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瑞士秋游记行四采尔马特的遗憾 |
[游记]瑞士秋游记行四采尔马特的遗憾 |
2008-06-10 live.com |
2008/1/13 再不续上,怕是要忘了。 话说我们从少女峰(Jungfraujoch)归来,趁着火车在因特拉肯(Interlaken)西站停车的两分钟取了存在车站的行李,跳上火车沿着黄金线继续向西。我们需要在施皮茨(Spiez)转车,离开一路向西的黄金线,转而向南。因特拉肯到施皮茨的铁路紧贴着图恩(Thun)湖,虽然太阳已落到阿尔卑斯山后,天色只有四分亮,仍被这块巨大的翡翠所吸引。施皮茨离因特拉肯很近,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我们下了车,看了看站台边的时刻表——由于去采尔马特(Zermatt)还得在南部城市布里格(Brig)再换一次车,所以我看了一下最近一趟去布里格的火车是何时,竟然还得一个小时才有,于是我们拖着行李走出了车站,想找个地方吃顿便饭。小城施皮茨坐落在图恩湖岸凸入湖中的小山上,山顶的车站和河岸还有一定的落差,下山路虽然平坦,却弯弯曲曲沿着山势而下,不知得多久才能走到山下,天色也晚我们就懒得下山了。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竟然已经早早的关门了,小城果然清闲。我们在车站四周围逛了一圈,只有一个宠物食品店还开着门,不得已只能回到车站的小店买点三明治果腹。 此时大概七点多,时间尚早,我们就到售票厅里去坐一会儿,顺便问问去采尔马特的详细时间表。这一问得到的回答犹如当头棒喝,柜台里的小姐告诉我今天已经没有办法到采尔马特了,因为最迟一趟去往采尔马特的火车已经在六点多(在我们的火车到施皮茨车站前几分钟)开走了,今晚我们最远也只能到布里格。简直不敢相信,采尔马特怎么说也是瑞士滑雪和旅游圣地,怎么这么早早地就没有了进去的火车呢?采尔马特偏偏又是一个环境保护重点区,所有烧汽油的东西都不让进入,必须在离采尔马特5公里外的塔什(Tasch)停车,换乘火车或采尔马特独有的电动出租车,所以今晚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采尔马特了。 打击实在太大,我早已经定好了采尔马特的酒店,至少得提前24小时取消预订,否则无论我们住不住都会收钱。这100瑞郎实在是太可惜了,可我们又实在没辙。想了一会儿,想是否在施皮茨订个酒店住一晚,结果这个小城由于风景好酒店爆满,最便宜的都要300瑞郎以上。没办法,只好坐火车去离采尔马特最近的布里格找住宿了,毕竟布里格是个南部的大城市,选择也会多很多。 跳上空荡荡的火车,还是不死心,想打电话给酒店看能不能取消掉预订不收钱,却怎么也没弄清楚国际漫游的手机怎么拨打瑞士的电话。还好在火车上碰到好心的列车员,中等年纪瘦瘦高高,很热心的帮我们想办法,而且好几次去而复返问我们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最后还把他的手机借我们,才总算打通了酒店的电话,答案如预料一样。列车员建议我们到了布里格后问问出租车司机,看要多少钱。 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坐在被日光灯照得白花花的车厢里看不到漆黑的窗面任何景色,还好我们俩都很会安慰自己,意外总是会发生的,破财免灾。到了布里格,吸取之前的教训,看好第二天去采尔马特的时刻表,才走出车站。