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7年春节南京旅游杂记 |
[游记]2007年春节南京旅游杂记 |
2007-08-31 ctrip.com |
2007年春节南京旅游杂记 2007年2月18日到24日,我前往南京和扬州旅游,行程2700多公里,感觉不错,度过一个美好的春节假期,以下简单记述一下旅途的经历。 一、买票和坐车 今年春运感觉和往年都不一样,自从官方发布消息说火车票不再涨价,今年的火车票就异常地难买,我去了几次火车站买返程票,结果一无所获,而去年是很方便地就买到了,看来今年的旅途的困难比较多。买初一出发的2553次车票倒是还算方便,我是2月10日去北京站买的,还算顺利。 2月18日晚上正式出发,到北京西站也很快,路上没有什么人,火车站人也不多,但是当天仍然能看出与众不同,例如初一的1625次就严重超员了,我们坐的2553次人也很多,硬座车满员,硬卧车也只有少量空余铺位,后来路路续续也补满了。也许是服役很长时间了,2553次的老YW22B卧铺车锅炉始终烧不热,虽然列车员已经很努力地烧了,但是车厢内温度还是很低,有传闻说2553次不久也要换空调车了,看来以后能坐的绿皮车是越来越少了。 2月19日8:06,2553次正点到达郑州站,很难得啊,本来到新乡的时候晚点了10分钟,但是最后还是追回来了。我们赶紧跑到隔壁站台去坐N398次,这天的N398次上座率超过了八成,N398次套跑N351/2次,编组是双层空调软、硬座和YW22的硬卧,折扣二档票价,从郑州到开封只需要9元,不过列车上没有补票的,我和很多旅客找了半天都没有人给补票,最后只好下车后在开封站出站口补票。其实2553/4次完全可以延长一站到开封,也方便了去开封这一豫东重镇的旅客。 我们在开封只停留一个白天,目的是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所以我们一下N398次就赶紧排队去南京的车票,虽然是初二,但是售票厅里仍然人满为患,5个窗口全部开放,但是每个窗口仍然排着40多人,19日10点在开封站可以买到当天卧铺的车次不多,K154次只有软卧,K60次有硬卧,但是我觉得太绕远,1708次和2306次有硬卧,但是都限售杭州一站,另外有卧铺的还有1433次和1488次,其他车次都没有对号的票。吃过午饭再来排队,还是人很多,排了半小时后才到窗口,仍然1708还是限售,2306的硬卧已经卖完,于是我下决心冒了一次险,晚上直接拿行李到火车站来,赌一赌,初二哪能有这么多人就出门。晚上开封站只开2个窗口,每个都排着50人左右,我排了快1小时才到,这时已经是21:30,距离1708次开车只有2小时多一点时间了,此时再看,1708次软卧、硬卧、硬座全部有对号票了,看来开封压票压得够厉害!上车后发现,1708次的3车14-20组(共21张)是开封预留,开车后尚空余3个上铺、1个中铺、1个下铺。 2月20日1708次晚点5分到达南京站,这是我第一次到新南京站,感觉很不错。不过接下来几天买票是很不顺利,我们先乘地铁到张府园站,锦江之星新街口店入住,然后从三元巷站坐16路到南京西站,准备买23日或者24日北上回北京的车票,但是形势很严峻,连1478次都没有对号票,尝试买异地的Z30次和T157次,也都没有。当天旅游完毕后到了南京站,同样是什么票也没有,一问66次,售票员看不都看,直接摇头。 2月21日晚上回来再到南京站看,23日有到沈阳的临客L120次,限售汉沽以远,24日的L120次是去长春的,限售沟帮子以远,24日的K76次有硬卧,限售抚顺城以远,另外几天内北上的有硬卧的车次只有2556次和1228次,其中1228次限售塘沽以远,常州到北京的A472次是全列硬卧代硬座的,有座位。其余所有车次都没有硬卧了,进京的Z50、T66、1426、1478次都没有硬卧,23日的T66次有软卧。