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触摸历史――南京游记 |
[游记]触摸历史――南京游记 |
2007-07-16 qzwb.com |
去南京纯属心血来潮———那个周末天气太好所以心里痒痒,但也绝非偶然———我对这个城市心仪已久。前几次来南京,要么是陪别人出差,要么是自己出差,虽然都没有机会好好游览一番,但对这个城市略略一瞥所显露的端倪就已经心动不已。 南京带给了我惊奇和惊喜,在南京我找到了上海和北京结合而产生的美感———一种历史和现实、浮华和厚重、传统和前卫、追思和畅想相结合而产生的美感,这些矛盾的元素,在南京这个城市,居然可以交织得那样光怪陆离而又自然而然。 城西狮子山是当年洪武帝大败劲敌建功立业的福地。登楼而望,长江就在身旁逶迤而过。恍惚间想到范仲淹的文字,于是就信口改了几处:余观夫金陵胜况,在玄武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阅江楼之大观也。后来知道,此番改动也并非毫无根据。阅江楼本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出了阅江楼,发现一个并不引人注意的去处———城墙!南京的古城墙博物馆绝对不被任何旅游团所看好。踏上城墙的青砖,历史感扑面而来。青苔和杂草随处生长,散发着少有人迹的芳香,几只叫不出名字的大鸟,起起落落,寻找散落在砖缝里的草种。几乎是颤颤微微的,我伸手触摸这些明朝的城砖,那种清凉甚至冰冷的感觉直入手心,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第二天一早,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受立刻就变了。这个纪念馆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建筑设计大师齐康的作品,我慕名已久。即使以前在建筑杂志上早已经无数次看过照片,但一进入园区还是立刻被“设计”在这里营造的气氛所震撼:没有茂盛的苍松翠柏,也没有任何高耸着的石碑,甚至没有大段解说性的语句,灰白色的大理石以及低矮的、半地下式的、毫无张扬味道的展馆,都使这一处纪念馆与传统意义上的纪念建筑韵味迥异。 南京的旅游景点和南京的历史一样,似乎是永远游览不完的。明孝陵、中山陵、总统府、雨花台,这个城市似乎颇得时间的厚爱,历史上每一个或英武或激情或沉重或屈辱的时刻,都为这个城市留下了动人的痕迹。(胡显) |
转自: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6-09/15/content_2228419.htm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