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昆明印象之昆明的景点 |
[游记]昆明印象之昆明的景点 |
2008-05-22 sina.com.cn |
(一不留神,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本来是作为重头戏要写的昆明的景点,随着时日的推移,居然成了只鸡肋。自己告诉自己:还是写一点吧,不然,天长日久就更模糊了。 最近真的是太忙了,凡事有政府的介入,就搞得劳民伤财。首届煤炭博览会的筹备就是个最好的证明。但是,没办法,我们还得为政府争面子。) 1.跃龙门 去西山森林公园,不是因为离海梗近,好一睹皇马训练基地,我本非球迷;当然也不是为了俯看滇池,500里滇池有没有被水葫芦污染,根本也不是我这么一介小民能阻止的。我上西山的目的很简单,听说上面有个鲤鱼跃龙门,这次正巧是携子而来,自然是想讨个彩头,望子成龙喽。所以,我们到昆明的第一站,就是去跃龙门。 山路虽说不太陡,但要爬上去,也不太容易。因为气候湿热,窄窄的石阶上布满绿苔,不时飘落的雨滴更增加了上行的难度。为了确保安全,我们一家排定了行进的顺序:上楼梯儿子在前,下楼梯妈妈在前,滑楼梯爸爸在前,我儿子就这样一路上念咒一样,用他的双脚从山脚走到了龙门,用时差不多两个小时。 把儿子举过头顶,让他的小手亲自触摸龙门下那块已被人们朝圣一样摸得溜光的石头凸起,心里真是感慨:一代一代,原来是这样走过来的。 2.民族村里的花絮 云南民族村有点象深圳的锦绣中华,不同的是,锦绣中华里将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风情汇聚一处,而云南民族村是将云南境内的26个少数民族浓缩于此。云南真是很值得骄傲,26个民族中有15个是云南特有的,比如神秘的摩梭族、以古乐闻名的纳西族(导游说,纳西的意思是黑胖,因为云南地处高原,日照强,人的肤色黑,特别是在外干活的人尤其黑,而胖则象征着富有,所以在本地又黑又胖的人很受宠)...... 饵块: 第一次吃饵块让我想起一句话,是古人晏子说的,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确实,到现在也不明白,云南人为什么把大米面的煎饼叫饵块,还饶有兴趣地把它编入云南十八怪里广为传唱。但是口感确实不错,甜的辣的都好吃。品相也好,小而精致,但价格不菲(也许是在旅游景点的缘故?)我想,这是一款很适合放在酒店作点心的小吃。 敲钟、投币、拜菩萨、过独木桥: 现在各旅游点上,都不少了两个项目:一是敲钟,寺庙里的的钟声报平安衍化到了无处不在;二是投币入龙口(当然也有一些是金蟾口或龟口中),试试你的财运。(在北方一些地方还有龙洗:即用手搓铜盆之双耳,以盆内水溅起的水花来判断人的财运、才运)。当然民族村里也不例外,这两样东西都有。 可笑的是我的儿子。老公说:儿子,过来,替奶奶敲一下,祝奶奶健康。我儿子乐颠颠地跑过去,拿起桌上的小木锤,“咣咣咣”三下,没有敲在悬挂的钟上,全敲在了桌子上,笑翻我了。 看到石瓮中大张的龙口和龙口内外无数的硬币时,儿子没什么反应,我以为他不喜欢这此成人的游戏,结果直到我们坐上出租车时,儿子突然说:妈妈,明天我们也换好多钢鏰喂那个龙吧。我故意问:你喜欢吗?为什么今天不呢?儿子说:我是怕爸爸今天没有钱。 我本来拍了好多少数民族的图腾,回来 后才发现,全混了,为了不唐突民族情感,就略过不提了。但是我记得有两个供奉释迦牟尼的,是要求脱鞋入佛堂的,我儿子大概天生有佛缘,很喜欢一次次进殿,然后在最偏远的一个拜垫上叩头。早些年,老公的姥姥在世时请了佛像供在家里,儿子从会说话开始,就经常自个儿跪在那里念弥陀(现在念的少了,是总喜欢盘腿打坐),我们还给他起了个小名叫善果果。今天看来,有点意思啊。 儿子有民族村的另一个可笑处是过独木桥。桥离地1米左右,长约5、6米,宽约10公分,儿子在我的搀扶下勉强走了两步,我一松手,儿子直接就是一趴倒,第二个动作,从侧面着地。应变举措简单有效,我很欣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4c9b301000ach.html2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