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 谁说9月宽伦敦一定要狂数减价货。 - 清晨6时的Piccadilly circus一个人也没有,全伦敦的名店都还未开门,空气中的雾水里隐约还渗着昨夜狂欢后遗留下来的微薄酒精味,尿味,新鲜的咖啡味……抵步就看到感受到一个另类伦敦,总比淹没在购物袋丛中好。 - 真的有点后悔没有在无人广场中狂跳狂叫。 甲虫路 - D,那女人教我们叫她做D,因为她的名字太难记;我的确记不起她的名字,但她的说话却句句入心。好一个说故事的人,火炉旁那最佳位置一定要留给她。 - 她说着The Beatles 四子的点点滴滴,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常”景点”前告诉我们60年代掀起的那场世界性音乐革命。我对Beatles的认识不深,感情也不深,但途经的那个”T”Studio却把我镇住了。大门口悬着的那张A4纸上列出了一张清单,上面那些组合、乐队名称和歌名全部都是改变和缔造了世界音乐面貌的经典:Harry Nilson 的without you,Elton John的Candle in the wind,Lou Reed的wall on the wild side,Beatles的Hey Jude….. 原来一切都只是发生在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小录音室里,实在很难想象。 - 甲虫路的集合地是一所歌剧院的门口,那剧场正在上演着Queen的Musical “we will rock you”。两个人高的Freddie Mercury铜像就在二楼招牌前俯瞰着所有人。那生的生,死的死,故事就这样靠我们延续下去… 放下怎么? - 来英国这趟旅行前我们曾经被「警告」,要放下自己身份拥抱身边的人。而其中一个具体行动就是要在街头卖唱,不会有任何在香港出show的厚待。连声气都没有啊! - 究竟香港有多少人做得到?我不是说有多少歌手能放下自己身份在街头弹弹唱唱,而是当他们这样做时能不能把人吸引过来,甚至用实际行动支持,让你真正”用音乐搵食”。没有了尖叫fans和横额,褓姆车和经理人,香港还有多少个”artist”剩低? - 我和at17两个姊妹觉得这样很好玩。很多年前我们唱街头show商场show时都是那样子的了。没有人认识,听的人留的留,走的走,但总有知音人舍不得离开。所以我们不怕 : ) 。要放下甚么?从来都没有刻意加诸其它音乐以外的虚荣在自己身上。一切从头过来都不是难事,反而更好玩。 - 可是,我们还是没法实践这信念。在伦敦地铁站,广场,街头演唱是要领牌的。我们当然没法办到。音乐本身很简单,复杂的是人事;脱离了人,音乐不再有生命,没有了意义… - 最好是放弃这一切,从佛祖到john lennon,大家都在尝试放弃束缚”Imagine there is no cou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