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伦敦:不完全攻略

[游记]伦敦:不完全攻略

2007-07-16    china.com

欧元用了快8年了,但英镑还是英镑。那么,伦敦还是那个伦敦吗?也是,也不是。新与旧的完美交织,让它在这些年“酷”起来了。怪不得《老友记》、加菲猫和伍迪·艾伦难得出外选景,却都不约而同地到此一游。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任何游戏都没有包打天下的秘笈与攻略,想说尽伦敦——怎么可能呢!只是,既然所有的旅行都不过是寻找另一处的城与人在自己心头的倒影,那么,些许的触动与发现,已然足够。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去伦敦旅游,不参观一个画廊博物馆,不看一出戏,那就枉彼一行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伦敦要你好好看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恺蒂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如果说上海是东方的巴黎,那么伦敦就是北京。伦敦之大如北京,东南西北几块地方,各有自己的中心,住河北的人不涉足河南,住东区的人很少到西边去。伦敦地名之古色古香也如北京,只是窄街老巷远远比北京要保留得好,什么针线街,过牛巷,皮匠胡同,都是对伦敦老城地名的最好翻译。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去伦敦旅游,首先要做好如下思想准备,第一不要惊奇伦敦不再有雾,那都是我们读了太多狄更斯小说得来的印象,早在几十年前伦敦人就不再用煤炭取暖,所以现在的空气清新干净。第二不要惊奇伦敦的破旧古老,伦敦老城很少有高大的建筑,大多数的住宅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风貌,三层四层楼,玻璃钢筋的摩天大楼大都集中在东边新开发的新金融区。第三不要惊奇伦敦的冬天之黑,伦敦冬天让人难熬的不是冷,而是黑,每年三月和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英国全国夏时制的分界线,夏天长日不尽气候宜人,冬天下午四点半天就黑了。第四不要惊奇伦敦城中心竟有那么多让房地产开发商垂涎数尺的绿地公园,它们都归女王所有,让公众享用,因为海岛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多,所以,草地一年常青。第五不要惊奇在伦敦看展览不用花钱,英国的各大国立博物馆画廊的永久性展览都不收门票,当然他们的特展都还是要收费的。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这几年我大多数时间住在南非,南非与英国很不相同,南非清爽的气候,高高的天空,广阔的原野,长长的沙滩,都是英国不能相比的,当然我还常常想念伦敦,最怀念的是那里的博物馆,画廊,剧院,书店,还有可以在街上随便走路蹓跶。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伦敦的大小博物馆很多,每个收藏都有重点,并不重复。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的藏品主要是欧洲绘画,从古老的教堂描金画像宗教绘画开始,到印象主义为止,最后一个展厅中是莫奈,梵高,高更等人的作品。十九世纪以后的西方现当代艺术主要由泰特画廊(Tate Gallery) 收藏,2000年,泰特画廊被分为两个馆,原来的那个现在更名为泰特英国馆(Tate Britain),藏品主要是布莱克,康司特保,特纳以降的英国艺术家的作品,当然有些局限;泰特当代馆(Tate Modern) 2000年五月开馆,收藏康定斯基,杜尚,沃荷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它坐落在泰晤士河南岸,由一座旧发电站改建而成,比邻重修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与圣保罗大教堂隔河相望,有一设计精美的摇晃步行桥连接。两个泰特画廊间有专车来往,去泰特英国馆,不要忘记在画廊门口看一眼泰晤士河对面的那栋品字形黄色的建筑,那是英国情报局(MI6)的总部,多次出现在007的电影中。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只收藏肖像,从古至今,各个时期都有,现在每年还有国家功臣名人要人的肖像被选入其中。世界文物主要归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收藏,大多是大英帝国当年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时所得,最著名的要算希腊的大理石雕刻,埃及的木乃伊等。维多利亚和爱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的收藏比较杂,主要是世界各地的工艺品,陶瓷,家具,服装,织物,首饰,乐器等,这里也是英国收藏世界雕塑的第一家。自然科学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在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对面,可不要以为自然科学枯燥乏味,这个博物馆的展品最为互动,布展运用许多现代科学技术,好玩又长知识,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们可以轻轻松松花上一天在里面。