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昆明印象

[游记]昆明印象

2008-05-22    sina.com.cn

从天津出发的时候,刚刚下完雪,好在高速没有封闭,不到2个小时到达了首都机场。从北京到昆明3个小时就到了。刚下飞机马上脱下棉衣,突出的感觉是火辣辣的太阳,一下子觉得太阳离自己非常的近。

昆明的出租车大部分是外地人,昆明本地人开出租的不多。昆明城市不大,交通比较混乱,感觉昆明几乎每条街道都是商业街,门脸不大,但是只要开门就不愁买卖。所以给人的感觉昆明人总在逛街。这样一来,交通的压力就很大。昆明有关部门为了治理交通,很多路口都不准左转弯,看似能解决拥堵,但是整体效果不好,对外地人来说,打车成本也就增加了。

昆明的公交还是不错的,昆明是公交绝对优先。因为公交车在很多路段都是快车道的位置留给公交车。昆明的公交服务也非常好,等候时间很短,司机的服务也很好,绝对没有不进站或不靠站停车的,也没有前门下车的。昆明的公交车报站清晰,转弯也有提醒,这要比天津的公交好很多,总的感觉管理水平和司机的从业素质要比天津高。昆明市民的素质也比较高,公交车上有老弱孕妇的专用座位,但是很多市民在这种座位空着的情况下,宁可站着也不去坐,要比天津市民的素质高。

昆明的交通管理水平不是很高,交通标志线不醒目,昆明的交通警察不是很敬业,喜欢扎堆闲聊,经常是路口堵得一塌糊涂,警察熟视无睹。

昆明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慵懒的感觉,节奏很慢,好像每天都在逛街,昆明的气候也很好,不愧是春城。昆明的紫外线非常厉害,也非常干燥。所以有人说昆明没有美女,每个人的脸如同东南亚人,黑黝黝的。有趣的是,昆明一天却是分四季的。因为昼夜温差在十度以上,所以造成了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街上行人穿着各式各样,年轻火力壮的穿背心短裤,老成持重些的则套上甲克毛衣。这种丰富多彩的着装和北方街头的千篇一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云南大学附近有个翠湖公园,是个休闲的好去处。要是放在天津,恐怕政府又要售门票了,而翠湖公园对市民是免费的。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栖息。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这也充分说明了昆明的四季如春。

昆明的吃食首推“过桥米线人人爱”了,这过桥米线说来还有个故事在里边。过桥米线最初起源于滇南的蒙自县城。相传在城外有一个南湖(现在犹存),湖水清澈如碧,湖畔垂柳成行。湖心有个小岛,岛上不公有亭台楼阁,而且翠竹成林,古木参天,景色优美幽静,空气清新宜人,是附近学子们攻读诗书的好地方,有个书生到湖心的小岛去读书备考,但因为埋头用功,常常忘记吃妻子送去的饭菜,等到吃的时候往往又凉了。由于饮食不正常,天长日久,身体日见消瘦,贤妻十分心疼。有一次,妻子杀了一只肥母鸡,用砂锅熬好后送去,很长时间仍角温热,便用当地人喜欢吃的米线和其他佐料放入,味道很鲜美,收生也喜欢吃,贤惠的妻子就常常仿此做好送去。后来,书生金榜题名,但他念念不忘妻子的盛情,戏说是吃了妻子送的鸡汤米线才考中的。因为他妻子送米线到岛上要经过一道曲径小桥,书生便把这种做法的米线叫做"过桥米线",此事一时传为美谈。人们纷纷仿照书生妻的做法吃米线,过桥米线从此流传开来。经过后人的加工改进,过桥米线越做越好,越传越远。过桥米线由汤、片和米线、佐料三部分组成。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鸭、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有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脆、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吃起来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营养非常丰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赞不绝口。过桥米线集中地体现了滇菜而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8cc7010002h1.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