本来我都准备开车前再尝试的,但是23日早上我游玩路过南京南站的时候,偶然想排一下队,结果发现当天的L120次解除限售了,于是就买到L120次去天津西的硬卧,折扣二档,下铺196元,原本还想尝试通票,但是担心南京经由天津西到北京没有经由,就作罢了。23日晚上到南京站的时候,还特意去售票厅看了看,每个窗口都排着50人以上的队伍,票额显示屏上居然显示24日1478次有硬卧,很让我诧异,看来1478并不是非常难买的,车站也压票的,23日我还看到南京站2日内还有K25等很多南下车次有硬卧,也很让我惊讶。 2月22日这天去了扬州一次,本来想买K382次,但是连站票也没有,太奇怪了,只好买晚一些的N898次,有座位,南京站晚点10分钟开车,人并不多,10车估计是扬州预留,大约只有20多人,其他车厢也不满员,空余不少位子。到扬州后,排了一会队伍,售票员态度很不好,经常也不看看计算机就说:“没有票了,下一位”,看的结果是只有22日(初五)Z30有硬卧,后面的全没有票,一直到3月1日才有软卧,只好放弃。下午游览完毕回到扬州站,发现22路和26路和一年前走的路线不一样了,都绕大圈子到扬州站,我是17:00到的扬州站,排队15分钟买了2张N896次,有座位,不过看到K224次还有座位,于是立刻签K224次,结果发现比N896次贵了1元,仔细一看车票,原来N895/8次是100公里到南京,K224次是101公里,刚好差一个计价区间,于是贵了1元。赶紧进站,K224次是广铁的车,好破旧的25G,居然还不折扣,列车员多数是华南农大的学生,穿着黄色的制服,很抢眼。K224次一路速度还可以,不过在快到南京的一个小站停车20多分钟,避让对面开来的一列去扬州方向的BSP类的车,不知道是多少次。 2月23日晚坐上L120次回天津,22:10准时开车,我看了一下,从南京开车后,L120次硬座车基本满员,硬卧有大量空余,我所在的8车都是南京的票额,上座连一半都不到,我的这个格子里面只有我们2个,但是就是有这么多的空铺,车站居然还限售,太不可思议了。这天的L120次还不错,沈阳局的车,02年的塞拉门YW25G,还算比较新的,就是速度慢了一些,尤其是在济南以南的路段。L120次在泰山之前都没有上什么人,我这个格子也始终是2个人,享受了一把软卧的待遇,但是从泰山站开始就大量上人,泰山站开车后,我们这个车厢一下子补了好多铺,等到了德州开车后就满员了,看来山东到东北的人还是很多的。一路上会了很多列车,其中在兖州站看到晚点的1227次和K187次,非常严重地超员,节后东北进关车真是不能坐啊,还在天津西站看到T31次,也是非常严重地超员,但是也有很松的,例如在某站避让2582次,硬座就不满员。 2月24日17:23,列车晚点5分钟到达天津西站,下了很多人,马上买回北京的票,由于是初七,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担心天津北站和天津东站回北京的车次超员,于是就准备直接从天津西回北京,来到售票厅,看到开了4个售票口和1个签字口,每个窗口大约有30多人,可是我看到我排着的这个口出来几个人后就不动了,仔细一看,原来有2个窗口的售票员不知道去哪里了,还有1个窗口有一个警察占据窗口位置,让售票员给挨个打南下的车次,什么K33、1477等等,看看有没有卧铺,打出卧铺后警察还不断打电话:“姐姐,XX有卧铺了,要不要?”,半天不走,后面的人干瞪眼也没有办法,最后只有1个窗口有人卖,但是我看排在前面的人都不买票,干站着,还有拿马扎的,于是我意识到这可能是等晚上某个时刻放票买预售票的,我马上直接到窗口对前面的人说我买当天票,然后直接对售票员说买两张L198次,售票员一愣,问我说多少次?我说L198次,她这才打了一下,看来天津西买L198次到北京的人还是少,售票员也不熟悉。在此要特别鄙视天津西站,买个票也这么费劲,也不说明一下,结果让排在队伍后面人傻排。