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华东之行——南京 |
[游记]我的华东之行——南京 |
2007-08-06 sina.com.cn |
24日的14:10,我们的飞机降落在南京的禄口机场,开始了我们第一天的行程。 从机场坐大巴,一路上,我观察着这个城市的郊区。我无意去听导游讲解这个城市的历史,这是一个古都,但他的古老保留下来的,太少了。 我走马观花的游过了梅园新村、总统府,来到了台城。 台城,唐代的一名诗人曾留下二句这样的诗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夫子庙,始建于宋,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在这里,不让我们迷路的地标就 是得月楼的标志。得月楼的下面,就是有名的文德桥。想起导游所说的那句“君子不过闻德桥,过桥非君子”。文德桥联结了“十里秦淮”的南岸、北岸。北岸,是全国考生的学习考试之地。南岸,则是青楼一片,莺声燕语。站在文德桥上,因季节的不合,我们看不到那有名的“文德双月”,但总觉得古人对环境的安排,是那么的奇特。是文人政客将贡院故意盖在了秦淮北岸,还是才子佳人的传说让当时的青楼统治者故意将这种诱惑故意的与文人一水相隔。孰先孰后,已难考证。此情此景,让我想起《青蛇》中的一幕,青、白二蛇于水中嬉戏,桥上廊中,读书人大声的读着诗。这种设计,不知李碧华在写这一段时是否也有这种感受。 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十里秦淮的莺声燕语,取代的是游人的欢声笑语。过了文德桥,笔直走去,就是乌衣巷。因最早是禁军驻地,军士所着都是黑衣,故名乌衣巷。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很幸运的,我们可以看到白天和夜幕降临后的两个夫子庙。宾馆就在夫子庙入口的对面,经过一番简单的梳洗,我们向夜间的夫子庙、十里秦淮进发。 夜间的夫子庙,是古代建筑与现在灯光的完美组合,白天的粉墙黛瓦被红黄蓝绿种种灯光装点的份外妖娆,漫步其间,不必担忧太阳的紫外线。小吃,是我逛夫子庙的主要目的之一。鸭血粉丝,是早在来之前就已经听闻的。找到一家小店,店虽小,吃的人可不少呢。叫了一碗,加了鸭肝。端过来就左手勺,右手筷一起动作。先挑了一块鸭血送入口,粉嫩爽滑的不忍下咽,又喝口汤,让舌尖在浓厚的滋味里萦绕徘徊。再仔细看这碗汤,翠绿的芫荽,晶莹的粉丝,沉浮的一些细碎的鸭胗、鸭肠、鸭肝,红的白的,你会被那种说不清的诱惑缠绕。金陵人真是手巧,就这么个简单的东西也可以做得这般精致,百般滋味,万种风情,让人沉醉痴迷。(同事惧怕鸭血,放弃了这等美味,可惜可惜)。再就是臭豆腐,和武汉的臭豆腐不同的味道,真的是外酥内嫩,非常美味。 至此,南京一行结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8f7a70010009b31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