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arlanddon(don), 信区: ProAndCon 标 题: 南京路游记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5年10月02日04:19:28 星期天) 十一晚,与友同游南京路。 从人民广场进,至路口,四处人流汹涌,所见之处,皆游玩之人,浩浩荡荡,无以数计。 如此胜景,今生未见,只恨吾眼界之狭隘,不能观之全貌;欲感同身受,乃与友从众,东 向步行,直至外滩。 一路之上,商厦林立,千姿百态,其上霓虹闪耀,颇为夺目;其下笙歌处处,佳音靡靡。 然此时所有建筑、装饰、设施一无可看,皆商贸之所,南京路寻常之物,不足道焉。 此时当观步行之人! 人流之众,自不必言。吾虽每一步小心翼翼,仍不免踩到前行着,连忙道歉;友紧挨一人 ,其后一人拍其肩,其转头怒视于友,友愕然,只得无言。两事正当同时,吾称之“摩肩 接踵”恰如其分。人群之中,或有停留购物者,而游者居其主流。游者之中,或西行,其 步履匆匆,先游而后返者也,而东行者居其主流,以数万之众,缓缓前行,规模空前,仪 态万千,不可不详述。有举家出动,妇孺提携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路旁有奇观,母 呼小儿同赏,其父乃负其项上,指点方向使观之,犹如鹤立鸡群,小儿一惊一乍,童言即 出,全家哗笑,家庭融融之态,溢于言表;有情侣对对,正趁此拥挤之时,亲密无间,打 情骂俏,亦为一景。此外,有如我之朋友同行者,有默默独行者,有兜售气球国旗等之小 贩,每过一路口,又必有警察或治安军人凛然列队,故作严肃之态。偶而见窃者穿行,乞 者哀求于路旁。有烦躁者,有呼唤者,清歌者,奔跑者,追逐者,放声嬉笑者,有摆弄相 机忙于拍摄者,有立于高处远望者,有接电话无暇四顾以致撞人者,有拿各式气球棒打人 取乐者,等等等等,姿态各异,无以类属,虽有旷世之画家不能绘之全貌,有天才之音乐 家不能全辨其声,纷繁之势,原来只是百姓故事。游者之共性,在于笑颜,无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此时皆同游而乐。往观吾国吾民之历史,有如此群体自发 终至于外滩,见浦江波光粼粼,映照两岸几分光影,波涛或许当年涌,此刻只闻汽笛声。 楚地有名教授杨叔子,善演讲,其言辞激烈恳切,听者为之动容,吾甚敬之。其演讲有特 色,欲结束时,常大声放言:“到我们湖北武汉,不能不上黄鹤楼,黄鹤楼看什么:看大 江东去。大江东去会有曲折,会有回流,会有艰险,会有鱼龙混杂,我看浑黄长江水,泥 沙俱下,(什么死猪死鸭都有);我国的发展就是大江东去,必定会有回流,艰险、曲折 ,鱼龙混杂,但是任你什么困难艰险,挡得住滔滔江水东去之势?!”每至此时,莫不掌 声雷动,久久不息。而吾为此言之宏大气魄所深深震撼,终生难忘。 嘻!吾观此时之南京路,颇有大江之势! 邓某次日拙笔,不当之处,望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