在车站旁问了的士司机,他可能还没怎么接过这种生意,拿出张价格表仔细翻查了一下,告诉我们要160瑞郎——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找酒店,不知从何开始,火车站对面的高级酒店自然是住不起的,只好沿着正对着火车站的一条看似步行街的路走上去,毕竟天色已晚,这样也比较安全并且不会迷路。走了会儿,都没碰到中意的酒店,直到经过一个拐角,看到一个有着露天茶座阳台的小旅店,名字叫"Britainnia",倍觉熟悉,径直奔了进去。由于太晚,接待处已经没了人,拍了好几下柜台上的小铃铛,才有个瘦高的中年女人散着头发走了过来。看来这是瑞士常见的家庭经营旅馆,这个温文尔雅的中年女子想必是老板娘了。能在闹市区的小广场边开家三层楼的小旅馆,当是殷实的生活。旅馆虽然叫“不列颠”,女子英文却出奇的贫乏,只能说些简单的数字和词组。我们很费劲的跟她讲了讲价,终于从140瑞郎的房价砍到100不含早餐——已经不太可能有客人了,房间空着也是空着,能赚一点是一点。 交了钱,她领我们来到我们的房间,很典雅的深红全木装修,窗户朝着外面的小广场,下面是那个大露台,很惬意。我们终于松了口气,可以好好休息一晚了。放好行李,又走出酒店在城内四处逛了逛,买了个披萨缓解这一路的奔波劳碌,发现瑞士的奶酪真是比英国强很多。 第二天总算起了个大早,7点多就出了旅店。到了火车站,坐上红白色的马特宏圣哥达窄轨铁路列车,向崎岖的菲斯普山谷进发。这一路火车都沿着悬崖峭壁向阿尔卑斯山深处驶去,火车左侧是幽深的峡谷,左边是满是松树的高山,峡谷尽头的雪山总是在一个个转弯后突然出现,过一会儿又消失在群山背后,虽然始终在靠近,却总感觉遥不可及。 不时在车厢右侧出现的小河,源自山顶融化的雪水,大概富含某种矿物质,颜色青白 终于到了,采尔马特镇海拔1620米,出了车厢就能感觉到刺刺的寒气。没有汽车的城市空气果然新鲜,只是夹杂着冷,鼻子反倒更加酸。车站外停着些许电动的士,行人中很多全副武装的滑雪爱好者,让人也跟着兴奋起来。 窄窄的采尔马特街道——这应该是采尔马特最宽的一条街Bahnhofstrasse了 极富特色的木制建筑 带着雪橇犬哈士奇上山滑雪肯定很有意思 在信息中心问明了上山路线,我们需要到城市东边的缆车站坐缆车上山。沿路步行,不紧不慢,穿梭在采尔马特的大街小巷。 那些花儿 终于到了镇东头,建筑物逐渐变少,极负盛名马特宏峰(Matterhorn)远远地立在天边。 这座三角梯形的山峰是大自然的杰作,在群山中桀骜不驯,于是脱颖而出,成为偶像级的名峰。 在缆车站外面的滑雪用品店里租雪衣雪具,我们再次犯了致命的错误:由于在北京滑过一次雪的vivi同志无数次鼓吹雪板的好处,第一次滑雪的我无视店内人员的建议,摈弃双板(Ski),选择了单板(Snowboard)。这一选择看似大胆,实则后患无穷。 在缆车站买了一天的滑雪通行证,坐上了缆车。缆车就这么一路上升,开始两人坐在一个单独的小缆车里,抱着香肠和面包一顿狂啃补充能量,中途到Trockener Steg存了背包和大相机,换了一个大缆车继续向上,终于到了海拔3883米的马特宏冰川天堂(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这里有长达22公里的瑞士最长的雪道,即使是夏季,都有总长达20.4公里的滑雪坡。马特洪峰区一共有四个滑雪区,到了冬季全部相连,直达意大利境内,总长超过300公里,不愧为瑞士、同样也是欧洲的滑雪天堂。 出了缆车,穿着厚厚的雪服和沉重的雪板鞋在山体里穿行了一会儿,总算来到雪道。 雪道边的雪山 无尽的雪峰 长长的初级雪道,远处向右有更多的雪道 背后是马特宏峰的另一侧面
|
转自:http://vivikid.spaces.live.com/Blog/cns%2159B3D4EF99C53E80%211933.entry10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