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民族村寨 |
[游记]走进民族村寨 |
2008-05-22 sina.com.cn |
走进民族村寨-亚洲四大生态博物馆 2007-07-30 14:50:56 大中小 走进民族村寨—亚洲四大生态博物馆 自1997年至今,全世界已有300多座生态博物馆,亚洲有四座,均集中于贵州省境内。1998年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在六枝梭戛建成开馆后,相继又建成了花溪镇山、黎平堂安侗寨、锦屏隆里古城。 一、梭戛—苗族演义的活化石:梭戛生态博物馆位于六枝特区与贵州省织金县的交界处,是一个由独特文化的苗族地区。在他们之中,存在和延续着一种古老的、以长木角头饰为象征的独特文化。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延续和保留着相当古朴的文化;保持了十分平等的原始民主、丰富的婚丧嫁娶和祭祀礼仪;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精美的刺绣、蜡染。1998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中挪合作项目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立。梭戛生态博物馆保持的原始文化中,除了刺绣、蜡染外,还有梳大头髻、跳芦笙舞、用竹刻记事等。梳大头髻是梭戛这支苗族支系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传统头髻是女子在梳头时把断落的头发收集起来,用纺织机纺成线形条条,挽成发髻传给女儿。这样一代代传下去,越积越多,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头髻。芦笙舞是当地的主要舞蹈。每遇丰收年份,苗族村民都要跳芦笙舞表示庆贺。跳舞时,人们围着篝火,吹起芦笙一边跳一边绕着篝火旋转。跳舞的人有一圈的,也有两三圈的。而周围的观众有的一边拍手,有的敲着古老的乐器附和着一起唱,热闹非凡。但凡游客到此,好客的苗族姑娘必要敬酒迎送。此时,整个梭戛就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歌舞之中。 二、黎平堂安侗寨—返璞归真的范例:黎平堂安位于峰峦叠嶂之中,是一个古老的村寨。半山腰上侗族民居依山而立,灰白色的鼓楼飞檐在绿阴中探出一角,挪威生态博物馆专家约翰·杰斯特龙来到堂安考察时,不由被它深深迷住了:“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1999年12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这里将建成我国第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建寨时间无历史记载,距黎平县城75Km,全村有侗族村民800多人。寨中的特色很多,突出的有:寨中均用青石板铺就九条出寨路都有寨门,寨门上饶有风趣的对联仍清晰可见,以西向寨门为最:“堂开似虎千年保东泰安闾如狮万代守酋年 三、花溪镇山—都市里的村庄: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大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较好地保持着自身文化个性和独特面貌的是贵州贵阳的花溪。花溪镇山距离贵阳仅21Km,1994年镇山村很快融入贵阳近郊“农家乐”旅游热潮。村里有32户农户为游客提供餐饮、麻将、卡拉OK等服务,加上42艘游船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每年村民总收入上百万,高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穿过400多年的历史寨门,整个古朴环境和谐的细节可见。石板房、石板街、石板路、石板墙等及古老的民俗风情、清洁优美的环境、一派山村自然景象,组成一幅安宁、清静优闲而自得的祥和图画,与城市喧嚣、嘈杂、繁忙的局面形成极大的反差。这就是吸引都市人的地方。建立镇山生态博物馆,为研究城市范围内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提供活的标本。作为贵州布依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地,其研究意义和价值也正在发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6371901000916.html3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