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之行的偶记 |
[游记]南京之行的偶记 |
2007-08-05 live.com |
南京之行的偶记 南京之行之前,同事和我说南京太一般了,朋友对我的南京旅行计划也充满了鄙夷:)但是我还是决定十一去南京一趟,主要是为了访友吧。结果,去南京的路途也是曲折的,飞到上海,又坐汽车过去了,据说,选择的交通工具,直接决定了对目的地的第一印象,乘飞机留下的印象一般都是美好的,而乘火车的后果一般是糟糕的记忆,呵呵:)乘汽车更是可想而知,怀着一个北方人对南方水乡的盲目热爱,对辗转的旅途竟然也没感觉到十分的疲惫。感谢师弟的帮忙,给我们联系到了中山陵景区不错的宾馆。土包子老公不住地感叹,这儿的环境真是太好了。 1.法国梧桐我想我对南京最深的印象便是那满街高大的梧桐树,几乎南京所有的主干道上都种植了法国梧桐,仓劲的树干,高大的树冠,金黄的树叶,为行人遮去了骄阳的烤晒,为整个南京市增加了不少沧桑和历史感。在南京坐出租车,善言的师傅们提到最多的就是这些法桐了,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在长江的边上,这些法桐却长得粗壮、挺拔,给南京增加了几分巍峨的感觉,依然区别于其他的江浙城市。 2.中山陵沿着一条美的像画一样的南京最典型的梧桐大道,便到了中山陵,到了景区门口,便看到了著名的刻有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个大字的博爱坊,穿过博爱广场,从陵门直到祭堂前共有十组392级台阶,每组都有一个平台,拾阶而上,体验了“向上看不见平台,向下看却不见台阶”的情景。而令我感触最深的则是很快看到的祭堂,明清皇陵多采用红墙黄瓦,让人说不出的诡异。而中山陵的祭堂是采用青瓦白墙的色调,象征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陵区内所有的建筑都采用的是青白两色,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肃穆之意。 3.明孝陵钟山作为一处风水宝地,因此也被很多人选择作为百年之后的栖身之地,离中山陵很近的另一个著名之处便是明孝陵,相比之中山陵,明孝陵以另一种方式显示了其恢宏的气势,800米的神路按照北斗七星排开,路两旁排列着文臣武将石刻,以及各种石兽,再映着中秋的红叶,颇有沧桑的痕迹,经过战争的破坏,明孝陵的保存下来的建筑简单经典,从中看到了明朝的建筑技术的发展。 4.总统府与中山陵地区清晨的宁静相对应,总统府显得分外的喧嚣热闹,建筑分布很密,匆匆的参观完毕,还顺带着被叮了几个包。 5.夫子庙、秦淮河晚上的夫子庙地区更是拥挤不堪的,凑热闹坐着秦淮河的游船,听着导游的讲解,似乎也有一些风韵,不过据讲解,秦淮河已经变成了臭水沟,几经整理才成了现在的样子,看来晚上去还是很合适的。 |
转自:http://ellenchenlm.spaces.live.com/blog/cns!fa4b915ea1e733ba!114.entry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