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上午九时从南京出发,宁马高速到马鞍山,芜马高速到芜湖,在芜湖南出口下高速。然后沿205国道到南陵,再转318国道去青阳,十二点半在青阳午饭。饭后继续沿318国道前行,从五溪转进九华山。沿盘山路上行,到半山平谷里的九华街停车住宿,宾馆就在祗园寺旁边,名字也起得有意思,“上客堂”。 九华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早已为我神往。不过亲历一番,居然很是失望。这里的古迹已经几乎荡然无存,而现代的建筑是当然的乏善可陈。今人有古人所没有的便利工具,可是早已失去了炉火纯青的“技艺”,更别说澄净虔诚的信仰之心。新建的寺庙围着黄黄的山墙,在青山绿水之间煞风景的刺目着,传统徽派建筑的青瓦白墙才是这清秀世界里该有的自然和谐颜色。急功近利的心,想着总是怎样最多最快的收香火钱,于是就建出这些大而无当,粗糙而全无美感的寺庙来。好在香客不挑剔这些,有菩萨拜就可以,烧得满山遍野的香烟缭绕。 建筑让我失望,菩萨更是无可拜的,好些大殿都是站在门外张望一下,进去晃悠一圈的心思都没有。山到还是美丽的,比起黄山的奇峻飘逸不似凡人的姿态来,它有些过于平凡的好象个山野村姑,不过健康朴实。青松翠竹葱郁繁茂,山的岩石骨骼不太显露,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密布了植物,生机勃勃。 匆匆转悠了只有两进庙堂的祈园寺,然后化城寺,旃檀林,和肉身宝殿。香火旺盛,可惜都没有我感兴趣的古建筑。明代流传下来的肉身和尚被通体涂上厚厚的黑漆,没法看出原来的肌肤纹理,甚是失望。 住在寺庙隔壁,居然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凌晨四点多,我在一片经声佛号中醒来了。黑暗的河流中,飘荡着清迥的梵唱,那和谐悠扬的声波轻泛,载着我从梦乡不着痕迹的就渡回现实的世界。浅淡逝去的梦影还触手可及,洗心涤髓的清音就让我胸中生出万顷云山,浩瀚沧海。闭着眼,拥着被,静静聆听。到底客心满满,在这超凡脱俗的声涛里,居然思想起那人来,刻骨铭心。 第二天一早起来,轻寒,薄雾,微润。祈园寺五点就开过了斋饭,去迟了的我们错过这个在寺院吃早餐的特别体验,自然难免有些遗憾。坐缆车上百岁宫。是贴服在山体的轨道车,笔直的升上山去。站在车里看渐渐明朗起来的天色山影,心中无比开阔,到山顶,白云悠悠的飘移在远处的山腰了,山中田地阡陌小如棋盘,房屋宛若棋子,而人畜缩成微尘不可辩。清晨的空气清新,更兼人在山中,自然不可多得的舒畅呼吸,深怡肺腑。 向西的百岁宫建筑平常,几乎就象普通人家的房舍。但是高踞危崖绝顶,真是占尽无限好风光。在宫前空地上发现一块大石,居高临下,四望无碍,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在这里打坐的话,当真的可以呼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似的。 紧邻着百岁宫,是五百罗汉堂。完全是现代的建筑与雕塑,用水泥石灰粗制滥造出来的东西,偏偏占据了那么好的一片山顶空地,为此不知砍伐了多少山林,真是暴殄天物。沿着山脊一路向东,头顶是古松参天,脚下是青石小路,过东崖禅寺,到回香阁,再从回香阁下山,这一路几乎全都是下坡,走起来非常轻松。 路过中闵园山谷中的众多尼庵,这里她们修的都是生活禅吧?平常民居的房屋里,厅堂空出来,当中放尊菩萨,甚至更简陋的,只挂一幅卷轴,就开起庵堂,受起香火来。满脸褶皱的老尼神情木然的坐在门口,小吃店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托着一包米招呼过往游人:“给八十岁的老尼姑买包米吧,积功德啊……”应者寥寥。 走到凤凰松。那棵传说中的名树,正被热情的人群包围着拍照,姿态到也有神韵,惜乎不在深山幽谷,却落在这嘈杂人丛之中,老树有灵,当也烦躁得不耐吧? 