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伦敦之行 |
[游记]伦敦之行 |
2007-08-06 sina.com.cn |
2006年11月1日星期三,我的伦敦之行开始了。 11月1日那天我早上6点就起床了,因为我的火车是7点40分从市中心的火车站出发,而去到市中心我还要坐8分钟的火车。在市中心的火车站,当我走进开往伦敦的火车时,立即被豪华的的车箱吸引了。原来在英国城市之间线路的火车是不同的公司运营的。城市里的线路的火车一般客流量大,所以显得老旧。我的座位靠窗,坐下后发现脚边就是暖气,感觉热哄哄的。 那天阳光灿烂,是英国冬季少有的好天气。一路上风景不错,在城市之间也有农田,不过更多的是草地,上面养有牛羊。不时有小河出现,波光粼粼的。在快到伦敦的地方我看见一座古堡的遗迹,只剩下高大的石头墙了。 火车停在伦敦Euston火车站,我立即去寻找出租车的载客点。找到时我大吃一惊,之间走廊里排着长长的队伍,没想到坐出租车的人那么多!英国人的良好秩序再一次体现了出来,人们都安然地排着队,没有人插队,即使是很着急的人也慢慢的跟着队伍前进。在出租车载客站台上,我看见前面的人在上车前都要和司机说话。我忍不住问了排在我后面的老妇人为什么这样,她说是告诉司机你要去哪里。这时我前面的女人也对我说她也在想这个问题。 出租车从火车站到中国大使馆用了10分钟,大约2公里吧,4.2磅。在大使馆门口有很多人在排队,很多是外国人。后来我知道他们是来办去中国的签证的。我特别观察了一下大使馆,就和两边的民房一样普通的房子,没什么特别的。而且居然没有升起中国的国旗!我排了1个小时的队,终于进入了大使馆。我发现办理公正认证的窗口没有工作人员,就问一个印度人保安,他说是有人办公的,而且办公正认证不用排签证的长队!我赶紧冲到那窗口前办理,最后居然告诉我文件不能当天取,也没有邮寄业务,只能下周再来一次了。 办完事情从大使馆出来后一身轻松的开始我的伦敦游。我要从大使馆走去大英博物馆。我前一天已经从Google map上看过地图,还画在了笔记本上,我就凭笔记本上的“手绘”地图找到了大英博物馆。那是一座高大的白色建筑,外形是仿照希腊神殿的风格建造的。巨大的圆形石柱从地面一直伸到屋顶,沿着建筑的边缘有几十根这样的柱子。后来我发现我进入的是博物馆的西边侧门,正门那可真是雄伟。值得一提的是,收藏着世界人类文明瑰宝的大英博物馆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 从侧门进去一上楼就是中国馆,这是我第一个参观的地方。中国馆其实不大,里面的东西分门别类的放着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历史的文物。从6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砍砸器、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到4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从西周的青铜器到唐代的唐三彩;从唐五代的佛像、壁画到明清的瓷器,还有各式各样的玉器、钱币等,应有尽有,而且都是非常精致的藏品。明清瓷器上的龙都是五爪的,这意味着这些东西都是皇室用品(因为只有皇室才能使用五爪金龙的图案)。据悉在大英博物馆有中国文物二万多件,展出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价值连城的文物都在地下收藏室里。 在大英博物馆里是可以拍照的,这可忙坏了我的相机。由于老爸的熏陶我也是一个考古文物迷,所以见到的每一样东西我都想照下来。参观完后我发现展厅的入口旁坐着一个老太太,立着个牌子:”Hands on”。原来是让人们亲手触摸文物的地方。于是我走过去说:Can I touch them? 老太太回答:Yes, 参观完中国馆,我接着去了博物馆里最有名的埃及馆。埃及馆是最大最热门的展馆,展出的文物近千件。一进埃及观就觉得气势非凡,巨大的雕像、石柱和壁画让置身其中的我仿佛回到古埃及的宫殿中。从巨大的国王雕像、法老石棺到美丽的壁画和石杯;从金质首饰、生活用品到精美的木质彩绘内棺和木乃伊。涵盖了古埃及5000年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Rosetta stone,一块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文和希腊文记录了同一段话的石头。从这块石碑上考古学家得以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这块石碑通体黑色,当年拿破伦的军队在埃及发现它时士兵说它“比榔头还硬”。 接着我还参观了希腊馆和美索不达米亚馆。希腊馆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们的人型雕塑,每一个细节都完美的刻画出来了。美索不达米亚馆的刻满楔型文字的石雕壁画也是精美绝伦。楔型文字真的很神奇很漂亮。 博物馆6点钟关门,我发现我还没有看欧洲、美洲和非洲馆呢。大英博物馆一天是看不完的。里面的收藏太丰富了,全世界人类古老文明的结晶都包括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ffa7fc9010005uo2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