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近康河 迫不及待地,先想看……一转弯,这栋别致的建筑吸引了我的视线,那桥,就是康桥么? 于医生再次纠正:“康桥——剑桥,是整座城市的名字,不单指某桥。” “嗯。那桥下的是康河水?”“是的。康河——剑河。” 呵呵,此刻的我,心情比这萧瑟季节里难得一见的蔚蓝天空还要明朗,一丝褶皱也没有。 快步上了小桥,沿岸一路寻觅。寻觅着诗人在“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一幅幅流动画面,以及所构成的美妙意境。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这就是青荇么?水边清澈见底处,两只野鸭悠闲自得地或觅食,或戏水,形影相随。 慕名已久的康河,一览无余地呈现眼前:不宽的河面,岸边诸多古韵盎然的学院建筑群,河身曲曲弯弯地贯穿其间。 徐志摩说:“康桥的灵性全在这条河上了。”并言“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不期然就淹入了你的心灵。”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当见到康河上撑篙的平底船,以及划桨的船只,面对那缓缓而来又渐渐远去的屹立于船头戴礼帽的艄公,恍惚间时光就在潋滟波光中驻足了,历史也在回溯倒流。康河,幻化成了那首诗的风韵与意境了。 虽然早春二月树叶尚未吐绿,依然有垂柳荡漾于心间,那灵动的康桥河畔,那脱尽尘埃气的清澈秀逸,那直指天空的教堂尖阁,那回响在耳边的清幽钟声,仿佛置身于一幅没有框架的音画中,情不自禁地沉吟入迷。 “看一回寂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细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这座架在康河上著名的叹息桥(Bridge of sighs),它通向圣约翰学院,也是游客逗留的景点之一。牛津也有叹息桥,则架在马路之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