警察非但不维持秩序,自己还抢窗口,和售票员谈笑风生地买票,整个售票厅里票贩子公然活动,场面有些混乱。 L198次是上海局的车,18:57正点到达天津西站,大约有5个人检票上车,出地道口后正好对着餐车,后面是一节硬卧,我一看是硬卧代硬座的,感觉很高兴,不过后面几节车厢是硬座,我上车后列车员让我们往后走,我说你这不是硬卧代座吗?他说后面空,可是我走了两节发现不对,后面的人也很多,于是折返回到硬卧找了个边座坐下。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我上车前拍了车牌,被列车长看到了,我们上车后他走过来问我是刚上的吗?对我们的服务是不是有什么意见?有的话可以向他反映,我说我只是习惯拍我坐过列车的车牌,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L198次正点19:24从天津西发车,但是一直到19:36才发车,然后一路飞跑,最后21:19进了北京站。这个车人还是很多的,天津西下了有好几百人,但是上车后仍然是基本满员的,听口音多是安徽和山东的人,上海和江苏口音的人很少。很庆幸坐L198次回来,后来上网一看,天津东站和北站初七回北京的人那是相当地多啊,都没有位子了。到北京站出站也很费劲,地道里全是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半天才出去,地铁人也多,已经完全恢复了往常的景象,外地人都回来了。最后22:15到达玉泉路站,赶紧打车回家了,终于回到温暖的家了。 二、旅游、住宿和饮食 此次出发前特地请教了南京的站友,最后选定了锦江之星新街口店,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新街口这个店应该是原来的南京市彩色印刷厂改建的,距离市中心很近,但是又不是在闹市区,周围地铁和公交车很方便,我很满意,这家店在锦江之星南京分店中房价是最贵的,标间定价189元,春节期间通过网络预定优惠至180元,我用会员卡打折至162元,还算可以,就是没有餐厅,吃饭要去外面吃,稍微有些不便。其实南京类似的旅馆还是很多的,另外还有如家等一些连锁酒店,一切模仿如家的传家连锁酒店等等,住宿相对还算便利。 本次出发先后到达了3个城市,另外还经停天津,其中在开封短暂停留一个白天,期间去吃了一次著名的涮牛肚,味道真的不错,在北京就吃不到了。在扬州吃了一顿午饭,吃的是扬州八怪纪念馆北边的一家永和豆浆,味道还可以,本来想吃扬州炒饭的,但是人多,没有找到正宗的地方,只好作罢。在天津仅仅是路过,本来想吃的,但是西站周围没有任何饮食摊点,K、M等都没有,只好空着肚子回北京吃。 南京我一共呆了3天3夜,总体感觉南京的餐饮业有些两极分化,一路看到很多高档餐饮,经济实力不足,没有敢进去,但是小的店铺很多都是在春节期间关门的,可能没有多少人,本来想找一些类似北京郭林、大鸭梨这样的中档家常菜饭店,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最后吃的是K、M、永和、大娘水饺等,要么就是自己去超市买东西回旅馆吃,新街口百货大楼地下一层的美食街还是很不错的,吃了很多东西,什么鸭血粉丝汤、牛杂汤等等小吃。 这次旅游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小吃是中山南路和淮海路交叉路口东南角的一个饮食摊,卖一种叫做“梅花糕”的点心,很便宜,只卖1元1个,以前没有见过,感觉非常好吃,是一种类似蛋筒的点心,里面是豆沙馅的,上面是面做的,上面撒着葡萄干、红枣、小元宵、青红丝等等,这三天里我一共买了8个,最后临走的时候还想吃,但是再去的时候已经卖完了,新的还没有做出来,于是带着一些遗憾离开了南京,下次去争取再找正宗的店铺多吃几个。 