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刘小菁老师新加坡游记(一) |
[游记]刘小菁老师新加坡游记(一) |
2007-08-02 njxxyy.com |
[转帖]刘小菁老师新加坡游记(一) 引言重庆的刘小菁老师应邀去新加坡进修一个月时间。细心的刘老师每天都记了日记,告诉我们她在国外的点点滴滴。经过刘老师允许,我们将她发回来的部分文字与照片刊载如下,与各位老师共享。七月五日 在新加坡的第一天 晴在飞机上的五个小时是最难受的五小时,我感觉自己快倒下了。终于到了新加坡了,地面出现了由灯光勾勒的城市线条,整齐而磅礴。落地、过关、取行李,但是大家最大的感觉是疲惫,劳累,只想休息,但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好奇,急于想知道新加坡是什么样的。回想,从出境到入境,从重庆国际侯机厅到新加坡侯机厅,填了无数的表格,真是有些累了,劳心劳力的。索性飞机上的那个马来空姐还很漂亮,友善,但新加坡空姐,给人印象却不是那么好,于是想新加坡人应该不合群吧。6点下了飞机在机场遇到易通机构在新加坡的人员,夏女士,李小姐。在她们的安排下,我们一行30人被分为了六个小组,住在不同的公寓,看样子相隔挺远的,心情越发变得沉重了。无力的看着沿途的风景,觉得这不象是在国外,倒是在公路上奔跑的车特别漂亮,都是名车,人们起得挺早的。我们小学六人住在Maysprings Unit2 11-08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中。小区色彩层次分明,白色为底的外墙上数条淡绿的线条,与花园里的深绿色交相辉映;绿化设计凹凸有致,凹处即停车场的天窗,凸出便是业主们的免费游泳池。这里的每一片树叶都一尘不染。最有创意的是整个小区由两个巨大的M型的建筑组成。安顿下来,站在落地窗边,看着蓝天、白云、草坪和清澈透明的泳池。里面很空,但也配齐了全自动洗衣机、17寸彩电、冰箱和厨房的简单厨具。在公寓中稍做安顿后,11点就与夏女士,李小姐一块开始购物。换钱,买电话卡,吃午餐,到超市购物。其实就是住所不远的一个大型的购物区。一切都是忙碌有序的,有意思的是一直我们都没有感觉自己身处异国,一切的环境我们都能应付自如。令大家最兴奋的事是到当地买的电话卡终于打通了电话,且话费并不算贵,一分钟仅需新元2角2分,人民币1元1角。哈哈,现在有意思的是只要和钱打交道就开始乘5了。超市里面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也有屈臣氏。在超市中购齐了米油盐酱醋。最后要提的是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的结晶――晚餐,这可是大餐。太美味了,也特别丰富,有虾、鱼还有好多菜,用火锅底料做的。吃得大家美滋滋的。晚上游泳时遇到一个新加坡人,我用英语和她聊了半个多小时,了解到新加坡的经济,生活水平,教育。新加坡人生活便宜,有车但是供房却很难。老师和医生月薪能拿3500新币,但却供不了房。小学生的教育很轻松,小一早上十一点到校下午6点回家,没有homework.。一年有三个假期,三月休息两星期,六月休息一个月,九月休息一个月。这一天,真长啊,但想想蛮开心的。七月六日 在南洋理工大的第一天 晴终于进入南洋理工大工了,原来我们是在学校分院教育学院上课。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热带雨林的花园。首先,副院长给我们此行培训班重庆队和大连队60多人致欢迎辞,同时也道出了南洋理工大教育学院的教学理念是人为的教育。培养的教师是育人的教师。正如一流老师教人,二流老师教书,三流老师教差。接下来,今天最主要是李秉萱先生的一个讲座。李秉萱先生可以算是新加坡商界的文化人,教育界的商人。我们有幸聆听了他关于《新加坡的发展策略和发展历程》的讲座。李秉萱先生向我们介绍了新加坡的简史,英殖民地的新加坡,自治前后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新加坡,独立后的新加坡等几大价值观,全面、细致向我们介绍了新加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李秉萱先生风趣,幽默的讲座中,我了解到新加坡共有416万人口,华人占77,马来人占了11,印度人占了9,欧亚人占到了3。由此新加坡融合了多种文化,并称自己是国际教育的总会。用新加坡主席李光耀先生的话说,他们是世界的“中间人”。虽然新加坡是弹丸之地,仅有682.3万平方公里,但是新加坡人从不抱怨,争取空间,每个人都是新加坡不可缺少的资源。新加坡的五大价值观令我印象很深,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助,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从他们的价值观中我们也不难理解这个城市的经济为何如此发达。通过介绍,对新加坡有了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我开始喜欢这个城市了,并迫不及待的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它。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午饭,只吃了一点点,但却花了二块半新元。下午两点就坐车回家了。又进超市一通购物,晚餐当然也是很丰富啦,吃得我们几个直叫回家要长胖。晚上七点半,房东来查我们的身份。房东是一对五、六十岁的夫妻。和蔼可亲,说话声音很小,温文尔雅,相当客气。回忆这两天所见到的新加坡人,他们都静悄悄的,就连在路上的学生回家都是安安静静的独自走路,即使是两个人走也像是在窃窃私语。他们查我们的护照和签证,足足有两个小时,可见他们的耐心与细致。临走时,他们还小心翼翼地拜托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的家。七月七日 在新加坡的第三天 晴今天参观考察,去的是新加坡建房发展局(HUB)和晚晴园。在建房发展局,我们更具体的了解了新加坡的居住环境。新加坡70的人住在国家修建的祖屋中,仅有30的人住在私房里。祖屋新加坡人一生仅能买两次房,这是国家给予的福利房,购买仅需要几万新元,但仅提供给新加坡人购买。而私房却要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但里面的配套很齐全,有游泳池,烧烤台,网球场等等。展厅从30年代到未来构想的房屋一一呈现出新加坡人居住的环境、条件。他们的房屋看起来很漂亮很新的原因是,每五年他们就会有一次大修,从外墙到屋内的洗手间,并不断完善一些设施,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如增加一些走廊,花园,儿童游乐场所等设施,这些费用全由政府出。未来准备设计一种全智能的房子,进屋后所有家电便自行运作。并打算创建小路网络,让整个国家城市的社区通过小路互相连接,通过跑步就可实现到达每一个社区。 在看过国立学院的宣传片后,助教Jack带我们参观了国立教育学院。整个学院由六幢白色的大楼(block)围绕,每幢楼有专用,如第一幢是讲座室,专门听讲座的地方,而第二幢则是上课的地方,第三幢是科学,艺术教学楼,第四幢是教师办公室,第五幢是一个空层,他们没有用第六这个编号,则是直接到第七幢,这是图书馆和餐厅。接着大家分别参观了各幢大楼。只要是上课时间,每天10:00是上午茶时间,提供咖啡,奶茶以及各种好吃的点心,非常丰富,今天我们就吃到了新加坡著名小吃咖喱饺。中午来到图书馆上网,终于可以将信息发回中国了,但只能用e-mail。 下午12:30分正式开始第一节课,由Mr Wang为我们上的阅读。他讲了这次培训阅读课程的总体安排,并分析了中国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他很象一个英国学者,讲得很细致,很清楚。他原来也是华人,到新加坡有11年了,所以对中国教育应该来说很了解。 |
转自:http://www.njxxyy.com/bbs/viewthread.php?tid=39614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