它的藏品多达六千八百万件,最吸引人的是“生态展厅”,“大地展厅”,“生命展厅”等,当然,可千万别错过那里的各种恐龙骨。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每次回伦敦小住,我做的第一件事是买本《Time Out》,此刊每周三出版,是伦敦各种活动的最佳指南,相当于上海的《城市漫步》(几年前曾刊登过《伦敦百般好》,曾由笔者注译刊登于《万象》2002年第五期,伦敦游客不妨找来一读)。首先,我要看各大博物馆中有什么特展,这些特展往往集中某一画派或某一艺术家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最好作品,机会实在不可错过。国家画廊,泰特画廊,大英博物馆等都有特展,其中要数皇家艺术馆(Royal Academy of Arts)的特展最为精彩,此馆虽有永久性收藏,但并不展出,楼下楼上一大一小两个展厅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特展,内容年代没有限制,绘画,雕塑,插图,古典,现代,都有,例如他们曾展出过中国青州佛教造像,“盛世华章”——清朝三大皇帝文物展,意大利卡拉瓦乔的回顾展,但丁《神曲》各个年代的插图,等等。他们的展览从来就没有让人失望。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当然,每次回伦敦,我还一定要去看一出戏,伦敦的西区是戏院集中地,演出的有音乐剧,也有话剧,可选择的余地很多。其他好剧院还有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靠近东区的巴比根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演出的都是经典话剧,许多是莎翁等名家之作。当然,钟爱莎翁的人如果是五月到九月间游伦敦,应该去泰特当代馆旁边的环球剧场(Globe Theatre) 看一出莎剧,原环球剧场是莎翁绝大部分作品的首演地,于1613年在演出《亨利八世》时着火烧毁,近四百年后重造,距原址不远,是全木结构的露天剧场,建筑手法材料都效仿当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经济型旅行者来说,别忘了去莱斯特广场(Leicester Square) 中心的售票亭中看看能否买到当天剩余的票子,这个售票亭每天中午一点左右开张,伦敦各大剧院的剩余票子都到这里来汇总,打折出售。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伦敦其他名胜,如西敏大教堂,国会大厦,大笨钟,白金汉宫,皇家卫队卫士,伦敦塔,塔桥,圣保罗大教堂等等,当然也不能不看,但是走马观花,外观既可。记住,伦敦是国际文化之大都会,去伦敦旅游,不参观一个画廊博物馆,不看一出戏,那就枉彼一行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伦敦文学地图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迪安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漫步伦敦,当然可以规划出不同的路线。有人希望把所有的知名景点一网打尽;有的更偏爱历史;有人爱看建筑,向伦敦的“哥特”们顶礼膜拜;有的则痴迷于英伦时尚。如果要以实用与趣味兼顾的角度,带一本书去寻访文学的伦敦,那么,这本《漫步文学伦敦》(罗杰·塔厚尔著/柔之译/三联书店2006年9月版)可谓一时之选。它提供了“25条深入探访伦敦文学遗产的步道”,让有心人得以按图索骥,走近心仪的大师们。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这里且举游客热衷的两条线路为例。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从上温坡街到贝克街——柯南·道尔和福尔摩斯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上温坡街(Upper Wimpole Street)2号那间门上嵌有典雅扇尾窗的房子,是曾在爱丁堡大学念医学系的柯南·道尔开设眼科诊所的地方。因为完全没有病患求诊,才让他有时间写短篇小说,而安静的上温坡街又正好提供了理想的写作地点。这些短篇小说也包含了早期的福尔摩斯侦探故事,它们的成功让柯南·道尔完全放弃了医科事业。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你可以一路步行,到达离此不远的贝克街(Baker Street)。在右边的221B号(真正的号码是239号)是福尔摩斯博物馆。这个于1990年开幕、精巧迷人的观光场所,看起来很像个电影拍摄现场;而达斯汀·霍夫曼与他的家人也的确曾是此地的名人访客。福尔摩斯与华生医师的办公室都曾依据故事内容重新装潢过。你可以坐在一楼书房的炉火旁,试戴著名的福尔摩斯帽子,并拿着他的烟斗。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再往贝克街走一点,就会看到真正的221B号,它现在是国家教堂巨大的总堂,你从摄政公园已看过它的尖塔了。此地的房屋协会每周都会收到从世界各地的福尔摩斯迷寄来的一百多封信,而亲自造访教堂的人们,都可以免费拿到福尔摩斯简册与明信片。