其实这些城市以前我都去郭,只是这次是和LP一起去的,所以又玩了一遍,感觉门票现在很贵啊,在开封,连出租车在春节期间都要涨价50。在扬州,瘦西湖门票是60元,大明寺门票30元。南京也不便宜,中山陵和灵谷寺现在是一起的,门票80元,本来还想去明孝陵,后来体力不支,就没有去,总统府40元,里面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旅游的,中华门要22元,秦淮河游船要60元,夫子庙好像是35元,感觉不值,于是没有进去,瞻园算便宜的,15元,进去后发现有N多旅行团在里面,鸡鸣寺要10元,香火很旺盛,最后连门票都卖完了,把香火券当门票用。还去了一些免费的景点,例如南京大学等,确实很不错,还是老建筑看起来比较有味道。3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觉时间有些短,另外冬天梧桐树没有叶子,希望以后夏天能有机会到南京旅游。 三、对南京公共交通工具的感受 本次是我第四次到南京(路过的不算)。第一次是2001年春节,从杭州坐1592次到南京,一个雪后的冬日,玩了一天,晚上L232次回北京。第二次是2002年8月,因公出差,在小行住了一个月。第三次是2004年8月,停留了一天多。和以前相比,本次到南京,南京的公共交通工具给我留下以下深刻的印象: 1、地铁很好。这是我第一次坐南京地铁,感觉非常不错,可能是因为在春节期间,乘坐地铁的人不多,几乎每次都能找到座位,车辆好像是法国进口的,很宽敞,运行也比较平稳,车内空间大。南京地铁的票价很便宜,2元起价,可以坐7站,发车间隔也不大,速度也很快。我觉得性价比很高,从火车站到我住的张府园,坐地铁2元,坐33路也基本是2元,可是33路每次都人很多,于是我选择了地铁,很奇怪,为什么有的南京人宁可坐地面的33路也不坐地铁。地面堵车还厉害,如果北京地铁能有这么便捷就好了。南京地铁的自动售票系统也不错,用起来很快就上手了。地铁的出入口都有电梯,指示标志也比较奇怪。唯一感到不便的有两点,一是人工售票速度慢,22日晚上从南京站回张府园,由于已经很晚了,只有到小行的车了,地铁南京站里的自动售票机停止工作,大家都在排队买票,但是车站只开了一个窗口,速度比较慢,二是我在南京地铁里没有发现厕所,结果每次都是到旅馆上厕所的。 回北京路过天津,体验了一把天津地铁,和南京相比,天津地铁就差很多了,西站有的上下站电梯还没有修好,指示标志不很完善,票价居然比南京都贵,虽然也是2元起价,但是只能坐4站,天津地铁间隔也很大,和我小时候坐的天津地铁有一拼,我居然等了15分钟才等到,太FZ了。天津人民有了地铁也不幸福。不过北京人民就更不幸福了,人多,票价贵,车厢简陋,所以在北京除了紧急的事情,我一般不坐地铁。 2、南京的公交车中空调车数量很多,比4年前大大增加,我2002年来的时候空调车还很少,现在来南京,感觉空调车的比例可能都超过70了,某天我在新街口东站等3路去总统府,印象3路没有什么空调车的,结果一来2个都是空调车,没有办法,只好上车,坐两站花了2元。在中山陵,我只看到一辆游1路普通车,其余全部是空调车。9路也是空调车居多,不过我还是等了普通车坐。南京的空调车和北京一样,现在也没有开空调,至少我没有遇到一个开空调的,并且有相当数量的空调车应该更新了,例如我看到游3路还有8米长江空调车在运营,还有一些空调车似乎是从普通车改装来的,也应该更新了。 客观的说,这几年南京还是换了不少新车的,例如2002年来,我还看到8米的车,例如NJC6800系列,这次没有看到,例如304路什么的现在都换大一些的车。南京的普通车当中有些线路的车也显得比较陈旧,例如38路,车辆和2002年我看到的一样,应该退役了。我还坐了一辆软座的34路,座椅上有凉席,看样子是很老的车了。有的线路车型比较多,比较复杂,例如我坐33路,有空调的,有普通的,还有双层的,感觉应该统一起来比较好。 