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衣巷和江南贡院-游记攻略 |
[游记]乌衣巷和江南贡院-游记攻略 |
2007-07-16 ctrip.com |
到过南京的人,提起夫子庙与秦淮河,没有不晓得的。还有徐志摩朱自清的文章,更是给它添了几分浪漫。再有江淮名妓董小宛的传说种种,使得这脂粉文化中的秦淮两岸愈发显得迷人了。 如今事过境迁,夫子庙一带成了南京最大的杂烩市场,旅游工艺品,小商品,花鸟鱼虫,廉价服装等等应有尽有,高大气派的仿古建筑饭店一家挨着一家,侯人光顾。秦淮河也再不是花船来往,骚客云集的地方了,现代工商业巨人肆意役使着他,使他变了颜色,风光不再。毕竟还是票子比较实惠,闲情逸致填不饱肚子。似乎很多城市都有象夫子庙这样的所在,例如无锡的南禅寺,上海的城隍庙。不过夫子庙和城隍庙比起来,热闹程度及规模都逊色许多,也没有什么特色小吃之类,雨花石等工艺品又比别处贵,所以去过上海城隍庙的,此处大可以略去,要说这里还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地方,那就是乌衣巷和江南贡院。乌衣巷 江南贡院和乌衣巷隔河遥遥斜对的就是名闻遐迩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科举制度是隋文帝创立的,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考试制度本身比起推荐制度来说是不小的进步,但考试的内容对于合理选拔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注重全面发展,后来考试的内容逐渐单一化、教条化了,因此选拔人才的作用就越来越弱了,清朝出的几十个状元,绝大多数都是碌碌无为终其一生。以前听很多人讲古代进士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古代进士的名额非常少,只有几百名,竞争很激烈,当然那时人口少,读书的人也少,不过一旦考上,待遇却比今天的大学生好得多。不要说进士,考上举人就有官做了,相当于科级以上的公务员。若是进士,最小也是个县长,至于状元,直接就进了中央了,而且中央还为之举行盛大的游街庆祝活动,一个时期内都是全国的头位新闻人物。今天社会进步了,人口比以前增加几十倍,上学的人数增加的更多,大学招收名额也已上升至百万,当然竞争依旧激烈,但考上之后,短暂的喜悦过后就是高昂的学费和就业的艰辛。不过有一点到是今古不变的,就是有钱总是能上学,能弄张文凭的。和如今相比,当时的考试条件很是辛苦,一场考试有三天,自带干粮,吃主全在狭窄的号子里,在考场大路两边由若干排小弄堂,弄堂内有一溜大约高五尺,深三尺,宽四尺的小砖房,叫“号子”,号子的墙上有上下两道槽,嵌两块板,曰“号板”,白天一块嵌在下面用于坐,一块在上面当桌子答题,晚上将两块并作一块即可睡觉,饿了啃干粮就生水,上厕所在弄堂尽头,考试期间不得离开弄堂,简直比坐牢还难受。现在考试的内容比以前多了,每门课的考试时间却只有几个小时,考试期间或住家里或住宾馆,车子接送,家长相陪,至于饮食,自有家长想方设法做的营养丰富味道可口,还有名目繁多的补品,简直是神仙日子了。若是在古代那样的环境,不知我们的天之娇子们能有几个坚持下来的。江南贡院最有趣的算是号子里根据古代考生的各种情形做的仿真人物了,有作弊的,有夹带的,有抓耳挠腮的,有愁眉苦脸的,有屡试不中的老头子,有春风得意的少年郎,还有号子里碰到毒蛇心惊肉跳的,碰到失火惊慌失措的,种种形状,不一而足。每人身后墙上还配有一首饶有风趣的打油诗,令人或是同情,或是憎恶,或是忍俊不住,或是啼笑皆非。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663362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