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4月15日荷兰之行第二天风车村+神秘羊角村 |
[游记]4月15日荷兰之行第二天风车村+神秘羊角村 |
2008-06-10 live.com |
4月24日 415 -- 加油加油,还有两天就写完了,一定要完成!! 4月15日,今天的行程并不是很紧凑,早上去风车村,因为是专为游人而设计的,所以估计也就是拍拍照片而已;尽量留出时间去羊角村,根据穷游网上介绍,看来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今天3个人买了春之旅的火车票,准备大规模转战了。 经过昨天的长途跋涉,今天早上终于在5.45分到达了市中心,我们的根据地。因为时间还早,所以趁此机会欣赏了一下,红灯区的早晨--仍然有橱窗女郎在工作,不过已经不像晚上那样,站在橱窗里作为展品了,她们中有不少走出橱窗,或是向外探着半个身子,跟客人讨价还价。甚至有的,半倚着门,点燃一支香烟。无意中,和一个女郎目光交接,我的眼神一阵慌乱,谁知她向我亲切的一笑,并和我们简单问好。一切进行得如此自然,完全没有任何尴尬,虽然她穿着三点式,摆着很惹火的姿势。就是这样,在清冷的初春早晨,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橱窗女郎,和两个观念传统的亚裔女孩儿,用蹩脚的英文,互道早安。 之后顺利与住在市中心的同志会合,踏上了去往风车村的行程。风车村很美,运河,小桥,风车,荷兰式的房子,大片的农庄,牧场上的牛羊鸡鸭鹅。最引起我兴趣地还是它的各种小作坊,奶酪,木制品,绣花,杂货店,传统服装,风车,种种,种种,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是假期,而且是非常早的早晨,只有一个奶酪作坊开张了,它虽然是以卖奶酪为主,但主人很乐意向你介绍奶酪的制作过程,以及各种不同口味,并且拿出几十上百种奶酪让人品尝,直到味觉疲劳为止。我最后,傻傻的把一种叫honey skin cream的东西放到嘴立尝,被同伴们大肆取笑一番。这些小作坊,就相当于小的博物馆,向游人展示着荷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风车村当然也就是个微缩的荷兰乡村了。其余的事情,不出所料,照相,摆Pose. 接着,转战羊角村,做错车,但是有巧遇了我们团体的第四个参与者Alan。Alan,来自中国的独自旅行者,我们团体的第四名成员,一同做错车,一同游览羊角村,并共进晚餐,被我们称为大哥(因为实在比我们大太多)。 羊角村,是我的旅行中的又一个亮点,神秘而值得期待。穷游网上,是这样介绍羊角村的:因为村庄的先民在挖掘泥煤时意外挖到的大量野羊角而得名,羊角村是当时欧洲西北部最大的泥煤区,村庄中的居民为了挖掘出更多的泥煤块以外卖赚钱,而不断开凿土地,天长日久便出现了一道道狭窄的沟渠。特别是在18世纪及以后大量挖煤的年代里,又恰逢1776年和1825年的洪水泛滥。大量洪水蔓延沟渠,人工的河川水道也就如此形成,并造就了羊角村今天的水乡景观,使得这个小村庄最终得到了‘绿色威尼斯‘的称号。后来,居民为了使大型的船只能够通过和运送物资,便不断将沟渠拓宽,从而形成今日运河湖泊交织的美景。 羊角村的美,名副其实,一点也不张扬,水道曲折,颇有曲径通幽之意,转过主要的水道,又展现出一片不同的风景。我们租了船,自己开,幸好Tony把他的驾车技术运用到驾船上,让我们的船平稳轻快。于是Tony也得了舵手的雅号。 村子被水隔成一个一个小小的Island,却又被水连成一个完整的村落。每个Island上面,都有一个独立的小房子,每个房子相对独立,有自己的花园,停船港湾,和与别的房子连通的桥。每个都与众不同,显示出房主独特的审美和个人喜好。我对房子本来就痴迷,加上职业病,恨不得瞬间就拥有足够的钱,在这里置地盖房,过上小地主的生活。不过,不光是我,想是去过那里,见过那景致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于是我的人生理想中有多了一件事情(上次旅游途经摩纳哥,是想要一艘游艇)。
|
转自:http://chenxiaohan1.spaces.live.com/blog/cns!ACFDC9D0ECD3AF!653.entry3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