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之行录(四) |
[游记]南京之行录(四) |
2007-07-16 227.230:81 |
这次南京之行,老师们感到高兴的是和杨瑞清校长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去年行知小学更名时,杨瑞清校长曾在市府会议中心作了一场报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也都很希望到杨校长描绘的那八十亩荷塘、八百株枣林去体验和感受一下。在我们和行知小学幼儿园的交流结束后,杨校长匆匆从南京赶回来,和我们进行了交谈。杨校长谈到他们学校从一所村小发展到现在有480名学生,50位教师的现代化学校,是遇上了“学陶”的好机遇,但是也有压力。主要是学校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小学,但是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平台,他们始终不渝地摆正心态,快乐地去办理想中的教育。杨校长说:现在不必再分什么城、乡学校,大家都要站在国际平台视野上来看教育,对教育要充满信心,用最好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办世界级水平的学校。 我们看到杨瑞清他们的努力,也提高了浦口这个地方的知名度。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经常有人去那里参观学习,每年有大批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因此政府已经决定投资1.2个亿建立新的行知实践基地。在我们座谈的会议室前,一大块土地已经平整完毕,现代化的建筑马上就要破土动工了。一批新加坡小学生正在这里开展夏令营活动,八十亩荷塘荷花正艳,百米荷文化长廊正营造着现代陶文化与世界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氛围。 告别了令人难忘的浦口行知园,下午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南京市第一幼儿园东恒阳光分园。这是南京一幼利用他们优质资源开办的一所现代化小区配套幼儿园,园长是中国陶研会学前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她向我们介绍了她们在实践陶行知社会大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的过程中的深切体会,并带领我们参观了幼儿园的环境。这是一所在物质条件上和行知小学幼儿园有着天壤之别的幼儿园,他们的环境布置和课程与浙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南京之行已一个星期,马拉松式地记录到此,深切地感受到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巨大的现代价值,也感谢陶友们为我们提供的精神食粮和热情接待,正如汤老师多次说的那样“这是我们陶友共同的家”。 |
转自:http://61.153.227.230:81/u/488/archives/2007/12567.html2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