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山陵园恢复建设 南京旅游、交通攻略 |
[游记]中山陵园恢复建设 南京旅游、交通攻略 |
2008-06-10 lvy.cn |
中山陵园恢复建设 抗战期间,南京沦陷,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民政府的一个常设机构也迁往重庆,仅留下总务处 5名;12作人员,其余职员疏散。凡疏散人员在重庆的,每个月发给津贴50元。留职人员按原薪四成发给,主要 工作是保管陵园档案和基金。八年抗战期间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只开过三次会议,其中包括两次常委会。1943年8月林森在重庆逝世后,他的陵墓也归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兼管雇工役二人,常驻林森墓,负责清扫陵墓、灌浇花木等项工作。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出后,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立即着手准备回南京复员。1945年8月23 15I,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在重庆孙科公馆召开了常务委员会,讨论回南京复员之事,决定立即回南京复员,先派总务处处长林元坤和会计室科员黄维宁赴南京接收,并立即通知原疏散人员前来登记复员。不久,又派出吴敬立等第二批回宁接收人员。他们回到陵园后,令汪伪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留守的钱翔荪造具清册,并一一点交清楚。果园及畜牧场还驻着日军,林元坤等不便接收,只得先由新六军接收,后经一再交涉,才归还陵园。 1946年7月1日,总理陵园改名国父陵园。7月10日,国民政府特派张静江、于右任、宋子文、孔祥熙、戴季陶、孙科、陈果夫、吴铁城、居正、张继、邹鲁、王宠惠、邵力子、邓家彦、李文范、马超俊、刘纪文为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并指定张静江、于右任、孔祥熙、戴季陶、孙科、陈果夫、马超俊为常务委员,后来,又指定孙科为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主席委员,负责执行会务。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下设秘书室、会计室、园林处、拱卫处和一个北平衣冠冢留守处,以林元坤为秘书,园林处处长为沈鹏飞,马湘任拱卫处处长,谭惠全为北平衣冠冢留守处管理员。园林处下设森林、园艺、工程、总务四个科及一个植物园。 抗日战争时期,中山陵园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战后统计,陵园原有的建筑物中,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原警卫大队部办公处、原园林组办公处、植物园办公处、十所警卫派出所、七处园林组分区办公处、花房温室、奉安纪念馆、永慕庐、桂林石屋、永丰社、中山文化教育馆、四方城原蒋介石的私人别墅以及陵园新村的全部公馆别墅等,都已全部损毁。其余中山陵墓、谭闿墓、阵亡将士公墓、革命历史图书馆、藏经楼、音乐台、明孝陵、天文台等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些建筑物全部修复需要相当大一笔经费。
|
转自:http://www.lvy.cn/guide-lvy-gonglue5661.html4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