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南京-征文] 烟雨南京 在我没有离开家之前,我对南京并没有太多的印象。我所知道的,不过仅限为它是江苏省的省会,有着中山陵、灵谷寺、明孝陵、雨花台、玄武湖、夫子庙、莫愁湖、总统府、美玲宫、长江大桥等名胜,再有就是南京大屠杀罢了。去年,我来到江苏,在十一长假期间,去了一趟这座六朝古都,一睹它的风采! (以下内容为本人集导游所讲及文献而成!) 南京概况: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跨长江两岸,方圆5698平方公里,辖鼓楼、玄武、建邺、白下、秦淮、雨花、栖霞、下关、浦口、大厂等10个城区和江宁、溧水、高淳、六合、江浦等 5 县,其居民衍生历史,距今已有近2500年,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因此,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名称由来: 元末时期,朱元璋攻克了已改名为集庆路的江宁,改其名为应天府,到了明代统一中国后,建都于应天府,以开封为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这就是南京名称的由来。明初的南京城垣的高度在14米到21米间,城基宽14米,顶宽4米到9米,砌有垛口13,616个,开城门13座,整座城墙坚固雄伟,至今仍巍然屹立。南京虽然只做了四十年的国都,但在有明一代,它一直是仅次于北京的全国第二大城市,是江南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到了清代,南京仍然保持作为江南第一都市的地位,在前清,它的经济异常繁荣,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必驻足于南京。 秦淮河: 秦淮河古称淮水,相传是秦始皇为了破金陵(南京)之王气而开凿的。它是一条流经南京的小河,实际上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它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和民俗于一体,因古时“秦淮灯火甲天下”的景象而闻名于世。其上最古老的“长干桥”旁,公元前 400多年建造了最古老的城池---越城,是越王勾践所建,故这一带又叫“长干里”,沿古河道向西又有古石头城遗址,仍是三国时的城防工事,诸葛亮经过这里时曾写下了“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名言,所以南京又有“石城”的别名。六朝时,秦淮河更成为文人骚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都纷纷入诗,文彩风流传于后世。 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就出生在秦准河畔,王献之当年迎娶爱妾桃叶之处,今仍有桃叶渡之称。画圣顾恺之家住秦准河畔,今武定桥西。张僧繇“画龙点晴”的故事,即发生在秦准河畔的乌衣巷。李白七下金陵,写有《金陵酒肆留别》等不少吟咏秦准的诗篇。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陆游都写有关于秦准的诗。北宋的变法革新家王安亡石曾寓寄金陵。李清照的:“……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辛弃疾的:“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以及“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都写在南京。朱元璋开国南京。《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吴承恩、曹雪芹都曾寄迹秦准岸。秦淮八艳的故事,更是风情艳绝,令后来者艳羡不已。 古城墙: 南京的都城墙是中国所有古都中保存最完整的,如果到南京不看古城墙的确是一个遗憾。明代的都城南京,有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圈城墙。由于数百年的历史沧桑,皇城、宫城、外郭三圈城墙早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城墙仍然屹立。现存的南京城墙建于明代初年,它南北中华门至挹江门长10公里,东西中山门到汉中门宽5.67公里,周长33.67公里。明代的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经过3年准备,经历4个阶段共21年时间才建成的。朱元璋为了建造南京城墙曾下令5省、 20州、118县烧制城砖。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可见严格之极。明代的南京城墙分外城、内城两道,外城周长达60公里,今已不复存在,但外城的18个城门名称仍沿用至今,如麒麟门、仙鹤门等就是。内城的13座城门沿东南西北顺序为:朝阳门(今中山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金川门(又称三民门)、钟阜门(又称小东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其中的中华门城堡是南京城墙上最大的一座城门,也是中国最大的一座城堡。其瓮城由三道瓮城和四道城门组成,工程宏伟,设计巧妙,在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夫子庙 夫子庙古时候是文人墨客常来之地,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占着很重要地位的秦淮诗词。现在你绕在夫子庙的各个小巷,那里的房子还保留着都时候的双层建筑,在古代,楼下是饭馆小卖部而楼上只有窗朝街心,没有廊也没有门。现在的夫子庙是南京的休闲胜地,小吃,小店满目皆是,据说那里也是恋爱男女首选的娱乐场所。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1034年,位于秦淮河北岸贡院街。它利用秦淮河作它的泮池南岸有照壁,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1985年修复后的夫子庙古建筑群,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都改建成明清风格。 南京的小吃 南京的小吃在中国小吃业里也是一块招牌,是与广州,重庆,西安并列的名小吃城,南京的招牌小吃是板鸭和鸭血豆腐汤,我当年第一次来南京时,还不知道那是南京一绝,吃完豆腐和鸭血就把汤倒了,陪我吃饭的人大呼可惜,从那时起我就记住鸭血豆腐。