的瑞士人回不了国,在瑞士雪场的意大利人也回不了家。最后只好把T-Bar卸下来,大家一个拉一个,由压雪车在前面牵引,把一串意大利人拉上坡回家;压雪车回来的时候塞进十来个人,把瑞士人拉回国。

最后还要解释一下,策马特是瑞士的德语区,在这里英语虽然可以交流,买东西吃饭都没问题,可这里的地名,路标,公告全是德语。我有一天想坐一个吊箱缆车,到哪里看见挂了个德语的牌子,旁边有个美国姑娘告诉我缆车关了,我只好回头下山,刚滑下去一个小坡,吊箱来了。我在坡下看着这个吊箱生气啊,心想怎么碰上个不懂装懂的主儿。文章里的德文地名大家只能凑合着,好多我也不知道怎么读。

在这一节里主要讲我们在策马特山上的吃和住。在国外吃和住当然要花钱,可少花钱也能吃住得很好,我这一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和照片相配合,我先从住说起。

我们这次在策马特住是租了一套公寓,这套公寓里有客厅、饭厅、带浴缸和淋浴的卫生间、有电炉和烤箱设备的厨房、两个有双人床的卧室、一个大阳台、全套的厨具和餐具、一个挺大的电冰箱、一个小彩电、电话等,各房间均有暖气,室内相当温暖。这套公寓每天的租金是195瑞士法郎,折人民币是1200元左右。我们国内的亚布力和北大湖的一个双人房在节假日差不多也是这个价,可这里毕竟是瑞士最大的滑雪场,而且我滑雪的这一周是瑞士中小学放假的一周,也是他们滑雪的旺季。不过这套公寓是三个月前订的,并且交了定金,如果不提前,这种房子是订不到的。这座公寓一共六层楼,带电梯。一层大部分是医生的诊所,在进公寓的大门旁是个雪具房,里面有带烘干设备的雪鞋架,还有雪板架,方便客人进出拿放雪具。二层是个洗浴中心,里面有干蒸湿蒸桑拿房各一个,有一个日光浴设备,一个水流按摩池,一个休息大厅,若干个小浴室和一个卫生间。这里的设备全都开启,只是全要客人自己自助没有任何服务。我们交了120瑞士法郎,四个人就可以享受一周。我们带的小朋友对滑雪倒没特别的兴趣,可对水流按摩池却情有独钟,每天必泡一小时。公寓的三层以上均住人,医生一家住五层,电梯也只到五层,公寓的出租事项是由医生太太打理。我们是独住六层,下了电梯还要上一层楼。房间门外是个鞋柜,由于室内全是木地板和地毯,要换了鞋才能进屋。医生太太只是在入住交接和最后收钱才出现,被褥在入住前是新洗过的,除此之外一周的卫生都要自己负责。公寓楼内全是磁卡门锁,交了什么钱就能开什么门,还是挺先进的。

我们每天的腐败程序是,早餐后出门滑雪至晚上五点多钟回公寓,到洗浴中心蒸泡一个多小时,回房间开瓶红酒小酎,然后晚饭、睡觉;这日子真是好,很快就找到了渡假的感觉。

我们的早餐是,每天早晨到面包房买新鲜的面包,只是一根法式大棍,要2.8瑞士法郎一个,加上从超市买的牛奶、果汁、奶酪、薰肉,再加三个大橙子。

中午餐一般是在山上吃,山上大一点的缆车站旁边都有自助餐厅,自己挑好食物和饮料到收银台交钱。食物有炸鸡块、烤香肠、炸薯条、意粉等,种类还是挺多的,我试过一次西班牙肉汤配不限量的面包,8个瑞士法郎,一大碗牛肉和土豆熬的汤蘸着大麦面包吃,饿的时候还是挺过瘾。一般我都还要一大扎啤酒,在这里要7个瑞士法郎左右,这里可乐等饮料的价钱和啤酒差不多。在这里靠山下的雪道旁还有很多小的木屋餐馆,在餐馆里靠着旺火的壁炉,点上份炸薯条,来一大扎啤酒,两个人也就20多瑞士法郎,折人民币120元左右,这和亚布力山顶上咖啡馆里的消费差不多。

晚餐我们从来没在外面吃过,多数的食品都是从超市买回来的。这里的薰三文鱼要9个多瑞士法郎,搞个青菜沙拉也就4-5个瑞士法郎。表弟对葡萄酒很有研究,每天我们喝的都是10多瑞士法郎一瓶的法国、意大利和当地的葡萄酒,这里也还有不少3-4瑞士法郎一瓶的葡萄酒。一周里我们喝了七瓶葡萄酒,十八瓶小瓶的啤酒,和一瓶伏特加。我们在山上还吃了一次当地著名的奶酪火锅,房东有沙锅、酒精炉和其他工具,超市里有磨好成袋的奶酪,自带了一点特别的香料,配上一瓶白葡萄酒,吃得真是挺开心热闹。

这样一周下来,除了中午在外面的消费,算上酒和每天的水果,全部的费用也就在500瑞士法郎左右,折人民币3000多块钱。这比起在国内自己做饭是贵了一点,可我们吃的还是挺奢侈的,除了酒,各式的奶酪、薰肉、薰鱼、香肠、烤鸡、水果都是挑好的买,大冬天的还吃了一次草莓,还是获得了点儿心理满足。

