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南京()

[游记]游记——南京()

2007-07-16    zlq.cn

游记——南京(-)

科长终于被我说动了,同意到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地去考察学习。她正好没有去过,我那,借此机会看老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南去的火车。

在车上有一对老年夫妇,好像是退休的老师,在我的对面,我们很友好的和他们打招呼,可是,夫妇二人表现的很谨慎,不与任何人说话,甚至他们之间也不多说一句,多数也是点头或摇头,很难让人理解他们的行为;另外,是一个上海人,纯粹是一个酒鬼,不知从哪里上的车,补票到我们的上铺,安屯好行李,就拿出一瓶酒,一包花生米,有滋有味的在饮,我们都已经睡下,但是,此时的酒香徐徐飘来,倒觉得很想押上一口,我是不会喝酒的,也不能喝,因为我酒精过敏。伴着酒香迷迷糊糊地到了天亮,睁眼一看,所有的人都起来了,唯有我和那个酒鬼没醒,小桌上摆着一个空酒瓶,说明他昨晚喝了一瓶,我想我是被酒熏醉了。

南京很快就到了,老公已经在站台等候多时,看见他满头的汗,就知道此地很热,几个月没见老公,伶仃还不好意思有些生分。我唯一不喜欢的是,他穿了一件土黄色,我认为很难看的衣服来接我。赶紧找个的士离开这人头攒动的地方,三星级的宾馆不好找,在旅游季节标准间很少,不管怎样总算是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原因是我们答应包他的车,一切就这么ok了。到了南京自然要吃盐水鸭了,还有当地的特色菜,阳春面也是少不了的,可能是因为在火车上没有好好吃的缘故,这顿饭没有浪费。南京确实是个好地方,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很是奇特,我们在北方看不到这树种,有了梧桐树的原因,南京的美女很多。唯一不好的是,我们所住的地方正在改建,整个街道扒得破烂不堪,尘土飞扬,现在走到哪个城市都会看到这个景象。

7:00我们包的车准时来到,我们由她开车兼导游,她胖胖的,个子不高,很热情,肤色不是很好,可能与职业有关,每天在外风吹日晒,留下辛苦的痕迹,由她建议我们先上中山陵。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枢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整个墓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中山路是原来的迎柩大道,是孙中山先生灵柩南下时走过的路,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1926年动工,1929年完成。当人们沿着这条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墓道南端的三门石牌坊,上刻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二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前广场南端孙中山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 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 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 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 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

站在紫金之巅,俯首南望,密林之中若隐若现的琉璃瓦闪烁着一些飘忽不定的光芒。这座山的每一寸土地都包含着历史,2000多处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于其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不禁被这里浓郁的历史感沧桑感所震撼。巍巍紫金山,在茫茫的雾气中,在灿灿的阳光下,悄然矗立。我们站在塔楼上,照下很多的照片,景致迷人。隔着一整个南京和奔流不息的大江默默凝望。紫金山好象苍老而虬劲的守护神,千百年来一直看着这片浸润着无数历史陈迹的苍茫大地...临别时,老公建议我们在此留一张电脑特制的照片,背景就是中山陵与紫金山,照得还不错。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去成雨花台,没有买到上好的雨花石,只能在此象征性地买了几个,也不算白来。

紫金山天文台在钟山西峰上。出太平门向右转弯,循盘公路可直达。该台建成于1934年,是解放前我国唯一的天文台。上山的路上,导游告诉我们,山路铺的石头是老蒋(介石)时期铺就的,一个石头就值一个袁大头,这得需要多少人的血汗钱呀,每一个石头是六棱形,长100多公分。当时,天文台主要配备有口径20厘米的折反射望远镜和口径60厘米的反光望远镜以及一些小型的仪器。1937年日军侵逼南京,天文工作者携带望远镜主要部件迁往内地,留下的仪器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小日本留下的痕迹,我们不会忘记国耻。建国后,它藏有我国古代一部分珍贵的天文仪器,你很难想象古代先人的智慧和审美观念。还拥有我国自制的6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太阳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许多现代化的测量天体的仪器和设备,成为我国一个综合性的天文研究机构。该台开展了对太阳、恒星、行星、人造卫星、射电天文、历算、时间、天文仪器等方面的观测和研究工作,编算出我国的《天文年历》,相继发现一批小行星、彗星、耀星和变星等新天体,为开展行星空星物理、太阳系演化、恒星物理和演化等研究课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人造卫星运动理论、天文仪器制造和天体物理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天的游历生活就这样结束,我们很感谢导游大姐,南京的风景美,人更好!

转自:http://www.zlq.cn/blog/user1/merry/archives/2005/46.html17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