鸭血豆腐顾名思义,就是鸭血加豆腐,在一个硕大的铁锅里,漂浮着鸭血、豆腐泡,放一勺辣椒油,再混上一卷粉丝,几点姜丝和小蒜,鸭血是软的,豆腐也是软的,粉丝也是软的,都是软的,软在嘴里,爽在心里。第二道小吃是桂花鸭,这是南京特有的盐水板鸭,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肥鸭子,而是一种几乎没有肥油的瘦型鸭——樱桃骨鸭。它的做法和一般盐水鸭不同,工序要多。 金陵山 据传,楚怀王灭越国后,曾在此地钟山埋金以镇“王气”,是以钟山又称金陵山。真正在南京建都的是东吴的孙权,当时诸葛亮来东吴商讨共拒曹操大计,见到此地说:“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建议孙权在此地建都,于是孙权在今南京城的位置建起建邺城,在旁边的石头山上建起石头城,西临长江,南控秦淮河的入江口,作为建邺城的屏障。中间有一段时间,孙权曾经迁都武昌,受到了江东大族的反对,民间流传着“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的说法,不久不得不又迁回建邺。西晋初年,晋军攻陷建邺,三国合一,刘禹锡有诗道:“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中山陵 中山陵坐落在钟山东峰小茅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陵墓就是一个整体的艺术品,从山脚到山顶,是雪白的长梯,在两旁暗绿的丛林笔直的延伸上去,在白和绿之间,点缀点点蓝色的琉璃瓦,令人肃穆。走上去才发现陵墓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墓道南端的三门石牌坊上刻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石坊前广场南端立有孙中山的遗像,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陵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石阶共分八段392级,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才悟出<<总理遗嘱>>中有关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的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建国大纲> >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深五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莫愁湖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外。原是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后长江逐渐西移,形成了一些大小湖泊,莫愁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的名字由一个动人的传说而来。相传南北朝时,有一个美丽而聪慧的姑娘叫莫愁。她15岁嫁到金陵卢家,夫妻恩爱家庭美满,后来因为打仗,丈夫被征兵戍边,一去杳无音讯。她为能够见到日夜思念的丈夫,就化做一泓湖水,希望随长江流到他的驻地白狼河。后人为了纪念她,将此湖称为莫愁湖。梁武帝为纪念她还做了一首七言古诗《河中之水歇》,刻在郁金堂院落的墙上。 如今的莫愁湖被辟为公园。大门上“莫愁湖公园”五个字是郭沫若所题。进大门正面是座假山、水池和喷泉,著名的胜棋楼就在后面。它坐北朝南,是一座古朴的两层建筑,楼上悬挂着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达奕棋的画像。楼外两侧槛柱上的楹联云:“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传说是朱元璋和徐达下棋之处,朱元璋以莫愁湖为赌注,结果徐达赢了棋。莫愁湖在明代为徐氏产业倒是事实,但徐达想必是不敢冒味取胜于皇上的,莫愁湖多半是朱元璋赏给徐达的。 胜棋楼西侧是莫愁女故居——郁金堂,其西是南北两厅,东西有回廊环绕的赏荷亭,中间是荷花池,池中石上有一座二米多高的汉白玉莫愁女塑像。只见她手挽桑篮、长裙曳地似凌波仙子款款而来,一对如怨如诉的双眼仿佛向四方游人诉说她的不幸。 玄武湖 玄武湖则在钟山西麓,位于南京市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它在六朝以前称桑泊,晋朝时称北湖,湖岸呈菱形,湖内有五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在诸山的环抱中,此湖在六朝时已非常出名,是宫苑的后湖。湖面开阁,水域既广且深,各朝都在此举行过水师阅武,最大的一次是在陈朝,有三千战舰与十万甲兵参加。到了宋代,王安石任江宁府尹,曾经填湖造田,湖遂废。到了元代,因为地势低洼,经常积水,不得不重新浚通开挖,但水面远小于六朝。在明代,玄武湖是用来储放黄册,即登记全国户口、田亩、赋役的册子,当时在湖内的洲上建南北库三十间,架一百多座,明初存有黄册五万多本,湖区为禁区。 新街口 南京最繁华的地方要属新街口,这是南京现代化的标志,八十年代的金陵饭店,好象人人皆知,那时流行一句话:找新街口,看金陵饭店。那时金陵饭店就像一个孤独的古人一个人立在南京中心,让每个人仰视。据说那时登上金陵饭店顶楼可以看见南京的全景,从长江一直到秦淮河。现在则是东西南北全是楼了。在新街口的十字中心,是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他点着手杖,凝视着路人,孙中山在南京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南京了,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南京大屠杀的事情,可是发帖时总是触犯过滤词典,没有办法,只有忍痛删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将这段历史遗忘,相反,日本人的这段罪行会永远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欢迎朋友们有空来南京游玩,领略这六朝古都的真风采! ------------  [厚重南京] 从上图点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