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这条步道在贝克街地铁站结束,车站本身有点像个福尔摩斯神龛——他的黑色剪影就贴在地砖上。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肯辛顿区——彼得·潘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这是一条呈现伦敦最优美部分的步道,带你走进一座迷人的公园与漂亮的住宅街区。它会告诉你关于一座文学雕像鲜为人知的故事。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一离开凯斯特门地铁站即右转,过红绿灯进到肯辛顿花园(Kensington Gardens)。不久你会抵达彼得·潘雕像,这是伦敦最不寻常的文学纪念碑之一,因为它是纪念一个虚构的角色,而非它的创造者。它是在1912年4月30日晚上,在黑暗笼罩下,被秘密竖立起来的。这么做的想法是为了让5月清晨的散步者以为“那永远长不大的男孩”已借着神奇魔法悄然来到,而童话的氛围会弥漫在春天的气息当中。彼得·潘的创造者J·M·巴里自己雇佣一群工匠,付钱委托他们创造了这尊雕像。由于太多的小孩触摸过雕像的铜雕装饰动物,它们的顶端已变得光滑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巴里就是在肯辛顿花园遇到卢埃林·戴维斯家的男孩们,他们都是属于上层阶级的爱德华时代的漂亮小孩,常“穿着蓝色宽上衣,戴着亮红苏格兰便帽,由保姆陪着散步”。巴里自己膝下无子女,于是就与他们为友,并在他们的父母去世后,成为全部5个小孩的监护人。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戴维斯家的男孩们就成为彼得·潘的原型——那些穿过育婴室的窗户,前往迷人幻境,永远长不大的“失落的男孩”。不幸的是,迈克尔20岁时在泰晤士河溺毙,乔治21岁时死于一次大战,1960年他们的兄弟彼得自杀。——这部历久不衰的儿童经典名著竟然有如此令人悲伤的联想。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当大笨钟敲响下午四点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安妮·徐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到了伦敦,怎么可能不喝茶?即便是今天伦敦的年轻人,一身街头装扮,新潮不羁,但坐下来,一张口可能还是会要一杯茶。茶馆(Tea House)之于英国人,就好像街头巷尾的红色邮筒一样普遍,是给行色匆匆的人们一个精神上的驿站。想起儿时刚看完牙医,特别渴望喝上一杯新沏的热茶,和茶点上的鲜奶油和冰激淋——生活的所有梦想好像就浓缩在这一杯香浓四溢的茶中。优雅地喝上一杯下午茶,在英国人的生活中,一如呼吸般自然。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我是个坚定的、不知羞耻的饮茶者。茶是我晚间的趣味,午夜的慰藉,又伴我迎来晨曦。”说这句话的人是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他是一个地道的红茶痴迷分子。据说他的茶杯比通常的尺寸要大上一倍,而为了冲泡一壶香醇的红茶,他家热水壶内的开水从未冷却过。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事实上,英国人喝茶的风气一直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当时的茶只是来自东印度公司的舶来品。英国最古老的茶商Twinings,在1717年,开设了红茶专卖店“黄金狮子”,开始零售茶叶。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到十九世纪初期,由一位伦敦贵族贝德福公爵夫人带动起喝下午茶的风气。因为英国人的晚餐时间多在晚上八九点以后,每到下午三、四点,公爵夫人常觉得虚弱疲惫,于是命仆人在起居室里准备一壶热茶,和一些小点心,有时还顺便邀朋友共享。久之,这样的生活方式就在上流社会流传开来,后来,又从宫廷渐渐蔓延至社会各阶层。茶慢慢取代咖啡,为一般英国人所熟悉和喜欢,甚至深入每一个家庭中,成就了今天充满英伦风情的独一无二的“下午茶文化”。每到节假日,还有邻里、同事或者社会团体举行各种主题的下午茶聚会。在伦敦,甚至还有一种说法,一个家庭主妇如果同时是一个操办下午茶聚会的高手,就绝对能帮到丈夫的事业。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家庭式下午茶虽然是非常轻松惬意的社交休闲,但是,每个家庭对茶叶的选择,茶具的搭配和茶点的制作都是相当讲究的。有“红茶中的香槟”之称的印度大吉岭茶(Darjeeling)和茶味丰厚、气味芬芳的锡兰茶(Ceylon)是伦敦家庭相当受欢迎的选择,产自武夷山的中国茶和伯爵茶也是主流。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而饮茶的应对进退也可看出个人的品性,妈妈们总不忘叮嘱参加下午茶聚会的孩子们:不要打翻茶;面包不可以咬的;别太多话;喝茶不要出声;记得随时说谢谢……就是成年人的茶会,也都轻声细语,让身心留得难得的空白。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今天,伦敦的百年老饭店和星级饭店都定期举行高级的下午茶舞会,那是从维多利亚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传统。在丽兹饭店喝下午茶也是许多伦敦访客的“必须项目”。