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游记一 |
[游记]南京游记一 |
2007-07-16 |
这里是一片古典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热土;这里,自然与人文,浑然天成的绝配。一条江,浩浩汤汤,从从青藏高原而来,从金沙而来,流尽了远古,流经现代,流向了未来。江两岸,还隐隐听得到吴越擂擂的战鼓。当数千载后,一切灰飞烟灭,所有的刀光剑影都随着滔滔的江水沉入记忆的深渊。历史,从一页页典故里,缓缓翻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可惜,得报大仇不久的勾践却让自己的三千越甲覆没于楚军的铁骑之下。兴亡交替,沿着亘古未变的规律,生生不息。 长江,继续向前流着,流出了群雄并起,三足鼎立。“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有识之士掷地有声的话语喊出了满腔爱国豪情。鲁肃一番真知灼见,丝毫不逊于孔明策对隆中;羽扇纶巾,周郎妙计,赤壁的大火,烧出了割据称雄,天下三分。孙权建立伟业的夙愿终得实现。而九百年后,面对朝廷偏安,君昏国弱,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只能发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慨叹。纵然廉颇虽老尚能饭,然而,奸佞当道,一代英雄也只能落得个“可怜白发生”的无限悲凉的结局…历史,无时无刻不在嘲弄着个人力量的渺小。 长江水,淘尽了六朝繁华,大唐的空前盛世最后仍逃不出分崩离析的悲剧。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幻想用“杯酒释兵权”来稳固江山,却一手缔造了大宋“文强武弱”的致命缺憾。面对草原上剽悍的民族,偏安的南宋只会选择坐以待毙。而那个雄霸一时的帝国,那个第一次把疆域扩展到欧洲多瑙河流域的霸主,做梦也未曾想到,自己未过百年便气数已尽,并且把天下拱手交给了一个和尚出身的贫苦农民。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起义胜利后建立起强大封建王朝的皇帝,朱元璋的伟绩足以铭刻丰碑。然而,农民皇帝并没有给千千万万的贫苦农民带来福音。坐上皇帝宝座的朱元璋很快就如陈胜那样违背了“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他残暴成性,开国元勋常遇春,徐达等人都被他害死。虽然大明经历了朱棣的励精图治 ,旷世奇书《永乐大典》终得编成;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让世界见证了东方神秘的文明。然而,统治者的小农意识害苦了天下百姓,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更是拖垮了中国!当西方原本蒙昧的民族被蒸汽机车载入崭新的纪元;当资本主义的种子迅速生根发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却永远失去了追赶世界潮流的机会。难道,中国,已病入骨髓,而治病的代价就是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得满目创痍么?… 如今,明太祖朱元璋静静地躺在孝陵里。假若有一天他能起死回生,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又一次沦为异族的殖民地;看到两千多年的封建大厦轰然倒塌,他心里,会有怎样的感慨? 陵园外,车流不息,游人如织 第一篇文章本想对在南京的感受进行整体概括,最后却发现越写越不伦不类,而且也没有合适的摄影匹配。还是借一幅江南的图片吧。尤其是文中涉及的历史,可能有很多漏洞,请各位多多指教,见笑了。 评论 (31) | |
原始链接:http://be-myself.blog.sohu.com/11038433.html |
转自:2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