绕过凤凰松,从索道上天台正顶。正遇上人多的近午,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实在无奈。已经买了票,已经走到这里,难道因为漫长无聊的等待就放弃么?不只这排队,人生许多事情也都如此进退两难吧?这次的缆车是钢索悬吊式的,我更喜欢这种晃晃悠悠的感觉,有点飞翔空中的味道,但是同车的一个小女孩却被吓得直哭。我提醒她看看四周青葱山色,层峦叠嶂,美景无限,她四望一眼,又埋头进妈妈的怀里大哭起来。也怨不得她,别提四五岁的小孩子,这样的经历在大人也是不可多得。我贪婪的四下凝望,恨不能把这美丽感觉全都吸进身体长在肌骨。 从缆车下来,已经在九华绝高之处了,回望半山谷地中的九华街,恍然从天上遥看人间一般。一路走到古拜经台,已然山风猎猎,飘飘欲仙。抬头仰望天台绝顶,却在这绝高之处,又春笋拔节一般生生长出一座孤峰来,绝壁笔直上下,宛若刀削,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那高度,更是只有站在都市中四五十层摩天大厦之下才有相同的感受。望一眼都生出畏惧来,而其时已经有些疲惫,不由生了退却之心:“就到这里吧,那天台石阶要一步一步爬上去呀。”妈妈却不服气的鼓励说:“都到这里了,还是上吧。你看老老少少都爬呢。” 还真是老老少少都在爬,于是我们也就开始了。真不是一般的辛苦,对于我这样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来说。可是一路上攀爬的人群,形成一道比山色更壮丽的风景,让我叹为观止,几乎忘却疲劳。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儿孙们的搀扶下,一步一歇的努力爬着,一边笑得乐呵呵的:“儿孙们孝敬呀……我能来这里……”而刚才同缆车的啼哭小女孩,在这路上也碰见了,正兴致勃勃的在妈妈的拉扯下爬着。有钱的人捐香火钱,没钱的人也有自己的情意,一个中年妇女背着两大桶色拉油,吃力的攀登。最惹眼的是一神情严肃的年轻女子,必定是许了重大的心愿,正三步一跪的爬这段天梯,来回上下的人们都自动分开给她让路,虔诚的心总这样让人肃然起敬。 不由想起来路上遇见的那个小和尚来。那是离九华还有大概七十公里的路上,路边一灰袍小和尚,一步一叩的朝着九华的方向奋力“走”着。那可是一丝不苟的五体投地的长跪呀。这样车窗外匆匆的一撇,心中生出无限感慨。他戴眼镜的稚嫩模样,正是应该坐在高中的课堂里听讲的时候,可如今却身在这艳阳高照尘土飞扬的路边,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走了多久。他那样一步一步,终于有天也一定要来到这里吧,不知那将是什么时候了,而他的宏愿,到过这里之后,又将向着哪里呢?想不敢想。 一路上几步一歇,又累又渴,挥汗如雨,气喘如牛,速度只稍微超过那位八十岁奶奶,哎。终于登上来了,最后一块巨岩上大书三字:“非人间”。啊!一千三百多米的高度,我想大声呼喊,对着远方,希望那人可以听见。倚着石壁喘息的空当,我给他发短信:我登上非人间的天台绝顶啦,想你的高度有一千三百多米呀!此时胸中沸腾翻滚的,不只是气血,还有无尽的思念。 天台上照例有庙堂,我也照例只在门外张望了一下。到是去一边的偏殿,请了一张黄色的平安符,让和尚给我端正的盖上天台正顶的印,籍以留念。走到殿后的岩石最高处,到绝路,四望:晴空朗朗,青山重重,苍松修竹,巨石危岩,野鸟逸飞,轻云闲游。 下山,下山。石阶,缆车。下到缆车下站的山谷,回望来路,简直难以相信刚才正置身那样的绝高之处,真是非常体验。然后坐出租一路下行,很快回到九华街,取车打道回府。大约傍晚六时左右回到南京,结束九华两日之旅。   化城寺前的放生池    肉身宝殿外的台阶,正所谓步步莲花,不过那水泥上画出来的花叶,粗陋得叫人叹息。       回香阁前的千手观音影壁  传说中的凤凰灵松   古拜经台      评论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