3、公众出行成本比较高。我印象2001年到南京的时候,南京还是有月票IC卡的,40元可以刷90次(或者120次),空调车好像算2次,当年中央门汽车站南面的一个充值点排着很多很多人,很壮观,给我印象很深刻。后来2004年到的时候已经是取消月票了,这次来发现刷卡每次0.8元,空调车1.6元,如果是经常坐车,那费用也很高,另外现在经常看到空调车,出行成本很高,我从大行宫家乐福到我住的三元巷,坐1路换33路,两人要8元,和打车一样了,但是即使这样,车内也很拥挤,某些线路间隔很大,半天没有车,例如有三次我都想坐33路去南京站,但是等10分钟就是没有车,只好坐地铁。总体看南京人民还没有享受到高品质的公交。 4、线路布局有待完善。例如从大行宫到新街口方向的线路,要么是直接往西开的,例如9路,要么是直接往北开的,例如1路,就是没有往南开的,是没有客流吗?我看未必吧,因此我觉得线路规划还有待加强。另外可能是单行线或者是什么原因,南京公交仍然有不少是单行的,例如1路从夫子庙出来,绕了一个圈子才到新街口的,16路在三元巷有北行站,但是南行的没有,可能是走其他地段了,让我们这些不熟悉本地情况的游客还真是容易发蒙。其实这个问题很多城市都存在,北京也一样,就是看有关部门如何解决了。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5,调度工作应该加强。例如21日我从灵谷寺出来,准备坐公交车的人很多,可是游2路和游3路间隔都很大,车子也不大,还是2元的空调车,很拥挤,有关部门应该增加一些机动车来疏导游客,可是我没有看到,于是我上了一个游2路,还好抢到最后2个位子,始发站就有站着的了,沿途没有几站的就很拥挤了,又遇到比较严重的堵车,在海底世界附近堵了半小时居然没有动窝,警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空调车内空气污浊不堪,门口一位老太太最后不堪忍受,呕吐了很多,都吐到周围人的身上,结果一位中年妇女因此还和老太太的家属大吵起来,最后双方拳脚相加,差点殃及我,我赶紧下车躲避。试想,如果班次能多一些,哪至于如此,看来各地的公交管理部门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北京也这样,感觉好不到哪里去。怪不得现在那么多人都想自己买车。 6,本次特意体验了下关码头到浦口码头的轮渡,感觉不错,比坐盐浦线便捷,票价只有2元,而坐盐浦线时间比较长,还要绕弯子,我从浦口坐的盐浦线,起初开得很慢,并且招手停车,停停走走,但是过了桥北后速度又很快,和一些中巴车作风类似。23日下午4点,从南大出来,在云南路站等车,本来想坐152路前往上新河渡口,坐轮渡到江心洲看看,可惜时间不足了,担心去了回不来,就没有去,只好等以后有机会去南京在看看了。南京的出租车起价8元,后续是2.4元/公里,单价里程是比较贵的,但是相比而言,空调公交车居多,坐空调车换空调车也很贵,因此2-3人短途打车也很划算的。其他的交通工具本次没有体验,例如浦口码头的马自达,担心不会说本地方言而被宰就没有坐,走了一站地到浦口公园去坐的盐浦线。 以上就是我此次南京之行的点滴感受,这次旅行坐火车给我最深刻的就是两个字:“限售”,还好我坚持到了最后,坚持到系统解除限售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耐心有很大的增长,毅力也加强了很多,买火车票的本领又增强了一些。本次旅行,铁路里程是2737公里,票价合计452元,平均每公里票价0.1651元,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582012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