不过这山上也有贵的东西,我买了不到500克的手工巧克力,40多瑞士法郎;买了一双滑雪专用的毛袜子,34瑞士法郎。这里街上的旅游纪念品也还都是挺贵的,象军刀、手表、照相机,我是一样也没买。钱呢,该省的省,该花的花,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有点心理满足吧,哈哈。

折腾了半天终于到主题了,这一节讲策马特滑雪场的雪道。可这滑雪道是没办法有照片配合的,因为站在雪道上不可能把雪道全拍照下来,这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吧,再加上我还忙着滑雪,也没时间老照相。这里的雪道按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蓝色是初级雪道,红色是中级雪道,黑色是高级雪道,黄色是有标志的野雪道。我滑过后感觉他们是完全从安全的角度进行分级,如有些蓝色道坡度不小,初学的人并不容易滑,可因为雪道很宽,就定为初级道;而有些红道也并不陡,只是因为它窄且靠山边,就定为中级道。

策马特雪场第一个特点是规模大,雪道多,整个雪场里散布着100多条雪道,许多雪道还是连接着,三个雪区都可以从山顶一直滑到山下,我都试了一遍,一路上多的红色雪道,偶尔经过蓝道和黑道,滑下来一次一般要十几分钟;我滑了一周,除了没开的黄道,也还是有一些偏远的雪道没滑到。第二个特点是雪道长,可以计算,最高的滑雪起点是海拔3883米,下面基地的海拔是1602米,垂直高度就是2200多米,如果是45度的角向下,就有4.5公里。表弟是滑雪高手,他是一口气就从山顶冲到山脚,我这把年纪中间总要歇上两三次才能滑下去;只试过一次一口气从山顶到山脚下的,下去以后两脚发软。第三个特点是雪道宽,由于这里是高原,山上面是没什么大的树,多是些砂石,最多可能有些草地,所以都是很宽阔的山坡;山顶上最宽的蓝色滑雪道从这边几乎看不见另一边,红道和黑道多数都在100-50米以上宽,但接近山脚也有一些比较缓在树林里、山边上的红道,只有6-7米宽。第四个特点是雪道的难度不是很大,由于这里的雪道都很宽,黑道也只开了8号和26号道,红色雪道的坡度都不是很大,我感觉只要能把北大湖的5号道比较顺畅地滑下来的人,到这里应该都没问题。当然这里也有很多很宽和长的蓝色雪道,初学的人来玩也没问题。不过这次我没滑黄色的雪道,一方面是大多数的黄道都没开,另一方面是我第二天滑了黑道,没力气和勇气再去挑战黄道;老大年纪了,还是安全第一。由于我去了以后下了两天的雪,雪停后我还看见一些成人和孩子在没有标记的雪坡上滑下来,在林木中穿梭飞行,他们的滑雪水平我这辈子只能是在远处欣赏了。

还是把我个人喜欢的几条雪道讲一下。第一条是在第三雪区Blauherd的8号黑色滑道,这条道比北大湖的5号道宽,也要陡一些,可它不是直的,有几个转弯,长度可能要多一倍。我是第二天滑的这条雪道,大半天的时间专攻它了,滑了有5-6趟。这条雪道滑得还是挺出汗的,尤其是下午,雪道上已经被蹬出了许多小雪包,又增加了一点难度。滑这条雪道可以在终点坐上一条四人座椅缆车,直接到达起点;如果不愿意吹风,还可以接着滑一条2号红道到山脚,再乘地下火车,转六人箱式缆车到起点。

第二条是第二雪区的28号红道接26号红道,起点是Hohtalli终点是Gant,这条雪道的难度并不大,可风景极好;雪道是在山坳里,滑行中看到四周都是高大、白色的山峰,下面还有一段是在森林中滑行。我是先从第三雪区的顶峰Rothorn 滑19号红道到Gant,后面就反复乘从Gant到Hohtalli的吊箱式缆车了。这样节省了一些时间,要是从策马特坐火车到Gornergrat,再换吊箱缆车到Hohtalli至少要一个多小时。

第三条是第二雪区的39号接43、42雪道,这条雪道的起点在Riffelberg终点在Furi, 雪道的好处是不排队、效率高,由于这条道有一条专门的六人箱式缆车为它服务,我在人最多的最后一天在这里从没排过队。我是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到达雪场最高峰,又滑到山脚下再来滑这条雪道的,深深感受到了不用排队的幸福。这雪道难度不大,在森林滑行的时间长,我坚持滑到缆车收工,在这里完成了此次瑞士滑雪的最后一滑。

最后,记录下在这里滑雪的费用,租用一套高级滑雪鞋和双板6天要201瑞士法郎,6天的滑雪缆车通票(除了去意大利雪区,其他地方全能去)要365瑞士法郎,折人民币约3600元,算下来每天近600元。其实这和国内一些大一点的滑雪场节日价格也差不了多少钱。

总费用算下来,住宿一天195*7=1365,加洗浴中心120,早晚餐500,分到四个人每人500瑞士法郎,租雪具和买雪票566瑞士法郎,山上的午餐算150瑞士法郎,零用钱算100瑞士法郎,合计1316瑞士法郎,瑞士法郎与人民币汇率为1:6.3;折人民币8300,加上机票人民币7800,全部费用1.6万人民币。

照片只能到我家看http://blog.sina.com.cn/u/1267734733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6164621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