除了地道的红茶和点心,还有乐队现场演奏,弦乐曼妙,饮茶男女可随时滑入舞池摆动身体,那是比传统舞步轻松自在得多的茶舞。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如此风雅,让人以为生活就是可以这样随心所欲的。就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英国人也做不到一日无茶。有一首英国的民歌的头两句就是这样唱到:“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一切活动皆因茶停止”。因此,在伦敦,你会常常有这样的错觉:在香气弥漫的下午茶时间,忘记所有忙碌、操心、烦恼,只停留在时钟敲响四下时。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相关链接 问问伦敦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在伦敦,我能够从哪里得到信息?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在伦敦的市中心地区,皮卡迪利广场(Piccadilly Circus)(电话:+44(0)20 8846 9000)外面,在摄政街1号(1Regent Street)上的“英国和伦敦游客中心”,可以预定在伦敦的住宿、交通、游览和剧院入场券。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哪里能获得旅行者和旅游折扣卡?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购买1日(27英镑)到6个连续日(72英镑)的伦敦联票(London Pass),就能免去排队购票之苦,参观首都和周边50多个顶级景点。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还可以购买包括地铁1到6区交通费用的卡(地铁收费系统把伦敦划为6个区)。价格从1天32英镑到6天110英镑。可登陆www.londonpass.com提前购买。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伦敦交通卡(London Travelcard)(如在境外购买则称为伦敦旅游卡London Visitor Travelcard )也非常实惠。1日卡(4.7英镑)能够在上午九点半之后无限次使用中央1区和2区(Zones1 and 2)的地铁、公共汽车、地上铁路和内河船运服务。七日牡蛎卡(Oystercard)(21.4英镑)也有同等优惠。该卡可以线上购买,也可在地铁站或所在国家的代理机构购买。网站:www.oystercard.co.uk和www.transportforlondon.gov.uk。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有哪些可用的住宿种类?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VisitBritain的评级是很清楚的酒店品质指南,只要看见VisitBritain的“品质玫瑰”(Quality Rose)符号,就大可放心,该酒店的各项内容均已经过彻底检查和品质评定,酒店用星评级,宾馆和家庭旅馆(B&B)用钻石评级,从一星或一颗钻石到全国最佳的五星或五颗钻石。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英国电器的电压是多少?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在英国,标准电压是240伏,50赫兹交流电。如果您使用的电压与此不兼容,旅行适配器可解决这个问题。商店什么时候营业?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传统的时间是周一到周六的上午9:00到下午17:30,但是现在,市区及商业区主要街道的商店和非商业区的大型购物中心通常都早于这个时间开始营业,打烊的时间也更晚,并且星期天也营业。伦敦很多商店星期三和星期四开始营业的时间要晚些。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需要给多少小费?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英国人为自己提供优质服务而自豪。不管是准备一杯茶,还是在米其林星级餐厅里上菜,如果你认为他们的工作出色,欢迎对他们有所表示。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如果所住的酒店服务内容没有包含餐厅服务,则一般要付10到15的小费。您可以随意决定支付房间服务员的小费数目,给搬运员的小费是每个行李箱50到70便士。在酒店、餐厅或咖啡厅不收服务费的情况下,通常要支付账单10到15作为小费,可以以现金支付,也可以用信用卡付账时附加。但请一定要检查账单,因为一些餐厅会将服务费或者顾客自选支付费用加在里面。在酒吧通常不用付小费,但应付给出租汽车司机10到15的小费,给水疗师(Spatherapist)2英镑的小费。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http://club.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6/11/3215911/5713585_page0.html1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