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休假游记——南京(相聚) |
[游记]休假游记——南京(相聚) |
2007-07-16 |
南京是我的出生地,是我渡过幸福童年的地方。那里有我的亲朋好友和年过半百后找回的小学同学,有魂牵梦绕的宇花小学、住过的南京军事学院等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 4月24日早上离开铜陵。侄女婿开车,将我和母亲送到家住中山陵附近的刘阿姨家。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本来准备买新房的刘阿姨只用了15天的时间就住进了新家。 在南京的几天,我和母亲与她原来一个派出所的战友刘阿姨、黄阿姨等游览了天文台、中山陵、总统府、玄武湖。母亲和原派出所的老战友们在一起相聚,我专门负责为他(她)们照相。有的阿姨、叔叔我小时候都见过,家中现在也有他们当年篮球队的合影和穿白色警服的英姿飒爽的照片,当时漂亮的阿姨和帅气的叔叔,现在也是70几岁的老人了。 和母亲及她的老战友刘阿姨、黄阿姨在紫金山天文台 老战友相聚 到南京的当天下午,就给早有联系的周同学打电话。因为快到五一了,大家都忙着公家和自家的事,决定第二天晚上在新街口的金鹰皇冠会面。孙同学特别热情,听说我到了,又专门打来电话告诉其他同学的情况,约定什么时候陪我去老宇花看看。 每一次和同学的见面都是那么让人盼望。自从网上有了联系,大家就不停的回忆着我们的宇花小学、我们的军事学院、我们的大礼堂、我们的父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马标、御侍廊、解放路四号……。在那个年代,我们从幼儿园就在一起住校,有许多共同的经历和回忆。虽然大家40几年没有见面了,但在网上已经找回了童年的你我他,在网上已经聊过了太多太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去年周同学因公出差到重庆,在网上得知消息后就一直等着他的电话。在君豪大酒店大堂的第一面,不用介绍,双手就握在了一起。孙同学来重庆时玩了一把玄虚,先发来短信让我猜一猜,猜的我心中鬼火冒,又来短信说起宇花,心中的火一下就熄灭了。宇花的情,军院的缘,已经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4月26日下午,孙同学专门陪我去原来住读的老宇花小学故地重游。多亏孙同学的陪同,不然我根本找不到原来的路了。穿过地铁工地,老宇花的校门出现在眼前。还是那样的马路、那样的法国梧桐、那样的食堂、宿舍和教室,只是时间已过了40年,觉得马路窄了、操场小了、法国梧桐长大了。当年游戏的松树林没有了,但宿舍前的野草还没有变;从宿舍通往教室的门堵了,但教室的位置没有变,徐老师满黑板的漂亮板书还历历在目;操场旁多了一排房子,但当年在操场边攀爬的斜坡还在;食堂破旧了,但当年因为不喜欢吃茄子而留到最后一个的记忆犹存;浴室关门了,但当年被老师洗头抓痛头发,把背搓红的感觉还在;买零食的小卖部、讲恐怖故事红草纸、绿草纸的公共厕所、据说有特务的碉堡……。这还是我40年前的宇花小学。回忆的感觉真好! 校门里,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已经长大。 原宇花小学的食堂 宿舍前看上去就亲切的野草,这可是当年女孩子喜欢的。 原来的宿舍还在 树丛中的小房子是原来放草垫的地方,也是不少鬼故事的发源地。 小学围墙对面的小山包就是美龄宫 这里原来是我们的教室 原来眼中的大操场很大,可以容纳10个班做早操。 山坡上的碉堡还在,这可是国民党时修的。 原来的小卖部和公共厕所 第二天上午,本来准备和母亲一起去新街口转转。看着时间充裕,临时决定去原来的北京路幼儿园看看。在公共汽车上给孙同学打电话,询问怎么走?热心的孙同学正好在鼓楼办事,约好在鼓楼车站见面,一同前往。 当年我们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住读,二个星期回一次家。南京军事学院的孩子基本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独立了。我当时是在北京路幼儿园,二妹在宁海路幼儿园,三妹在马标幼儿园。幼儿园的师资很强,老师也十分负责。母亲保存着二妹幼儿园的评语,老师把孩子一学年中体重、身高的变化,学会了几首歌,性格方面的问题都写的详细清楚,并且字迹端正,绝不亚于现在的大学生。 北京西路 还是记忆中的幼儿园 当年得传染病被隔离的孩子,只好趴在幼儿园的凉台上看下面的小朋友玩。 北京路的老房子 据孙同学介绍:因为北京路是民国时的使馆区,所以作为民国建筑保护,原来的外貌基本没变。 这次南京之行,不但见到了更多的同学,而且终于回到了40几年前的幼儿园、小学,了却了多年的愿望。 评论 (7) | |
原始链接:http://xqyznal.blog.sohu.com/50196064.html |
转自:3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